2010年12月30日 星期四

推薦~蔡宜真(97007057)第四組 認知疾患 挑戰組 最讓我感慨的 from吳侑庭(97007021) 第六組

從大家的學習札記可以發現,許多人都有親身經歷過身邊的親人罹患失智症的經驗,而我自己雖然沒有,但藉由大家的經驗分享,我開始想如果有一天我的爸爸媽媽得了失智症,我該怎麼做?

看了小海的學習札記很感慨,因為她分享到以前自己奶奶生病的經驗,看到親戚間為了照顧老人家而爭吵不休,我覺得很感慨,因為我也碰過這樣的事情,國中時,爺爺過世之前,生病的那段時間,親戚間也發生了計較誰出的錢多、和誰要照顧這類的問題,甚至到了爺爺過世後仍沒有平息,因為換爭吵遺產的問題。真的是所謂的:說到錢就傷感情!

我知道照顧病人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即使是再有耐心的人,長期照顧一個病人也會失去耐心,感到不耐煩。因為照顧病人除了累人,而且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尤其是照顧老人,因為通常老人的照顧者也都是有自己的家庭需要照顧,對於他們來說,多照顧一個人又是多一項負擔,因此常常會發生大家都想避免掉這項責任或負擔的事,於是就發生上述所說的相似事件。也因此我忍不住想:難道沒有辦法取得一種平衡,找到能讓病人獲得照顧,而我們自己也不會累到喘不過氣來的方法嗎?

推薦~ 童芳愉97007010 第八組老年生活與心理疾患 最讓我省思的 from吳侑庭(97007021) 第六組

就像有人提到的:我們都知道失智症,但當我們自己真的面臨時,我們真的知道該怎麼辦嗎?我們真的能理解真實的情形嗎?我自己真的不太有把握。但是童童的學習札記讓我突然發現,我必須真的去了解這疾病,且做好準備。


大部分人的學習札記所說到的感想,大多來自於曾遇過家中的長輩罹患失智症,或疑似罹患失智症的情形,且幾乎每個人提到的親人,都是爺爺奶奶那一輩的人,只有童童提到的是他爸爸,除了因為少有而特別,最重要的是,我突然驚覺,我爸爸媽媽也到了一定的年紀了,平時我總把他們忘記事情或忘記說過的話當成理所當然,一味的覺得老了本來就會這樣,因此而不特別在意,但看完這篇學習札記後,我發現隨著年紀增長,自己父母親可能遇到失智症的機率越來越高了,我遇到有親人罹患失智症的可能性也越來越高了,失智症隨時都有可能不再是書或電影中的一個名詞,而是發生在我身邊的人的事,因此我覺得自己應該要多注意爸媽的情況,而不能再繼續覺得那些都是理所當然的。

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謝幸娟 97007204 挑戰組 第四組 congitive disorders

1、 改寫摘要:
由於現代衛生條件、醫療科技的進步,人類的平均壽命逐漸上升,想活到7.80歲不再是難事,長命百歲也不再是天方夜譚,人口的老化的趨勢是不可避免的!老化過程中視生命歷程最後一部份,不只是生理上的退化常伴隨的慢性病,在這我們更關切老人的心理、心智功能,在DSM-IV-TR中分類出兩種主要的認知障礙:失智症和膽妄。失智症是指認知能力的退化,患者常沒有辦法季起最近發生的事情,對事物的判斷能力下降,抽象思考能力也會退化,最常見的分類是:阿茲海默症、血管型失智症、額顳葉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膽妄則是指一種心理意識模糊的狀態,通常是由疾病因素引起的,患者會注意力無法集中,說話雜亂無章、前後邏輯不一,睡眠週期變的不規律。
2、 我的感想:
其實每個人都怕「老」,市面上有很多保健食品和美容化妝品都非常熱賣就可看出人類的害怕,不只外表皺紋橫生,生體機能下降,體力大不如前,全身上下到處都是病,光是這些生理問題就很讓人困擾。老人的心理擔憂也很多,例如退休生活的安排,兒女是否會照顧自己。
我認識的長輩們其實都很可愛,他們辛苦了一輩子、養兒育女,但不再像以前中國的傳統觀念養兒是用來防老,這些長輩們反而是希望兒女們別讓他們在去擔心兒女們的人生,很多老人家會希望照顧好自己,一點都不希望自己成為家裡的負擔。
3、為什麼我有這樣的感想:
我很慶幸自己還有位84歲高齡的阿嬤,阿嬤身體一直是很健壯,牙齒都還在(老人家牙齒很重要,老人家其實胃口會下降很多,如果牙齒又掉光光會,他們的食慾更低),阿嬤的精神狀態一直很好,腦袋超清楚,我幫阿嬤跑腿買東西,回來要找多少零錢都不可馬虎,以前唸高中時我的補習時間阿嬤都記得比我媽還清楚。除了今年初摔斷大腿骨後,阿嬤的活動力下降(以前阿嬤都會固定早.午晚會去附近的小學運動,假日會跟其他老人團出去)。我每次回台中都會先去問安、陪阿嬤聊天看連續劇。阿嬤一生很辛苦,從小經歷日治時期、光復的動亂,只有小學畢業的阿嬤,卻能經營一家工廠事業,拉拔4個兒子長大成家立業,阿嬤這一生幾乎是獻給這個大家庭,堅毅的阿嬤年老時還會要求自己不要給家人帶來負擔,阿嬤的生活習慣很固定,固定吃藥、運動,參加社區的老人活動,我回家有時候會向阿嬤撒嬌,我最愛問阿嬤最近又在煩惱什麼事,身體狀況如何,但講到最後阿嬤反而會反過來唸我,把書唸好,出來找好工作,別讓爸媽擔心!
4.問題與討論:
為什麼癡呆症的症狀中記億功能會從短期記憶能力開始下降?

推薦~賴銘鴻 96007055 第四組 congitive disorders 主題題目 (Cognitive disorders) 最讓我能思考的 from 劉聿翎(97007046) 第六組

銘鴻在學習札記中,將所有的認知疾患詳細分類,讓我一看就清楚明瞭,此外他也提到說,

阿茲海默症因為本身症狀和老化症狀很相似,很多人容易忽略,也就導致疾病可能惡化或是延遲治療,

這似乎提醒了我們,平常老是陪伴在我們身邊的人,其實是你最少給予關心的,今天可能你的朋友減了頭髮,

雖然差異不大但你卻能馬上發現,然而我們每天都在接觸的爺爺奶奶,生了病我們卻沒能發現,

這實在讓我覺得我們的心態真的很需要檢討,而且若是老年人沒得到支持與關注,

那麼還很容易會衍生出憂鬱症的問題,這樣一來,不但對於照顧者的壓力會越增越多,

而老年人的問題也將有更多延伸,這樣的情況都不是大家所樂見的,於是我認為,

我們平常就應該多多關懷身旁的老年人,給予他們支持,這樣保持愉快心情,想必也就比較不會生病了。

97007021 吳侑庭 第六組 身心症報告組學習札記

  所謂身心症是指因心理因素造成身體產生病變,身體上的症狀來自於心理因素。而身心症與體化症的差異是身心症患者出現的症狀,是因身體上真的有病變、損傷或疾病,而體化症患者的身體症狀,無法解釋是某個一般醫學疾病所造成的。身心症在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四版(DSM-Ⅳ)中,已經沒有將其歸類為一種精神疾病,而是放在臨床可能關注的狀況之章節中。根據DSM-Ⅳ,身心症的形式有四種,也就是說心理因素會以這四種方式的其中一種影響一般醫學疾病,第一種是心理因素影響醫學疾病的病程,病程即疾病惡化、復原速度變慢或疾病的產生…等。第二種為心理因素影響了疾病的治療;第三種是心理因素增加病患的健康風險;最後一種形式則是壓力引起了身體反應,進而導致疾病發作。

  身心症是個要讓人花上很多精力去了解的疾患,因為在了解身心症前,我一直把身心症誤以為是身體型疾患,發現不是之後,則是開始無法確切將身心症與體化症做區隔,即使查了網路上許多的資料,仍無法得到解答。而最讓人頭痛的是,身心症的介紹在課本第七章,但其標題是壓力與健康,其內容以壓力為主,但身心症的心理因素不單只是壓力,它還包含了精神疾患、人格特質、心理症狀、不健康的行為…等很多。另外DSM-Ⅳ雖然有對身心症的形式、心理因素的定義等做說明,但不知是我國文造詣太差,還是它的說明的用詞太複雜,我一直到了第一次跟老師meeting,我才開始漸漸了解DSM-Ⅳ裡頭所寫的意思。

  隨著越來越了解身心症是什麼,我好像也慢慢理解為什麼它會在DSM-Ⅲ被歸類一種疾病,但在DSM-Ⅳ卻被放到可能為臨床上關注焦點的狀況中,身心症是心理因素影響了一般醫學疾病,但它究竟算不算是一種精神疾患?這是值得討論的一個問題。

問題:身心症的形式有哪些? 也就是說心理因素可能會以哪些方式影響到一般醫學的狀況?

2010年12月27日 星期一

推薦 周于文(97007031) 第五組 兒童疾患 最讓我深思 from 李緒智(97007050) 第一組

其實大家或多或少都會跟有兒童障礙的小孩接觸過,而于文思考的問題「怎麼分辨一般和過動的行為?」,讓我稍微楞了一下,因為以前並沒有認真想過這樣的問題。我自己小的時候也會有很脫序的行為出現,但是大人們當時都只是解釋成調皮、搗蛋、愛搞怪,而沒有用「這個小孩好像有病」這種說法來解釋我的行為,令現在的我相當好奇。我媽媽現在工作的地方是國中的特殊教育班級,現在我回家她都會跟我分享她在學校發生的事情。雖然在那邊照顧有障礙的同學相當辛苦,但是我媽媽做的仍然非常快樂,他的說法是,雖然那些同學的智能或是發展都比同齡的小孩來的慢,但是他們的生活上依舊充滿著歡笑與驚奇!我媽媽甚至覺得,他們比起同齡的孩子還要來的可愛的多。這也告訴我們需要用一顆開放、關懷、接納的心去面對這些兒童!

推薦~侯沛羽97007008第八組老年生活與生理疾患 最讓我有迴響 from 黃思捷 第六組

  我覺得侯沛羽的「我的情緒/感覺」讓我想到我的家人, 對我因為我爸媽都已經很大了,雖然不能說年老,可是總有一天會變成老人,因為我是僑生,來到台灣念書,每次回到家都覺得父母變得蒼老了,我也變成會慢慢關心他們的健康問題。
 
在小時候,父母對我的管教很嚴格,會對我要求很多事情;而且對於我所做的事有時也會覺得不符合他們要求,或是我要做一些事情,他們會很囉唆,一直煩著我,所以小時候都很容易跟父母起衝突、爭執,因為小孩子不管父母的愛。可是後來我慢慢長大,也知道他們是為了我好才這樣,我也很感謝他們。既然以前不懂事都過去了,我要好好把握現在對他們好一點。想一想,由於升上大三了,要準備考研究所、報告、讀書還有要打系籃---報告海、讀書海、練習海,忙死了,我已經好久沒打電話回家了,開始有點想家了。
 
快期末考了,我快要回去家了,我很擔心他們變得更蒼老了,而且變老了,身體的毛病也會變多,也會擔心他們有吃飽有睡飽嘛。有時候真的很擔心這些事情會發生在他們身上,那我又要怎麼面對。

推薦 李芝瑩 (97007062) 第九組 兒童疾患 最讓我有迴響 from李緒智(97007050) 第一組

首先,原文摘要的部份寫的簡單清楚易懂,可以讓人很快速的了解兒童疾患。文中也提到了,這個疾患相當需要社會大眾的關懷與同理心,正因為兒童比大人更容易改變,所以更應該要在早期的時間內治療,以避免未來兒童長大後有更多的問題存在。兒童期障礙的問題比我想像中的還要複雜許多,這類障礙又通常是慢性的持續到成年期,我覺得這又是個相當容易就被社會大眾誤會的疾患,會對這些有障礙的兒童產生偏見或不好的印象。我親戚家的小孩就患有注意力缺損過動障礙,不久前我才知道這件事情,不然小時候大家一起玩的時候我們也常常因為他的一些較為衝動的行為或言語,而對他有所反感。當時父母親都跟我們說不要去計較這些事情,但是我們都沒辦法理解,現在長大了加上學習到兒童障礙方面的知識後,就變得比較釋懷。看過文中有關「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的心得後,又更讓我對這些兒童有較不負面的想法。

賴銘鴻 96007055 第四組 congitive disorders

改寫摘要
失智症有分為:退化性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和其他失智症。
其中又以退化性失智症為大宗,大部分的失智症都是屬於此類。其中又以阿茲海默症、額顳葉型失智症還有路易氏體失智症最為常見。
阿茲海默症是德國神經專科醫師Alois Alzheimer在1906年提出,患者腦部出現不可逆的退化,尤其好發在老年時期,通常發病後,患者活不過十二年。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人死於阿茲海默症。很多人在發病早期不易察覺,只以為是一般的老化,因其症狀跟一般的老化相似,無法專注和記憶新事物,而且容易心不在焉和易怒。這個缺點常常會被患者忽略,直到症狀嚴重的影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
額顳葉型失智症在社交和情緒上改變相當明顯,不同於阿茲海默症,他的記憶沒有損害很嚴重。不過他在執行功能和辨識情緒上有顯著的損害
路易氏體失智症很難和帕金森氏症和阿茲海默症做區別,比較明顯的症狀有妄想和幻覺。

我的感想
老年失智症中的阿茲海默症,我覺得是一個很可怕的疾病。因為會忘記事情,一開始是忘記生活中的小事情,後來到忘記週遭的人,以前的事情,甚至連一些基本的生活能力都忘記了!
阿茲海默症的人真的很需要親友的支持以及照顧,因為到最後她們會喪失很多能力,尤其是患者自己一個人外出或在家。外出時,怕她們忘記自己回家的路,自己是誰,報紙上常常看到有些尋人啟事,都是因為失智症自己一個人外出而走失的,常常就因為這樣,而再也無法回到家人身邊;在家時,因為做完事情會忘記,小事情例如水龍頭忘了關,大事情就例如火忘記關,瓦斯忘記關,這都很危險!

為什麼我會有這些感想
因為我覺得記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當忘記自己說過什麼或做過什麼都很可怕。我也常怕我忘記事情,所以我都會有寫日記的習慣,才能回憶我以前到底做了什麼事情,如果一個人少了以前的記憶,如果是不好的記憶,那可能是好事。當然這不可能可以選擇要忘掉那些,記得那些。
如果忘記自己做過的事,就無從檢討,可怕的是忘掉週遭的人是誰!就患者本身來說,想像一下每天起來,不知道在身邊的人是誰,每天照顧自己的都是陌生人,其實如果真的忘記,就沒有每天了。
有些人可能會說,這樣很好阿,漫畫都可以一看再看,電視也是,但是如果一套有一百多集的漫畫,那不就看到五六十集時,就忘記第一集在說什麼,這樣要怎麼連貫呢?
以前服務學習時,是清潔失智老人的居家環境,那周圍真的是非常的髒亂,因為他都會忘記自己做過什麼,忘記自己買過飲料,就買了很多一直放在外面,然後任陽光照射,腐敗。他也會忘記自己要到哪裡大小便,所以也會隨地大小便,忘記自己要幹麻,就坐在外面發呆,真的很可憐,如果週遭有這樣的親友,真的要好好關心照顧。

問題:
請比較阿茲海默症和額顳葉型失智症的差別

黃學文(97007005) 第七組 物質關聯疾患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經常使用到藥物或其它可以影響到我們生理或心理的物質。而物質使用從病理學看,可分為物質濫用和物質依賴。物質依賴也就是所謂的成癮。物質依賴通常都伴隨著耐受性或戒斷這兩種情況。耐受性就是指使用物質者在服用該物質時需要服用更大的劑量來達到想要的效果,或當服用平常的劑量時,藥物越來越變得沒有效果。而戒斷就是物質使用者在停止使用或減少使用物質時,會產生不良的生理或心理上的症狀。這些症狀就如肌肉疼痛和抽搐、不停流汗、嘔吐、腹瀉和失眠。而當物質使用者符合以下其中一項,則可診斷為物質濫用。不能履行自己的責任、生理有危險問題仍繼續使用、物質引起其它問題仍繼續使用。
  而在眾多藥物和物質之中,最不讓人關心注意的就是酒精。酒精沒有像煙草那樣被教導和宣傳它的不良影響。也沒有像海洛因、安非他命和大麻之類的藥物被定為管制藥物,禁止擅自使用和販售。但是,酒精濫用的情況和影響卻不比煙草和毒品低。少量酒精對人的心理上是有益處的,但當使用過量的酒精,就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我們最常見的就是酒精中毒,俗稱醉酒(酗酒)。當我們在短時間內使用大量的酒精,酒精就會對我們多個神經系統構成影響。酒精會提升我們的血清素和多巴胺,該兩種物質會讓我們有愉快感。但是同時也會抑制麩胺酸接受器,當該接受器受到抑制時,便會使我們的認知功能受損,如思考速度變慢和失憶。另外,對於長期酒精濫用者,會因為缺少B群維他命而引致遺忘綜合症 (amnestic syndrome) ,使他發生嚴重的失憶狀況,失去包括近期和過去的記憶。酒精不單只對自己構成影響,對孕婦所懷的胎兒也有嚴重的威脅。當孕婦懷孕初期時曾經喝下大量的酒精,很大機會讓胎兒得到胎兒酒精症候群 (fetal alcohol syndrome ,FAS) 。得到胎兒酒精症候群的孩子,頭和腦會比較細小,智能退化,動作協調性不佳,過動和五官不正常。可見酒精的壞處遠比益處來的大。
  但是,酒精時常出現和伴隨在我們身邊。酒宴,酒吧甚至晚會上一定少不了酒。工作上需要應酬的人也少不了要學會喝酒。喝酒好像是變成了一個社交的工具,我們也很難去避免它。社會上就很少去關注這個問題,只是宣導大家不是酒後駕駛。我覺得這個問題是非常值得思考的。我們應該好好思考如何去對待酒精。
提出問題酒精對人的意義為何,我們該如何使用酒精?若要進行酒精監管,你覺得該如何定制規範?

推薦 詹惠萍(97007032)第五組 兒童及青少年疾患 最讓我有迴響 from余晉誠(97007029) 第一組

這位同學的心得,讓我有迴響,很多人小的時候是很快樂的,快樂得童年一直都是小朋友最希望的事情,但有些人卻沒有辦法享受這種感覺,這位同學用了他的個人的經歷去描繪出一位旁觀者的感受,一點一滴的訓練,一點一滴的開導,讓小朋友指著海綿寶寶的圖案說出寶寶這句話,那種感動,從我心中的想像,感動到我了,或許這些小朋友被外面的人們當成奇怪的小孩,自閉症的小孩的生活,是我們正常人們無法想像的,無法去理解為啥他們會有這樣的行為,無法去理解他們為何變成這樣,但是透過一些技巧上面的訓練,家長們的愛心,相信慢慢的帶領,會讓這一些自閉症的孩童們,做出不一樣的改變。

推薦 黃瓊儀 (97007060) 第九組 兒童疾患 最讓我有迴響 from余晉誠(97007029) 第一組

一開始的介紹,明確的點出了外化以及內化,並去說明何謂是內化及外化,點出了現在社會中對於這一類兒童疾患的病患的看法,現在台灣的社會中,對於兒童疾患的解決知道,大多是處於消極的方式去對待這些小孩子,小孩子的表達無法像大人一樣,也可能是因為這樣子,對於這類的治療方式,現代的社會大多以強調症狀的方式去進行治療,但是只有強調症狀,卻沒有去正視真正的問題所在,或許就是這位同學所說的,不懂事的青少年,大多都被我們認為他們是不懂事,那怎樣子的青少年才是懂事?一切的一切,都用我們大人的方式去看待,難道不說話的小孩子就是懂事?自閉的小孩就是懂事?現在的社會越來越多事情人們都不敢去正面面對,有的時候小孩子真的有兒童疾患,但是父母卻不知道,或者是知道不想去管,我想這將會是一個大問題,學校的成績,課業的分數就能代表一個小孩的優秀?最後引用一段話現今青少年所面臨的家庭和社會壓力都相當大,如果大家的觀念能有些許調整,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不是只等著看分數或打分數,而是想想家庭和社會能提供什麼樣的協助,讓孩子更快樂的成長,我想,不論是孩子或長輩,雙方都能更快樂的面對彼此。可能會是解決的方法吧!

2010年12月26日 星期日

推薦~詹晨偉(97007053) 第9組 兒童期疾患 最讓我有感覺 from 王千維(97007040) 第1組

     阿詹在他的文章中提到「父母親是孩子的避風港,如果能獲得父母親的愛護支持與幫助,那肯定往前跨一大步」,當然,當自己的孩子患有兒童期疾患時,父母勢必要用他們的愛心、耐心、細心及恆心去從旁或直接的給予自己的孩子信心或正增強,自然而然,症狀有改善的效果的機率就會提升,但有些父母卻認為,該讓孩子學習獨立,他們要學著自己去承受及對抗病魔,萬一父母不在他們身旁時,他們也能夠堅強的繼續奮鬥下去,其實,父母有這樣的想法,並沒有不對的地方,只是不管是直接的給予信心,或是特意讓孩子去學習獨自面對困難,都各有優缺點,或許,我們可以不要這麼的極端,完全的偏向、採用某一方式去,採集兩種方式的優點,以便於去掉它們的缺點,也就是說,我們可以不間斷的提共信心給孩子,讓他們知道父母一直在他身邊,並適度的放開,讓他去面對這一切,讓他能夠學習到堅強。

推薦~林思妤(97007036) 第5組 兒童及青少年疾患 最讓我深思 from 王千維 (97007040) 第1組

      的確,現在的家庭形態以及整個社會環境,跟從前比較起來,已經是今非昔比了,在現今的社會中,雙薪家庭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父母親陪在子女身邊的時間越來越少,甚至可以說在孩子正值需要有人陪伴的時候,陪伴在他()身旁的,可能是保母、()祖父母或其他親戚,當孩子有一些行為已經與正常的行為有很大的偏差了,不了解他們的父母們,只會一昧的將「不聽話」、「不受管教」、「怪孩子」等標籤貼在他們身上,或許是跟一般大眾對於孩子們出現這樣的情況,並不會將他認為是一種疾病有關係,畢竟大家對於兒童及青少年疾患方面的資訊瞭解的不多,甚至是聽過的也不多,而即使跟家長說明了,其實孩子並非不是不受教,而是生病了,父母多半不是不相信就是像思妤所說的自尊心問題,而不願意去承認這樣的事實,或許,應該在這方面向全國的父母們多加的宣導,並提供詳細的資訊方便查詢,這樣非但可以挽救回一個生病的孩子,真正的受惠者反而是父母與孩子們之間的羈絆。

推薦 李芝瑩 (97007062) 第九組 兒童疾患 最讓我有迴響 from王碩鈺(96007058) 第一組

我喜歡看小孩子的行為舉止,當發現某個小孩出現一些叫怪異的行為,
有時會駐足停下來瞧個幾秒,觀看他接下來會做出甚麼樣的舉動,並且觀察
其陪同父母會做出甚麼樣的反應……
當我遇見有兒童疾患的小朋友們,難免會覺得心酸難過,為何這些孩子
無法像我們一樣,有著值得回憶的童年,有著協調適當的行為舉止,為何就需要
接受旁人的指指點點。另外就像芝瑩說的,除了先天基因的因素下,後天的環境卻影響他的一生。
許許多多的父母看到孩子如此異樣的舉動,常會罵人甚至動手打他的孩子,
孩子哭鬧又繼續換來令一波父母的指責。不愉快的童年變映在腦海裡……

當然現在這些觀念已慢慢改善,這方面的知識也越來越多,治療成效也友慢慢再進步,
希望以後能減少更多天真孩子不愉快的童年……

林思妤(97007036)第五組 兒童及青少年疾患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普遍的兒童期疾患經常被分為兩類:外化性疾患及內化性疾患。外化性疾患的特徵為較多外化行為,例如具侵略性、不服從、過動和衝動,這類包括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品性疾患和對立性反抗疾患。內化性疾患的特徵則為較多向內聚交的經驗和行為,例如憂鬱症、社會退縮和焦慮性疾患,這類包括兒童期焦慮性疾患和情感性疾患。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是一種持久型的不專心或過動和衝動的模式,比某些年齡的兒童所觀察到的正常行為更頻繁且嚴重。品性疾患有時是成人期反社會性人格疾患的前驅行為。焦慮性疾患和畏懼症在童年時期很典型,當童年時期的焦慮與恐懼影響到功能時,就有需要專業的介入來幫助。自閉症疾患的語言能力受到嚴重限制,有著強烈且自我沉靜的慾望,不與他人互動。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當孩子有兒童期疾患時,往往都會被解讀為不認真、不聽話,或是害羞內向,通常家長都不會意識到其實孩子的行為表現已經跟正常行為不同了,也有可能是父母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孩子有問題,而沒去在意,把行為表現解釋成自己願意接受的一般名詞而不是疾患,或許是家長自尊心的問題,也或者是心疼孩子、不願孩子被疾病的貼上標籤,常常就會因此輕視或忽略了這些異常行為對孩子的影響。兒童相較於大人疾患的改善比較容易一些,如果近早發現也較容易接受治療,家長應該給與治療師幫助,給予孩子更多的幫助。
【我有這樣的感想/心得/疑惑,因為我聯想到什麼樣人事物】
  幾年前,我國小二年級的表弟因為太不受管教又容易衝動、功課怎麼覺都記不來,而被帶去看醫生,醫生判斷他有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接受了一連串的治療,雖然比起一般孩童還是略為過動,但已經比當初好很多,也已經算是正常範圍的行為,不是異常過動了。好在當初舅舅他們發現的早,有想到這會不會是過動症,及早去看醫生,才能快速改善。此外,大二下有修過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的課程,阿發老師有給我們一部影片「心中的小星星」是在描述小男孩有學習疾患,但父親卻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只是一昧的強逼他念書、送去管教嚴格的學校,使小男孩每天都過得很痛苦,還有了想自殺的念頭,好在有一位老師幫助了他,才使他有能開心快樂的成長。
【提出問題】
如果你是治療師,有一個小朋友有著嚴重的社會畏懼症及懼學症,你會如何幫助他克服焦慮及恐懼?會請家長怎麼配合你?

推薦~周于文(97007031) 第五組 身體型疾患與解離性疾患 最讓我能思考的 from 唐琬柔(97007037) 第7組

>
推薦~周于文(97007031) 第五組 身體型疾患與解離性疾患 最讓我能思考的 from 唐琬柔(97007037) 第7組
有一些小朋友會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而假裝自己生病,在我小時候就有曾經做過這種事,因為我覺得生病可以不用去上課、然後又可以受到家裡人的關心,而且會有比較特別的待遇(比如說我可以吃到巧克力、冰淇淋等等),但我不至於到像疼痛疾患那麼偏激,他們會因為想得到別人的注意與關心而一直裝得自己生病、或者哪裡痛,這時候一旦身旁的人滿足了他想得到的需求,就有可能會讓他的病情變本加厲,而變成是一種疾患,我覺得如果身邊的人常出現這種狀況的話,就應該要去確認他是否真的有生病,否則的話,可能就會讓他的病情越趨嚴重而變本加厲的裝病。

唐琬柔(97007037) 第七組 物質關聯疾患

改寫摘要

病態的物質使用可分為兩大類:物質濫用、與物質依賴,物質依賴也稱為"物質成癮",可能會出現使用超過預期的劑量、無法停止使用該物質、使用該物質以至於生理上、或心理上疾病惡化而影響到工作及交友方面等出現問題的情形。而物質關聯疾患可分為兩大類:物質使用疾患、以及物質誘發疾患。物質依賴可能會出現的問題為耐受性,以及出現戒斷症狀,耐受性指的是大量使用該物質以產生所想要的效果,或是指如果服用相同劑量的物質,藥物的效果卻顯著降低。而戒斷症狀是出現在個體開始減少或停藥時,所出現的負向生理及心理戒斷症狀。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隨著現在時代越來越發達,現代人的壓力也越來越多,有些人便會去尋求一些藥物、或者是物質來紓解自己的壓力,但如果最後演變成長期依賴某種藥物或物質的話,那就是物質關聯疾患了。許多人現在都有上網的習慣,隨著現在網路時代越來越發達,上網的人數也越趨增加,但也造就了一些"網路成癮"的疾患,有些人可能會沉迷於上網聊天、玩線上遊戲、打電動等等,花了過多的時間坐在電腦螢幕前,以至於嚴重影響到在社交、學業、家庭關係方面,網路成癮的問題也該被視為一種疾患,在還未出版的DSM-Ⅴ中,就已把它列入為物質濫用的一種。

為什麼我會有這些感想?

以前在高中的時候,班上有同學為了打電動,每次一放學就衝回家,也都打電腦打到到很晚才去睡,以至於他早上上課都沒有精神,而且大家要約他出去,他都說不行沒空,可是其實假日都是窩在家裡打電腦,變成一個十足的"宅男",其實網路成癮也有可能會造成生活上的問題,新聞上有些更誇張的例子是,成天在家裡上網打電腦,也不願意出門,三餐都是在電腦前解決,久而久之都造成人際關係、和學業都有問題了,有些人甚至是打電腦的時間過長,身體承受不了而暴斃,我覺得雖然網路很方便,但還是要適度的控制自己上網的時間,才能減少出現這些問題的機會。


提出問題

讓物質關聯疾患戒掉自己本身的"癮"固然重要,但在戒掉之後回歸正常生活還是有可能會復發,這時身邊的人從旁支持也很重要,你覺得家庭和朋友能提供些什麼方法來幫助他?

推薦~陳加譽(97007030)第八組 Cognitive disorders 讓我最有感覺 from 張晋瑋

陳佳譽同學文中提到年老是每個人將會面臨到的,排除掉2012世界毀滅說法,我們每個人是必都會面臨到年老時所產生的一些問題,像是身體機能逐漸喪失,或是如本章節所提到的兩大類的認知問題─瞻望和失智症。陳佳譽同學提到她外婆在過世之前患有嚴重的失智症。以前她最喜歡外婆,外婆不管去哪裡旅行或遊玩都會帶禮物或甜點給她,所以她跟一些兄弟姊妹們都很喜歡外婆,也跟外婆的關係很好。直到幾年前她外婆開始產生失智症的情況,看著外婆逐漸的連陳佳譽同學自己的名字都忘記時,那心中的難過真的是不可言喻。雖然我外婆沒有產生失智症的症狀,我也沒有跟外婆的感情很好,不過我很羨慕她,能跟外婆的感情如此的好,我也能了解自己喜歡的人漸漸忘掉自己的感覺是如此的令人難過。文章中也讓我想到以後要好好的對帶老一輩的長輩們,雖然不知道他們會不會罹患此疾病,但人老了也確實需要人照顧、關懷和陪伴的。

推薦~陳櫻雙(99565008) 第四組 主題題目 (Cognitive disorders) 最讓我有感覺的 from 楊翔仁(97007058) 第六組

就如同櫻雙學姐所述,老化是近來社會所關心的議題之一,儘管老化的定義不等於年紀大,但大部分老化的人口是以老年人為主。老化真的是一個社會相當重要的問題之一,在這個醫療進步的時代,平均壽命的延長,不只是台灣,幾乎全世界的國家人口都邁向老化。如果社會大眾能多了解一些老年人常見的疾患,能多給予老人愛心、關心、耐心,讓他們在人生道路的末端也能活的更開心更有價值,不只能增進年輕人與老人之間的關係,更能讓這個社會問題趨於緩和,更何況這世界上有誰不會有老的一天。

2010年12月25日 星期六

推薦~鄭鈺霖(97007025) 第八組 認知疾患 (最值得省思的) from 第六組 張晋瑋

文中提到一般老年人住要的認知疾患分為瞻望跟失智症,而失智症又分為四種,分別是阿茲海默症、額顳葉型失智症、血管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鄭鈺霖同學將四種失智症的特色簡單扼要的描述出來,讓我對老年人的失智症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以前我認為瞻望可能類似幻覺等,但我讀完此文章後我發現我以前的觀念都是錯誤的,瞻望其實是一種認知功能出現障礙,患者通常處於意識模糊、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跟幻覺有很大的差異。文中鄭鈺霖同學在讀完老年認知疾患的臨床診斷後提出一個問題:瞻望和失智症這兩種疾患算是"疾病"嗎?這點也令我醒思許久,根據DSM-IV所說的,構成心理疾患必須出現兩種主要因素其中之一,一是主觀上的痛覺,二是影響到生活機能(包括工作、日常生活等等)。瞻望與失智症對於老年人來說雖然會有些生活功能受損但可能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舉阿茲海默症來說好了,它算是一種大腦逐漸萎縮的疾病,老年人會漸漸的喪失一些記憶力和方向感,而他們都只會認為自己老了記憶力變差了而已,除非是立刻出現嚴重的記憶喪失,否則患者很難自我察覺到已罹患了失智症,到後來通常都是由家人發現而帶患者前往就醫。

推薦 莊韶妮 (96020004) 第五組 兒童疾患 最讓我深思 from王碩鈺(96007058) 第一組

      "家庭是我們永遠的避風港"是我一直堅信的道理。當你受傷、難過、受委屈,

還是開心想與人分享,家人的支持與陪伴總是令人感到窩心、感到溫暖。每個階段

都會對家庭產生不同的體認,家庭的好壞在人的一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腳色,

或許也是最關鍵的環節。

      "我的家庭真的可愛,幸福美滿又安康……"這首兒歌唱出家庭的可愛溫暖,

但事實並非每個家庭都是幸福美滿的,一個不健康的家庭往往讓孩童產生行為的偏差、

或讓兒童存在的問題更加惡化。一個知識低落、經濟力不足的家庭或許對兒童疾患這類問題

沒有認識,而延誤尋求治療的時間或是治療期間未能給予完善的資源、陪伴,這會讓問題

一天比一天嚴重,最後影響到他成人後的生活。

        我認同以家庭為中心的工作模式來進行治療是重要的,畢竟家人是最親的,且治療期間陪伴、

支持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改善家庭的溝通模式,讓家庭更加溫暖,

對於兒童疾患治療甚至社會案件都是有正面影響的。

2010年12月24日 星期五

周于文(97007031) 第五組 兒童及青少年期疾患

原文摘要/改寫摘要    「過動」這個名詞為多數人所熟悉,尤其是父母和老師。持續處在動作狀態、拍打手指、抖腿、沒有明顯原因的戳弄別人、插話和坐立不安的孩子經常被稱為過動。一般來說,這些孩子很難專心於手邊的任務並維持一段適當的時間。當這樣得問題很嚴重且持續長久時間時,這些孩子可能達到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診斷標準。由於重視疾病對孩子和家庭造成的影響,美國國會最近將9月7日訂為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日,並已於2004年9月7日正式實施。
我的疑惑    到底如何分辨過動和一般行為呢 ? 因為我自己就是一位有的時候會很瘋狂的人,若是在我瘋狂的時候剛剛好被剛認識的人看到,然後那位人士就幫我預先認定為過動性兒童呢 ? 我對於很多時候有的心情都會過於激動,像是以前國小時看到同學出現在司令台上領獎,我竟然匪夷所思的跳起來拚命向他揮舞我的雙手,直到老師過來輕輕拍我的頭一下我才清醒說我做的過於激情。對於過動症的兒童,他們會這樣嗎 ? 有著異於常人的情緒和反應,或許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並不會有著像我一樣的反應,但是這是否也算是一種呢 ?

我有這樣的疑惑,因為我聯想到什麼樣人事物   國小的時候我在資源教室打掃,常常看到資源教室的同學在那邊玩遊戲,或坐或蹲的不知道在玩什麼。其中有一個女生比較瘦小、黑黑的,我以為他似乎比較好親近,我就問他說:「你再玩什麼 ?」結果沒想到,他一下就瞪了我一眼,然後和我說:「干你什麼事。」其實我嚇到了,因為我以為他頂多只是乖巧的看著我不給回應,或是和我平淡的說明那是什麼。後來從老師那邊聽聞說他可能是過動症的兒童,然後那時的我便對於過動症下了一個註解:脾氣好壞。 後來在大學時期有機會當上特殊兒童小團體的領導人,那個小團體裡有著許多國小老師管不動而送過來給我們輔導的學生。其中有一位小女生,也和我國小時期遇到的小朋友一樣,小小、黑黑。因為我是領導人所以許多成員都會聽從我所說的話,連那一個小女生也不例外。我在活動中發現她的脾氣情緒控管有點不穩,然後時常在活動中讓我驚嚇的不知如何是好…。 小朋友在一次機會中自己和我說他有過動症,時常吃藥…。我覺得聽到一個小朋友這樣說,然後一直提醒自己按時吃藥,加上他的家庭狀況似乎不平凡。所以我真的有為了女孩感到不捨,必須早熟的他,但是卻有不成熟的思考…。
提出問題 如果你是一位老師,班上有一位罹患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的學童,你會如何幫助他 ? 或者是教導他 ?
如果那位學童不願意接受你的幫助,你會怎麼開導他?或者是你會利用什麼活動帶領你進入她的世界 ? 也就是願意接納妳呢 ?

陳加譽(97007030)第八組 Cognitive disorders

改寫摘要每個人都會老,這是必經的過程,一生中心理與生理是緊密連結的,但其他年齡層視乎都比老年人還少遇到這方面的問題。身體漸漸衰弱、失去力量和精力,許多器官也開始慢慢地失去功能,失去家人、和逐漸累積的以及等等的社會壓力,都是老年人會有的問題。而研究也顯示,將近百分之八十的老年人至少會有一種具體的病症。而六十五歲的老人們會有約百分之二十五的人睡眠品質與深度都會下降,然而失眠或未接受正確治療的老人們可能會增加生理與心理的問題,也同時會增加死亡率。最後因為老年人的健康問題大部分屬於慢性疾病,當長期治療卻沒有得到明顯改善時,容易讓病人沮喪。
我的感想說到老人的疾病,人人都碰的到,每個人都會老,每當我看到有些人對老人不理不睬,甚至不開心的對他們大小聲,嫌他們煩,其實我都覺得很難過,一方面為老人感到同情,畢竟活動不便,理解緩慢並不是他們想要的,也不是他們可以控制的,另一方面也為那些不懂的尊重他們也不尊重自己的人們感到可惜,他們也會老,如果他們的爺爺奶奶,或是自己的爸媽也被這樣無理對待,他們會作何感想?又或者是他們自己以後也老了呢?

我有這樣的感想/心得/疑惑,因為我聯想到什麼人事物?兩年前,我的外婆過世了,去世之前他有很嚴重的失智症,還記得小時候我最喜歡外婆了,他不管去到哪邊旅行遊玩,總是會帶著一大堆好吃好玩的回來,外孫內孫不管大小,人人都有一份,外婆就是那麼的體貼與疼愛我們,住在花蓮壽豐的外婆,有時候會提著大包小包滿滿自己種植的竹筍坐六七小時的火車到台中,只為了讓我們吃到最新鮮的食物。直到幾年前,有一次外婆在菜園裡不小心跌倒了,從那次以後,外婆記憶力開始越變越差,當她連我的名字都記不起來的時候,我真的很難過,那是我最喜歡的長輩,現在連我是誰他都不知道了,到後來病情更加嚴重,外婆躺在床上一動也不動,只能張著眼睛傻傻地看著我,那一幕到現在我都不從忘記過,然後再到之後的加護病房、去世,喪禮上我看著我媽哭得很難過,但我無法去想像她的感受,只知道他多麼的希望能好好再多陪外婆一下。

莊韶妮 (96020004) 挑戰組第五組_兒童及青少年疾患

變態心理學[挑戰組]兒童及青少年疾患 莊韶妮96020004

一、原文摘錄
許多探討兒童疾患的理論,不管是心理動力學派、行為學派、認知理論或神經生物的相關研究,都視兒童期經驗與發展與成人心理疾患有極大的關係。因此,增進我們對兒童疾患的病因、病程(course)的了解,對於我們預防及處遇是非常重要的,更不可忽視早期療育對於預防兒童情緒障礙、行為障礙延伸至成人心理疾患的助益。許多研究也指出於此時其介入處遇,相對於成人患者的治療來說,是具更大療效的。

關於治療兒童心理疾患的議題充滿許多爭議,其中最廣被討論的即是「用藥問題」,該不該開處方給孩子?舉例而言,開立抗精神症藥物給孩子的服用,過去十年間已增加了五倍以上。針對不同的兒童心理問題,包含:注意力問題、憂鬱(及伴隨而來的社會適應不良的行為)與焦慮,我們應有不同的治療焦點,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同時鼓勵家庭成員參與治療歷程。

二、我的新學習:我學到了什麼
在兒童期,家庭關係與家庭支持力量是孩子關係著孩子是否能順利地完成下個發展階段的重要基礎。家庭歷程對兒童發展的行為障礙與焦慮、憂鬱症狀的產生,是舉足輕重的,這也是為什麼早期療育重視「家庭處遇」,認為已家庭做為著力點是預防兒童早期發展障礙、心理疾患的關鍵。對於患有心理問題的孩子,例如行為和情緒障礙,在這個轉換期中及時介入家庭處遇,可預防其後續發展至成人後,出現成人行為障礙,例如犯罪、結交非行同儕(deviant peer association)和內化重要他人心理疾患的可能性。學習變態心理學至今,我了解到許多心理疾患的形成與兒童期不良的家庭經驗或是早年創傷有關;同時,許多心理疾患的症狀初發(onset),更多在兒童至青少年時期,因此這個階段需要我們投入更多的關注,早期發現徵兆,即應及早介入。

此外,縱使許多研究接證實了於兒童期介入治療,能獲最佳的療效,但孩子是否能接受到良好的治療或處遇,卻仍須端賴其處的環境是否具足夠的資源。諷刺的是,存在發展問題或心理疾患的孩子卻往往來自於低社經地位的家庭,在家庭資源不足情況下,除難使孩子即時接受治療處遇外,暴露於不良的家庭環境、氣氛,更容易使孩子的問題愈加嚴重。就現行社會來說,相較於成人,孩子所分配得到的資源是較少的。

三、回顧自己的思考歷程,我是怎麼學會或理解這個?
因為本身是社工系,修習變態心理學除讓我對心理疾患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外,我更喜切合社會觀點來作思考和延伸。合併兒福法、少福法的兒少福利法施行至今已七年有餘,也因應社會的重大議題、新聞而屢次增修。法令的內涵由問題取向的保護性工作,逐漸的走向以兒童、少年的身心發展為主要的concern。此可反應於近年廣泛受到重視的「早期療育」一領域。早期療育主要針對六歲以下的孩童(尤三歲以下成效最佳),以跨專業的團隊合作為主要的工作模式。

不同的專業都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結合各領域的專業,使服務更完善化。以家庭為中心的工作模式更是勢在必行的。因此,治療和處遇應包含多面向,而非以孩子做為單一的治療對象,而是與家庭成員共同努力重整家庭功能、找回家庭動力,使孩子能在原生家庭中茁壯。雖然,我們總期待每個孩子都能在幸福快樂的家庭中成長,但這社會上並非每個孩子都獲得那樣的機會…有一群孩子仍在家庭中受傷,開始不相信愛、畏懼社會,而漸漸出現了心理問題,甚至一直伴隨到成人,或是終身為心理疾患所苦。不論是心理或是社工專業,我們的角色不只是介入、提供協助,更深沉的意義是我們「重新賦予家庭希望」,讓孩子受了傷仍然能勇敢的站起來,重新擁抱人生。

四、提問
請就目前所知心理疾患的普遍初發年齡(onset),以及對病因的了解,說明為何「早期療育」近年來受到廣大的重視?

推薦~蕭惇今 97007064 第九組 兒童期疾患讓我收穫最多的. from林弘庭97007020 第一組

看完這位同學的學習札記讓我收穫頗多,看他的文章對照著DSMIV我可以大概知道兒童期疾患分成外化性及內化性,這是大致的分類,細分可以分成很多,而大家廣為人知的過動,閱讀疾患或是自閉都是兒童期可以看出來的,除此之外對於這位同學分享的經驗我非常認同,現在有很多要是可以控制病情的,但常常因為衛教不足,或是其他原因擅自停藥,如果對於疾病沒有深入的了解過,這是非常不理智的行為,我自己也接觸過過動兒,雖然有看過門診,但是卻沒有按時接受治療,結果情況完全沒有好轉,結果就擺在那邊,治療還是要多方面合作,不單單只是心理師,或是醫生的工作,我想這是要大家都需要知道的事。

2010年12月23日 星期四

黃瓊儀 (97007060) 第九組 兒童疾患

原文摘錄
兒童期疾患分為兩類:外化性及內化性。外化性疾患的特徵為具有較多外化性行為,例如過動和衝動等;這類疾患有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品性疾患、和對立性反抗疾患。而內化性疾患的特徵為較多內向聚焦的經驗、思考和行為,如兒童期焦慮性疾患和情感性疾患。除了基因和染色體異常,母親懷孕時所感染的疾病和環境中的毒素也會造成兒童智能遲緩。除了行為和心理上的症狀,兒童疾患患者的神經心理功能也會有缺損,像是兒童品性疾患會有語言能力較差、執行功能不佳和記憶的問題。認知治療及父母的配合對於兒童疾患都有相當大的助益,認知治療能幫助智能遲緩的兒童學習解決生活周遭的問題,父母加入治療的計畫能協助兒童的症狀得到更快速的改善。

我的新學習
品行疾患除了後天因素,遺傳因子和神經生物因素也十分重要,遺傳因子會跟環境交互作用,X染色體上的單氧化酶A基因的活化跟孩子被不當對待時會交互作用。父母管理訓練與多重系統治療比兒童個別的認知治療更加有效。

學到這個,對我會有什麼影響?未來我可以怎麼運用它?
上述這些病因的研究及治療法是我先前所陌生的。通常看到一個不乖的孩子,我只會覺得是家庭環境是主因,是照顧者無法給予完善的陪伴及教育。對於協助的方法,我也只會想從孩子的教育著手,改善他學習的環境和學習的方式。雖然不知未來從事的工作是否會遇到有品行疾患的兒童,但我想多多少少還是有機會會遇到一些〝不懂事〞的青少年,想為他盡自己的一臂之力,從旁協助或口頭勸導,這時就要避免自己成為那個跟對方父母打小報告的人,只會告知他小孩的〝症狀〞,而沒有進行治療。我應該作的第一步是要了解他行為的成因,通常家庭相處情形是個很重要的關鍵,若是親子互動不佳,可能需要暗示父母在跟孩子相處時多給些口頭上的正增強,同時也要訓練孩子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若是我能協助與教育相關機構接洽,就能為孩子提供家庭、學校甚至是社區和同儕方面的協助,利用多重系統治療的宗旨,讓他成長環境中的人都能無形中提供他正向的陪伴。

就算不在工作中,我也能先自己擁有這樣的觀念,在與人聊到相關話題時能進行這方面的交流,從了解自己是如何看待青少年開始。現今青少年所面臨的家庭和社會壓力都相當大,如果大家的觀念能有些許調整,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不是只等著看分數或打分數,而是想想家庭和社會能提供什麼樣的協助,讓孩子更快樂的成長,我想,不論是孩子或長輩,雙方都能更快樂的面對彼此。

問題:如果你必須處理一個學生偷東西被抓到的事件,要如何給予學生具體的協助?

推薦 趙彥如(97007051) 第五組 Disorders of child & adolescence讓我收穫最多的 from 林弘庭(97007020)第一組

這位同學的札記讓我收穫良多,第一段摘要寫得極為詳細,分門別類介紹,讓我清楚了解兒童期的疾患及可能的原因還有治療等等,每一項都有很好的介紹,對於他的感想我也收穫頗多,的確我們不應只單單看疾患本身,對於其發展或是社會化的影響等等,應該也可以是我們關注的焦點,全盤考慮應是好方法,對於這位同學聯想的人物讓我心有戚戚焉,除了他舉例的人,我想這種例子不勝枚舉,以他的例子為例,失讀症若沒有好好了解,可能會造成不良影響,溝通障礙也是,而同時期的影響又會影響到往後發展,所以這是很重要的事情,尤其對心理系學生,我們應該好好了解它們。

 

挑戰組 林潔玟(97007007) 第一組 身體型疾患和解離性疾患

一、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本章主要描述身體型障礙與解離障礙,身體型障礙是指個體覺得身體不舒服,但卻找不到生理上的病因。這些疾病無法自主控制,也不是個體故意要造成的。其中主要分為:疼痛症、身體畸形障礙、慮病症、體化症、轉化症、詐病及人為障礙等。而解離障礙是指個體經歷意識瓦解,他們失去自我意識、記憶和身分認同的線索。其中主要分為解離性失憶症、解離性漫遊症、自我感喪失症及解離性認同障礙等。兩類疾病皆可能與某些壓力經驗有關。

二、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身心症一直是個不解之迷,也是個典型的心理影響生理的疾患。因為身體上會有生理上的不正常激發,所以治療者往往不敢隨便診斷為身心症,萬一真的是醫學上的疾患沒發現而延後治療,後果可能會很嚴重。雖然手冊上面有明確規定診斷方式,但光是無其他醫學疾患就要耗去大量精力與醫療成本。而解離症更是個讓照顧者傷心欲裂的疾患。

三、    我有這樣的感想/心得/疑惑,因為我聯想到什麼人事物?因為什麼我會有這些感想?

    在一次有幸的機會裡,我參加了一次院內神經科與精神科的聯合會議,會議上討論一位跨科治療的個案,個案手腳無法施力,只能坐輪椅。經過許多醫師、轉了許多醫院,做了許多價格昂貴的腦部檢查、神經心理檢查、生理檢查等,找了好幾個月都找不出病因,會議中的醫生們最後認為是高情緒表達的家庭因素等社會心理取向,暫時診斷為個案藉由身體問題來求取家人與醫護人員的關愛。當時,我對醫師們的診斷感到很困惑,萬一是真的有問題沒有發現怎麼辦!? 後來醫師讓個案出院,但個案家庭經濟能力不是很好,有沒有繼續接受心理治療也不知道。實在有些感概。

四、    提問

    若你的家人雙腳癱瘓,醫師診斷後認為是身體型解離疾患,而無進行任何手術、藥物等治療,建議你尋找心理師進行心理治療,你會停止尋找醫學問題,乖乖進行心理治療嗎?如果會,你要怎麼說服你的家人?

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

推薦~蔣馨怡(97014054) 第五組 兒童及青少年疾患 最讓我有思考 from 林潔玟(97007007) 第一組

        馨怡在文章中提到「兒童及青少年疾病的特點為,我們必須考慮到年齡與心理發展的特質、家庭因素、治療方式要因人而異、某些疾病必得問至幼兒期之發展、治療病預防。」文中更強調了家庭因素。兒童時期最重要的是處於成長階段,無論是家庭教育或是學校教育,在孩子的人格及價值觀發展上都佔有重要地位。若孩子長期處於情緒高張力的HEE情境下,孩子極有可能發展不健全,甚至出現一些兒童期心理疾患,有些則是壓抑在心裡,直到成年時,遇到重大壓力事件爆發出來。因此,家庭因素在心理衛生方面非常重要。有些需要幫助的孩子,其父母帶著孩子四處求醫卻不見效果,或是效果無法維持,甚至將這種對生活的無力感發洩在孩子身上,卻沒有發現,這其實是自己的因素。這提醒了我們,除了注意孩子的狀況以外,父母的態度及家庭因素往往也是造成孩子狀況的關鍵因子。反過來說,當孩子處於需要幫助的情況時,家庭支持及給孩子安全感及愛護感,也是治療過程當中很重要的一環,父母的關愛對孩子來說,是最好的特效藥!

推薦~張湘凌(97007061) 第九組 兒童期疾患 最讓我有感覺 from 林潔玟(97007007) 第一組

    湘凌的文章裡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議題「老師及家長並沒有發現到自己的孩童患有閱讀障礙,而是一昧的指責孩子不用功。」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孩子相較於成人,比較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成人又容易以自己的認知套用在孩子身上,區辨孩子的狀況,往往是一大難題,也因此,孩子容易有錯過治療黃金時期的狀況。但除了錯過以外,有些對孩子小心翼翼的父母又過於緊張,孩子的情況究竟是成長過程必經還是疾患,有時就連專業人士也說不出個所以然。這學期上了睡眠相關課程,裡面提到了一些兒童睡眠疾患,像是不喝牛奶睡不著的夜間飲食疾患等,有時真的讓我很困惑,這真的是一種疾患嗎?

 

    回歸一開頭,無論是需要協助的疾患兒童易被認為是自己不努力、不用功,或是相反地,發展階段的孩子出現的行為是正常抑或是異常,這其中的判斷與抉擇,無疑地考驗著現代父母。學習了這個章節後,或許將來身旁的人出現類似疑惑時,我們可以跟他們一起討論,或建議專業評估管道。

推薦~楊景琦 (97007017) 第三組 物質關聯疾患 最值得討論的 from 郭晏芝(97007066) 第二組

 

我想課本的那句話是說,沒有人是在一開始就想讓自己上癮的,所謂上癮,都是在不知不覺間的,有些人一碰就上癮,有些人可能要好幾次。在吸菸和吸毒的人當中,一定有人可能因為同儕或者其他的壓力碰了之後上癮,但是真的也是有許多人是所謂的自作孽,「我吸的菸只是淡菸不會上癮」、「我吸的毒沒那麼強不會上癮」我真的聽過這樣的話,每每都在心理叱之以鼻,但是現在想想,我們又能如何的批判他們?只要是人都會有僥倖的心態,就算是對一次小考或是小考上的某一題目,想著「我不太會,但說不定考的不錯、說不定這題會對」,這些也都是僥倖的心態。

而許多調查也發現,物質成癮與社經地位有相關,就像同樣是叛逆的國中生,為何有人會吸毒有的不會?除了際遇之外或許還要看當時有沒有人能給他正確引導,我們不是一生下來就了解,哪些習慣有益哪些習慣有害,知道與了解是不同的,而且人都會做錯事,如果因為不小心錯一次,週遭的人就唾棄他,這樣不會對情況有任何幫助。想起之前在心理藥物學看的有關民間戒毒所的影片,發起人曾是吸毒上癮的人,幫忙的人也都是,裡面說了很多吸毒上癮的人心路歷程,是如何走到嚴重上癮?要是不小心上癮之後要戒掉有多麼的難?發作期間有多麼痛苦?有時候戒毒期間會忍不住再去吸,可是最後又自責到想死掉的感覺,這些經驗在影片中都是非常真切深刻的,為什麼國中、高中時都沒這種影片看?只是課本說說如何能讓學生真正理解到?裡面也有訪問到一個戒毒成功者的妻子,包容力和耐心真的要非常大阿!真的很難做到,所以還是一開始就別碰這些東西了吧!

 

推薦~林瑾佳 (97007015) 第七組 物質關聯疾患 最值得關注的 from 郭晏芝(97007066) 第二組

隨著時代的演進、醫學和心理學的進步,DSM本來就是要不斷修正,就像之前同性戀本來也被列入疾病,後來被刪除一樣。我個人是還蠻贊成網路成癮列入DSM-V裡,畢竟在電腦前暴斃的新聞層出不窮,甚至還出現過父母都沉迷網路遊戲,忘了餵嬰兒,導致小孩被餓死的新聞,我覺得這些都是心理疾病的表現嚴重的影響到生活功能。只不過不知道網路成癮算不算物質濫用?雖然不是吃到身體裡的,但是也是使用成癮,如果是的話,可能定義就要改了。討論是否列入DSM-V裡,相關的條件還須嚴謹的考量,例如網路成癮者是否伴隨生理的異常,或者只是像身心症只是個症狀?一直以來DSM系列令人爭議的就是列入疾病的過程,令人信服也是未來DSM-V需要考量的,如何以更科學、系統化的方式來決定是否為疾病,我相信DSM系列的出現是為了方便醫生診斷、減少誤診,盡快的對症下藥,而不是產生更混亂的情況

2010年12月20日 星期一

詹惠萍(97007032)第五組 兒童及青少年疾患

改寫摘要
兒童期障礙常見的分類為外顯障礙及內隱障礙。外顯障礙有注意力缺失過動障礙(分
為注意力缺損型、過動-易衝動型、複合型)、品行障礙(分為終生持續反社會行為與僅限
於青春期)以及叛逆症;而內隱障礙有童年焦慮症(表現出高負向情感,沒有低正向情感)
和情緒障礙如憂鬱症(表現出高負向情感與低正向情感)。
學習障礙為在某些特定領域沒有發展出其應有的智力水準,分為學習障礙、溝通障
礙、運動技能障礙。智能障礙的診斷標準為第二軸的障礙,包含低於平均(70)的智力、
適應行為有缺陷、18歲以前發生。自閉症的障礙是很廣泛的,包括情緒、溝通、語言、
人際互動的障礙。
病因大多與基因遺傳有關,家庭因素、環境因素也不能忽略。治療方法包含藥物、
認知行為治療、家族治療等等,依不同的疾患所使用的最佳方法也有所不同。
我的心得
兒童應該是天真無邪的快樂階段,但有些小朋友就是沒辦法享受這種感覺。自閉症
的小朋友最主要的症狀是與他人互動的障礙,之前與自閉症和亞斯伯格症的小朋友相處
過,我覺得讓我印象深刻。在社交技巧訓練的課堂上,小朋友從一開始的吵鬧甚至整堂
課老師都在處理秩序、個別情緒的問題,到後來的課堂每個小朋友都可以配合的完成課
堂活動,在加上家長在家裡的配合,小朋友就有很大的訓練空間,雖然我只是在一旁協
助的志工,能看到他們的進步就有深深的感動。記得有一個小朋友,是中重度的自閉
症,語言發展嚴重遲緩,只會用尖叫哭喊的方式表達自己,但有一次上課前,小朋友突
然牽著我的手指著牆上海綿寶寶的壁貼說「寶寶」,雖然沒有很清楚的發音,但我卻能
知道他想要表達什麼,那種感動是不可言喻的。雖然有的時候會被小朋友的吵鬧給擾亂
心情,但當真心與他們相處後,其實他們是會發現的,雖然要付出比一般正常的小朋友
更多的努力,可是從原本的沒有眼神交會到後來會開心的跟你說拜拜,真的可以用開心
到飛上天來形容那心情!
有時候會和家長聊小朋友的情況,我不是專業人員無法提供一些很專業的答案或做
法,我僅能提供的只是聽他們抒發一點情緒。家長們無不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夠像一般正
常的小朋友一樣能夠正常的發展,像在海上溺水的人一樣會抓住任何一個漂流的浮木,
不放過任何機會的讓小朋友接受治療,但是當努力久了不見起色就會感到無助疲乏。有
一個媽媽說到自己的小孩做了智力測驗,智商卻都還是一樣不見起色,感到灰心喪志,
但我覺得小朋友其實是有進步的,智力測驗不見起色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小朋友的語言
障礙所導致,有些分測驗是需要透過口與表達才能評分的,這對小朋友來說就很吃虧。
自閉症小朋友的治療過程是很漫長的,需要很多的專業來協助他們,無論是小朋友還是
家長都需要許多的支持鼓勵與陪伴,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知識背景可以協助他們,而不
只是扮演傾聽的角色。
問題
假如你是一位心理師,有一位患有自閉症的小朋友轉介給你,你會用什麼方法來評估小
朋友的智商?你會建議家長接受什麼樣的治療?

報告組 彭尹(97007056)第九組 兒童期疾患

改寫摘要
不論是心理動力、行為、認知或是兒童疾患的神經生物學理論等大部分的心理學理論,皆認為童年經驗和發展對成年人的精神健康非常重要。大多理論也認為,孩童比大人更容易改變因而特別適合接受治療。早期的研究其實很少關注兒童方面的疾患,但是近年來兒童相關研究有顯著增加。普遍兒童期疾患分為兩類-外化性疾患、內化性疾患。外化性疾患多為外化的行為,而內化性疾患則多為向內聚焦的經驗。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在尚未學習到這章以前,我都以為兒童的疾患只有過動和自閉,但是看了之後才發現原來有許多的疾患也會歸在這裡。而兒童期疾患也往往歸類在天生的因素,而無法在病因這方面找到明確的方向。而母親在懷孕時如果濫用藥物也會導致幼兒容易罹患兒童期疾患。
而在治療方面,除了一般的藥物治療,還有如興奮劑等等,當然還有一些介入的治療也是很重要的。
但是到底該如何確切有效率的幫助到這些小孩子是我們要思考到的。

學到這個,對我會有什麼影響?未來我可以怎麼運用它?
其實兒童期疾患還蠻重要的,畢竟有時候每個小孩子都是父母的結晶,學習到這個可以了解到,我們應該要正視這個問題,然後利用治療的方式讓他們回復,而不是用一些傳統民間或是不科學的方式去幫助他們。

問題:
有一天你去親戚朋友家拜訪,家中的小孩一直蹦蹦跳跳的彷彿一刻都停不下來,而你的親戚跟你說,不知道是不是過動兒,那你該怎麼跟他解釋”比較好動”和”過動兒”的差別呢?而你又會在其他方面給予哪些協助呢???

趙佑穎(97007052) 第七組 物質關聯疾患

趙佑穎(97007052) 物質關聯疾患

改寫摘要
基本上我們可以將物質關聯疾患分為物質使用疾患(物質依賴及濫用),以及物質誘
發之疾患(物質中毒、物質戒斷、物質誘發之瞻妄、物質誘發之精神病性疾患...等)。但
須注意的是,由於各種物質的種類不同,所以下診斷時必須依據各物質種類所對應之特
性做評估,此外,在下物質誘發之疾患診斷時,也需特別注意該疾患與物質中毒、物質
戒斷之間的關係。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從文獻及個案報告中,我們不難發現,物質關聯疾患的成因,有一大部分是來自社
會及同儕的影響,例如:在朋友的慫恿下而開始吸毒,接著便無法自拔;或是,由於工
作需要,必須與客戶一起喝酒,以建立良好的關係。所以社會因素在此疾患中,也扮演
著相當關鍵的角色。
因此我認為改變整個社會風氣會是最佳的預防方式,例如家長及老師必須做好的典
範,不煙不酒不吸毒,並好好教育子女,使他們深刻的了解這些物質對身體長久且不可
逆的傷害,讓他們不再將喝酒吃搖頭丸當作酷炫的代表,而是傷害自己的行為。

提出問題
很多戒毒成功者都是利用戒毒中心強制隔離及宗教的精神力量來戒毒,但若只是單
純的接受心理治療,而沒有將毒蟲與社會這個充滿誘惑的大染缸隔離,讓他們仍有輕易
取得毒品的機會,則成功抗拒誘惑的機率為何?

李芝瑩 97007062 第九組 兒童期疾患

原文摘錄/改寫
兒童時期的疾患通常分為以下兩類:外化性疾患與內化性疾患。
外化性疾患由侵略性、不順從、過動和衝動等行為為表徵,包括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品性疾患和叛逆症。
內化性疾患有憂鬱、社交畏縮和焦慮等行為表徵,包括童年焦慮性疾患及情感性疾患。
以上提到了注意力與不適切社會行為有關的疾患、憂鬱症和焦慮症疾患,除此之外,兒童期疾患還包括了一些認知、語言或社交技能干擾的疾患,像是學習疾患及最嚴重的發展疾患、智能疾患和廣泛性發展疾患(特別是自閉症)。這類疾患通常是慢性且經常持續至成年期。

我的感想
大多數兒童疾患的病因都具有基因和神經生理因素方面的證據,也就是這些兒童期疾患的小朋友多半是天生就帶著疾患,再加上受到後天的生長環境影響,完完全全改變了這些小朋友的生命,看完書中提到的的案例們,更深深覺得他們需要的不僅是有效的預防與治療,更需要社會大眾的同理與關懷。
無論是心理動力、行為、認知或者兒童疾患的神經生物學理論等大部分的心理學理論,皆認為童年經驗和發展對成年人以後的精神健康相當重要。大多數的理論也都認為,小朋友比起大人更容易改變,所以也特別適合接受治療。早期的研究比較少注意到兒童疾患,很開心近年來出現越來越多研究關注兒童心理病理學的本質病因學、預防和治療等方面。

我有這樣的感想,是因為我聯想到什麼?
之前大二修過《特殊而通心理與教育》的課程,曾經到高雄市立啟智學校參訪,親眼看到了很多受各種兒童疾患所苦的小朋友,和他們一起參與了體適能課和MATB,覺得心酸卻又窩心,心酸的是這些有障礙的小朋友連像是把手舉高、彎腰等簡單到不行的動作都沒有辦法完成,窩心的是幸好有這麼完善的師資和志工在旁協助,否則很難想像如此與眾不同的他們在一般班級裡會受到多麼不合宜的待遇,特殊教育的發展讓無助的他們至少還有一絲希望和樂趣。另外我們還到了一年級的班上參觀由心理師帶領的社交課程,無障礙教室裡面雖然只有三四位小朋友,但已經足以讓心理師和特教老師顧及不暇,大多數在啟智學校的小朋友都合併了其他疾患,這樣的多重障礙讓他們很明顯異於一般的小朋友,相對的,也需要更多的細心關懷和照護,再加上每位小朋友的共病情形和疾患症狀都不盡相同,所以如何最有效而且合切的對症下藥才是關鍵。

提出問題
請舉出包括過動疾患、品性疾患之徵狀表現、盛行率、預後、病因與治療等外化問題,以及憂鬱症與焦慮性疾患等內化問題。

詹晨偉 (97007053) 第9組 兒童疾患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如果診斷者要將一位兒童的異常行為進行分類,那首先必須思考在他這個特定年齡的典型行為。因此,對於同是躺在地板上亂踢和尖叫的兒童,
會因為他們的年齡不同,而有不同的診斷。發展心理病理學(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在正常發展脈絡下研究兒童期疾患,使我們能夠辨
識哪些行為在某階段是合宜的,而在另一階段卻被視為是因為受到環境干擾的。而較為普遍的兒童期疾患經常被分為兩大纇-外化性疾患與內化性
疾患。
1. 外化性疾患(externalizing disorders)的特徵,較多為外化行為,如具有侵略性、不服從、過動和衝動等等。
2. 內化性疾患(internalizing disorders)的特徵,較多為向內聚焦的經驗和行為,如憂鬱症,社會退縮,焦慮性疾患等等。
 

我的感想
身邊週遭的兒童,有這方面的問題,可獲得社會,經濟,心理資源通常都比成人少。因此,能否得到妥善的照顧,通常取決於身邊大人,也就是自
己的父母親,父母親是小孩子的港口,從小便是,如果能夠獲得父母親的愛護支持與幫助,那肯定就往前跨一大步,不要對自己有兒童期疾患的小
孩子失去信心,要用愛心,恆心再加上耐心去細心照顧呵護,孩子獲得改善的機率可定大幅提升,不過在父母親介入之前,了解孩子的情況多少,
便成了最大關鍵,主動去了解,去摸索,去學習,那些關於孩子兒童期疾患的問題,是父母親應該要去做的事情。

學到這個,對我會有什麼影響?未來我可以怎麼運用它?
因為唸了心理系,才知道生活週遭的孩子面臨許許多多的問題,尤其是在關於兒童期疾患的部份,學了這部分的知識,當然就要再更深入的去了解研
究探討,並在生活中找些可以幫助的對像,將所學運用在社會,回饋給大眾,才不會是一昧的死讀書,若是可以讓更多父母發現自己孩子是否有症狀
異常,就可以讓他們對於孩子有更正確也更即時性的幫助,何樂而不為呢?
 
 
問題
為了讓孩子克服恐懼,眾多父母是逐漸讓孩子暴露於他們所聚怕的事物中,只要更接近所懼怕的事物或情境就給予獎賞。
這樣的方法,對於孩子克服恐懼有一定的鼓勵效果,但附帶而來的壞處是?

張湘凌 (97007061) 第9組 人格疾患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兒童時期的疾患經常分為兩纇:外化性疾患與內化性疾患。外化性疾患由侵略性、不順從、過動和衝動等行為為表徵;內化性疾患則有憂鬱、社交畏縮和焦慮等行為表徵。而當孩子在某些特定領域的學術、語言或動作技能沒有發展出符合其智力水準的期望時,就會做出學習疾患的診斷。而自閉性疾患主要的症狀為與他人互動的障礙;溝通問題,語言的發展遲緩或完全缺乏;和其他的心理問題。不同疾患的病因也不同,家庭和雙生子的研究可提供關於基因遺傳的證據。治療有合併治療,包括興奮劑,主要用於ADHD;品性疾患則需要涵蓋多重系統的密集借如,目前以認知行為治療最為有效;失讀症最廣泛的介入是在教育方面。
自閉性疾患,已使用過多種藥物治療的方式,但都經證實較行為介入無效。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在看這個單元中的學習疾患這個部份,我腦中所浮現的是「心中的小星星」這部影片,以及台灣的教育模式。心中的小星星是在描述一個患有閱讀疾患的孩童,可是在繪畫上卻有很大的天賦,但是在印度那講求升學主義的教育體系,老師及家長並沒有發現到自己的孩童患有閱讀障礙,而是一昧的指責孩子不用功。這讓我感到心疼,可是,坦白講若不是念了心理系,若不是有這部電影,試問,有多少的家長會因為小孩子的字寫顛倒(在家長的眼中可能寫的醜),閱讀和拼音無法表現理想,而發現孩子可能有一部分的先天缺乏,將孩子帶去醫院,了解孩子的情況,我想這是有一定程度的難度,因為從未接觸過的東西,怎麼會去注意到這些細節,尤其台灣現在的教育又朝多元的方向發展,換言之,孩子從小要學的東西變得更加的多,那這些小細節,更容易因此被淹沒在學不完的才藝之中。

在為什麼會有這些感想
在關於兒童期疾患的部份,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的病因,有基因和神經生理因素方面的證據;品性疾患的病因則比較多,但大致與環境和基因有關,學習疾患中的失讀症,具基因及其他神經生理要素;智能遲緩形式則具有神經學基礎;自閉症具有遺傳因素和神經因素。之所以提出這些,是與在我的感想中所提到的父母是否會發現孩子的症狀異常,進而提供於孩子正確且即時的幫助,得以讓孩子在未來有機會能回歸於社會之中。若是家族中有人罹患相關疾病,相對而言,他們就會具有比較高的警覺性,以及對於相關的知識,尤其是此疾患的症狀,會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在早期時就能發現自己孩子的特殊之處。

提出問題
如何幫助大眾的父母建立關於兒童疾患的正確觀念。

楊宜綸(97007035) 第五組 兒童及青少年期疾患

原文摘要/改寫摘要

  兒童期的精神疾患通常被分成兩大類:外化性疾患及內化性疾患。外化性疾患的特徵為較多外化行為,常出現具攻擊性、侵略性、不服從、過動等行為,例如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品性疾患、對立性反抗疾患。而內化性疾患的特徵則為較多項內聚焦的行為,常出現憂鬱、焦慮、社交畏縮等行為表徵,包括兒童期焦慮性疾患及情感性疾患。學習疾患、智能遲緩、自閉性疾患通常也於兒童期時被診斷出。其中,又以焦慮性疾患為童年時期最普遍的心理疾患,多數焦慮的成年人也可追訴他們的問題到童年時期。雖然焦慮性疾患和情感性疾患對於兒童及成人的病徵有許多相同之處,以憂鬱症為例,兒童和青少年與成人都會出現憂鬱的心情、無法感受快樂、疲勞、專注困難和自殺念頭,但與成人不同的是,兒童和青少年顯示較高比例的自殺企圖和罪惡感,較少出現清晨失眠、清晨憂鬱、體重下降和食慾不振。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發生於童年時期的心理疾患常常容易被忽略,有時候是因為年紀太小,無法用言語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與感受,有時候則是因為父母對自己小孩的期待或自尊心等等因素而否認孩子的不健全。我認為會造成此種情形發生的原因之一是在於疾患的宣導不足以及社會對於患者所貼上的標籤。因為對疾病不認識,因而產生了錯誤的觀念,甚至是偏見,導致社會大眾會投以一種異樣眼光去看待疾患患者,假使我們能夠介紹更多的心理疾患讓更多人認識,並且多製造機會讓人們去接觸他們的與眾不同,這樣不僅可以幫助患者能夠被及早發現、及早接受治療,更可以讓他們被社會大眾接受,或許還能夠重新建立起他們對自己的信心,改善病情。

 

我有這樣的感想/心得/疑惑,因為我聯想到什麼樣人事物

  在我二下的時候修了系上一門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的課程,當時看了一部關於學習障礙兒童的電影,電影裡的小男孩因為父母對於心理疾患的不了解,一直誤以為自己的兒子不專心背單字、上課不認真聽課所以不會念課文,不僅常被老師處罰、就連父親也對他十分不諒解,甚至還將他送往一間嚴格的寄宿學校就讀。因為老是被同學嘲笑、又不被父母所接受,原本個性開朗的小男孩開始沉默、時常不發一語的望著遠方,直到遇見了一位發現他特殊之處的老師,老師不斷的與他的父母們溝通,也常常關心小男孩的情況,這才使得小男孩漸漸打開心房,小男孩的父母也能慢慢理解並接受他的不同。

 

提出問題

為人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傑出的表現或成就,如果你是一位心理師,當你接觸到的一位病患因有學習障礙而長期受到誤解、甚至不被自己的父母所接受,請你試著向病患的父母親解釋其病因並說明你會用何種方式治療。

趙彥如(97007051) 第五組 Disorders of child & adolescence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對兒童的異常行為分類前,要把特定年齡兒童的典型行為納入考量,這樣才能正確判斷
兒童的行為是否為疾患。兒童疾患可分成外化性疾患和內化性疾患兩大類,但患者也可
能會同時出現兩類的症狀。外化性疾患有較多的侵略性、過動和衝動行為,像是注意力
缺失過動疾患和品行疾患。內化性疾患則會出現較多內在聚焦的經驗和行為,像是憂鬱
症和焦慮性疾患。首先,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是一種持久不專心或衝動的模式,可能和基因與神經生理方
面的因素有關,常會用心理治療合併藥物治療來降低症狀。另外,品行疾患是成年期反
社會人格疾患的前驅行為,基因、道德認知不正確、反社會行為的模仿都可能造成此疾
患,常會由家庭與學校的介入改善此症狀。第三種是兒童情感疾患和焦慮性疾患,此疾
患和成人的症狀相似,憂鬱的兒童會心情低落、專注困難,焦慮的兒童則會時常感到恐
懼和擔心,可能和遺傳因素、家庭、社會或學校壓力有關,常利用認知行為或藥物治療
的方式幫助這些個案。第四,當兒童在特定領域的學習成效不符合其智力水準的標準
時,會被診斷為學習疾患,基因和其他神經生理因素對此症狀有很大的影響,廣泛使用
的改善方式是直接介入個案的教育方面。第五,智能遲緩是指個案的智力低於平均值與
適應行為有缺陷,此症狀和基因與環境皆有關,常用自我教學訓練與行為治療來改善症
狀。最後,自閉性疾患主要會造成與他人互動不良或語言發展遲緩,基因體質與腦部異
常是造成自閉症的因素,目前常用行為治療加上家長的互動配合改善此疾患。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對兒童與青少年疾患有更多認識後,會發現有很多疾患的病因和基因或家庭環境有關,
而且也會了解到最常被運用或最有效的改善方法也和家庭的介入有關。從這邊讓我想
到:在兒童時期,身心狀態應該都還處於探索的階段,這時候應該是兒童對外界感受敏
感的時期,所以很多事物都會對他們造成深遠的影響。尤其家庭教育與週遭環境對兒童
的影響更是不可忽視,因為兒童的行為表現可能會因為模仿學習錯誤的行為而偏差;但
同時也可能因為接收到良好的培養與教育,而改善原本不適當的行為表現。
以學習疾患為例,其實不少個案都有優秀的才智,但是對於閱讀文章或寫作文…等特殊
領域的學習成果卻不符合他們的智力該有的水準,這時如果個案有適當的學習環境、學
習資源、家庭與父母的教育,則可以幫助他們增強學習技巧與調適情緒,進而改善他們
的學習動機與成效。雖然他們需要花更多心力學習自己特定領域的不足,但最後也可能
有很好的成就表現,由這邊可知在兒童疾患中,父母、家庭與學習環境對患者有很大的
影響力。兒童期發生的精神疾患,可能不容易被注意到而持續到成人期,所以父母應該多加留心
注意。因為兒童期的精神情況會影響接下來的生活,所以當兒童期有較好的心智發展,
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困難或挫折,也許會比心智發展比較不好的兒童更可以
適應生活中的壓力,而比較不容易產生精神疾患。
【我有這樣的感想/心得/疑惑,因為我聯想到什麼人事物?】
在課文中看到兒童期疾患的描述後,想到之前看過關於學習疾患的研究個案,個案在小
學時就被診斷為失讀症,但是他的資質優異,而且有充足的學習資源與教育,最後也以
優異的成績畢業。後來他大學時,對於複雜的生理系統與疾病機制,可以得心應手,但
是如果要他唸出較長的字詞,或是學習新字,卻是很困難的事,而且他閱讀文字的速度
也明顯比其他人慢很多,所以需要花更多時間記憶文字。另外,以溝通疾患為例,歌手
Gareth Gates曾經口吃,他連說出自己的名字都需要不少時間,但他唱歌時不會口吃,
還藉由歌聲感動很多歌迷,而且他也漸漸從唱歌中找回自信,後來他也有陸續接受治療
而康復。從以上案例會發現家庭、學習、社會環境與情緒對人們的影響很大,因為這些因素都可
能會影響一個人的發展情況。再加上如果一個人心態不健康,容易對自己沒信心,都有
可能會造成學習成效不好。從第一個案例可發現,個案在學習方面有充足的支持與協
助,所以他的學習成效很不錯。第二個案例則是因為藉由唱歌找回自信,所以他的口吃
情況也有改善的現象。由此可知,個案對於各方面的調適,以及所接收到支持,都會對
他們接下來的成就發展有影響。覺得對於學習疾患患者,父母或師長可以協助他們在不同領域多樣化探索,進而找到可
以發揮的領域。再加上如果有充足的學習資源,或有良好的家庭培養方式,學習疾患的
孩子仍然可以找到自己擅長或有興趣的事,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提問】
若你認識一個國小兒童,他的日常生活表現和其他同年紀孩子不同,你原本以為他是智
能遲緩,但後來詢問家長後,發現其實是學習疾患,在聽到不是智能遲緩而是學習疾患
時,你的想法會有怎樣的轉變?你會給予這個孩子哪些幫助?(智能遲緩與學習疾患的
病理與治療上是否有異同、你想法與做法背後的理論,以及所依據的相關知識,像是症
狀、病理、與治療…等。)

蔣馨怡(97014054)第五組 兒童及青少年疾患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我們越來越了解到,人們的問題應該放在成長發展的脈絡下探討,說明個體在生命過程
中何處的表現,所以發展的觀點最重視的就是兒童及青少年疾病。兒童期障礙的分類及
診斷,必須先將其特定年齡應發展的行為表現做為標準,才能判斷是否正常。普遍的兒
童期障礙可被分為兩類,為外顯障礙(externalizing disorders)和內隱障礙
(internalizing disorders)。外顯障礙為具侵略性、不順從、過動等行為表徵,如:注
意力缺損過動障礙、品行障礙和叛逆症;內隱障礙為有向內聚焦的行為表徵,如:憂鬱
症、焦慮症及情緒障礙。
注意力缺損過動障礙為一種持續處於行動、不專心的狀態;品行障礙的定義為侵犯到基
本人權與社會常規的行為。憂鬱症兒童會表現出較多的負向情感及較少的正向情感,焦
慮症兒童會表現出較高的負向情感但不會表現出低正向情感。學習障礙被使用於統稱
DSM-IV-TR出現的三種障礙,包括:學習障礙、溝通障礙及運動技能障礙。智能障礙在
DSM-IV-TR的診斷標準則包含:智力功能明顯低於平均值、適應行為缺損並在18歲以前發
生。而自閉症為普遍發展障礙之一,其症狀包含有與人互動的障礙等。
【我有這樣的感想/心得/疑惑,因為我聯想到什麼人事物?】
兒童及青少年疾病的特點為,我們必須考慮到年齡與心理發展的特質、家庭因素、治療
方式要因人而異、某些疾病必得問至幼兒期之發展、治療病預防(出自選修精神醫學概論
楊醫師)。其中,我覺得考慮到家庭因素這點非常重要,由於兒童幾乎無時無刻所接觸的
就是父母、家人,家庭所帶給他的氣氛會促使他成為怎樣的人。之前聽了個案例,有位
孩子受到家暴,後來父母離異且都不想撫養他,他在學校會大吵大鬧、使別人也不能上
課,這看似班上的壞學生,其實是因為家庭的關係而變得沒有安全感。還有個是關於自
閉症的案例,慶幸的是,因為母親能及早發現孩子的不對勁,能適時地讓孩子接受治
療,加上家人的支持,雖然過程很辛苦,但總讓孩子能跟一般的孩子一樣一起上課。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關於兒童及青少年的疾病問題很難了解,因為他們並沒有完好的溝通問題能力,無法如
成人懂得表達,更無法去說明自己到底困擾。而在兒童青少年時期的家庭與社會機構是
非常重要的,如:有書寫障礙的孩子,若我們不多關心,也許我們只會認為他只是沒寫
作業。雖然照顧這些與一般孩子不一樣的兒童很辛苦,但透過早期療育也是有可能讓他
們進步、甚至與正常孩子一樣。唯有將這些兒童青少年疾病的知識傳遞給大家,才能在
發現徵兆時能第一時間接受治療,如此一來讓我們的下一代有健康的心理與生理。
【提出問題】
若你的孩子被醫生診斷有焦慮症,身為家長的你,似乎因為自己的焦慮特質使自己的孩
子容易對事物強感到焦慮,那你該如何做?

陳櫻双 (99565008) 第4組 (老年生活與心理疾患)

一、原文摘錄/摘要改寫
個體在年紀增長之際,面臨了老化的問題,在精神醫學上老年人常見的疾病為失智症,臨床上又將失智症分類為四種,分別為:阿茲海默症、路易氏體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額顳葉失智症,以阿茲海默症與血管性失智症最常見。這些失智症共同的症狀是出現了記憶的損傷以及其它認知功能的障礙,因為引起的原因不同而被分類。臨床上失智症的症狀常跟譫妄搞混,而譫妄是由生理疾病後所產生的後遺症,個體在經過大型手術(尤其老年人)、酒精中毒、藥物戒斷等,容易突然陷入意識混亂的狀態,出現和失智症類似的認知障礙,但可在短期間恢復,而失智症病程是持續發展且不可恢復的。老年人也常有憂鬱症病狀的出現,其報告的症狀常跟失智症有所重疊,需要跟失智症仔細地做區分。

二、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老化是近來社會所關心的議題之一,儘管老化的定義不等於年紀大了,不可否認的是,大部分老化的人口是以老年人為主。老年人口逐年增長,帶來了一定程度的社會負擔。老年人除了生理上的病痛不斷,精神方面也變得不好,個人的價值感降低,但是有許多家屬並沒有意識到這樣的問題,對於家中的老人沒有同理心,無法體認到老年人面對不可恢復的老化過程,心理上也承受了很大的壓力,是需要適應的。如果社會大眾能夠瞭解老年人這些常見的病症,是否可以改善和老年人的關係,給予老年人多一點關心,讓他們在人生的最後階段也能活得更有價值。

三、我有這樣的感想/心得/疑惑,因為我聯想到什麼人事物?
常可以看到新聞有哪些老人走失了,或是在路上常可以看到尋人啟事,或是那些被送到警察局的老人,通常忘記了該怎麼回家;有些不肖人士更是刻意接近老年人,騙走他們一生的積蓄,真的很可惡!!記得小時候,奶奶生病的症狀跟失智症很像,那時候他會流口水、大小便失禁,跟她說話不知道你是誰,每一次都要跟她說:”阿罵~ 我是XXX阿!你還記得我嗎?”,小時候不懂這是怎麼一回事,都不太敢去接近奶奶,有時候也會感受到大人對照顧這樣的奶奶有些許地不耐,這真的是一件很麻煩的是吧…,年輕的一輩忙著工作、面對社會壓力,回來還要花很多時間照顧生病的老人,而且已經不認識你了,跟他對話也沒有內容,有時候還會大發脾氣,其實是很難持續照顧下去的。但照顧者若能多了解這樣的病程發展,或許能夠稍稍改善對於老年人的觀感,而不至於對一些莫名其妙的症狀歸因於老人身上,但其實是不可抗拒的疾病發展所造成的,可以更同理老年人其實也承受著疾病的折磨。

題目: 老化的歷程會有什麼改變?老年失智症是否是必然的過程?而老化與老年人是否有絕對的關係? 請說明老化與老年人與失智症的關係來回答問題。

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

蕭惇今 97007064 第九組 兒童期疾患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較為普遍的兒童期疾患大致被分為兩類,外化性及內化性疾患,雖然分為兩類但也是有同時呈現兩類的案例;較常見的外化性疾患為較具侵略性、衝動…等特質的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品性疾患及對立性反抗疾患,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依其類型又有三種記碼類別,品性疾患依其初發年齡又有三種記碼類別且也應註明嚴重程度;而較常見的內化性疾患為較多向內聚焦的經驗和行為的憂鬱症、社會退縮和焦慮性疾患。

    兒童期疾患尚有學習障礙、智能遲緩…等類別,學習障礙為大多數健康專家統稱DSM-IV-TR中的三種疾患:學習疾患、溝通疾患及運動技能疾患,在學習疾患中還分為閱讀疾患、文字表達疾患及數學疾患,在溝通疾患中分為語言表達疾患、音韻疾患及口吃;智能遲緩依據DSM-IV-TR依其嚴重性又分為五種記碼類別。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在看DSM-IV-TR時,常覺得各疾患所列出的各種症狀在我的眼中就只是症狀,很少會有親身經歷的感覺,雖然時常會有醫學院學生症候群,但那僅限於某幾種較廣泛性的症狀,對於較嚴重的症狀可說是只有書面上的了解,且有時甚至會懷疑自己對於症狀的嚴重程度認知是否正確,因為單就DSM-IV-TR中的幾個敘述且每個人對於敘述會有些許不同的感覺,實在很難知道症狀的嚴重程度;且對於一些較不常見的疾患真的會有陌生感,感覺很不真實。

我有這樣的感想/心得/疑惑,因為我聯想到什麼人事物?

因為什麼我會有這些感想?

    暑假的時候,在一個營隊中體會到,DSM-IV-TR中所提到的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也第一次知道此疾患會有遺傳的因素,我遇到的是兩個家庭中的兩個媽媽和其中一個的小孩,帶著小孩的媽媽沒有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而小孩及另一個媽媽有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且有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的媽媽也有一個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的小孩,依據其說法真的可以感覺其照顧小孩比沒有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的父母更為辛苦,也第一次體會到是否服藥對於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的差別,這個差別就算不是相關人員都可以體會,當所有人覺得藥物很重要而勸小孩的媽媽要記得給小孩服藥時,她竟然以偶而會忘記的說法跟我們說明沒服藥的原因,在那時真的有一種無力感,因為已有藥物可供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患者使用,然而因為其家人的因素而造成本來可以避免的症狀再度發作,在那時雖然很無力,但還是得勸說定時服藥的重要性。

    依照暑假的經驗,在看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感覺比其他兒童期疾患更有感覺,因為有實際經驗,在看DSM-IV-TR的字句就比較不會疑惑。

    雖然幾乎每天都會在社會新聞中看到殺人事件,可能是沒接觸過患者所以很難想像真的有品性疾患、反社會疾患…等疾患,感覺在DSM-IV-TR中看到這些疾患症狀的敘述時,只能夠盡量從每天的社會版報紙中尋找端倪,而非像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這麼有真實感。

提出問題

    如何讓患者有效的使用藥物,以避免症狀發作?以家人偶而忘記給藥為例。

2010年12月16日 星期四

推薦~侯沛羽97007008第八組老年生活與生理疾患 from 劉聿翎(97007046) 第六組

推薦~侯沛羽97007008第八組老年生活與生理疾患 from 劉聿翎(97007046) 第六組

我雖然沒有親身經歷過,但我也大致上清楚家裡的老年人生病的感受,我媽媽的爸爸在我很小的時候便走失了,原因是因為阿茲海默症,似乎就是因為最後失智了,找不到回家的路,最後再也沒回來了。雖然我跟外公並沒有那麼熟,因為那是很小時候的事了,但我能體會那樣的難過,這件事讓我媽媽在沒有父親的情況下成長,這件事也對她影響不小。我的奶奶與爺爺現在都很健康,但隨著年紀的增長,我也無時無刻提醒著自己,要做好心理準備,要好好把握剩下的時光。我很欣賞麵包說的:「或許,在藥物之外,真心和耐心會是更好的調劑品。」,我很贊同這句話,現在處處都是養老院,許多都是老年生病而子女不願再負荷才將家人移送到養老院,雖然老年人們已經失智已經不懂什麼是被遺棄已經不懂什麼是難過了,但是身為家人,如果連照顧的責任都負不起,那麼有什麼資格稱為家人呢?記得上星期老師給我們看的影片中提到,一位老先生已經不年輕了,卻仍然負起照顧媽媽的義務,他說:「我要照顧她,直到連我自己也需要被照顧。」。這才是家人存在的真諦,我也要經營這個信念,好好照顧我的家人。

童芳愉97007010 第八組老年生活與心理疾患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老年期的認知疾患主要有「失智症」和「譫妄」兩種,提到失智症時我們最直接的反應便會聯想到「阿茲海默症」,它的症狀有語言技巧下降和失去定向感,記憶持續惡化時會伴隨躁動、產生受到迫害的妄想及憂鬱症狀,有研究發現有高語言能力、良好的基礎智能及持續專注在認知活動的人會減少罹病的風險。此外失智症尚分為幾種類型:額顳葉型失智症患者在社交和情緒的改變相當顯著,特別是對所愛的人,但與阿茲海默症相比,其記憶並沒有研究損害,但在執行功能上的損害卻更嚴重;血管型失智症的普遍性位居第二,其風險和一般所提到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如抽菸、高血壓等有關;另外還有路易氏體失智症和由疾病和腦傷造成的失智症。譫妄則為一種意識模糊混沌的狀態,常會出現知覺障礙。

【我的感想/心得】
當一些疾病常被列入與老年生活一起談及時,代表著隨著時間慢慢到了那樣的年紀時,就已無可避免的成為了那些疾病的高危險群,其中阿茲海默型失智症是失智症當中對普遍、也最常被人們所談論的一種﹝如電影:明日的記憶﹞,但是就如同其他生理疾病或心理疾患一樣,有聽過、常聽到、稍微了解都不會對我們實際產生甚麼樣的衝擊,除非那樣的事就發生在自己的家人或所親近的人身上,這時我們才會深知它有多可怕,對患者本身、他的整個家庭及身邊的人會造成多大的改變和影響,否則對我們而言,人們進入老年期認知功能會下降,似乎就是這麼理所當然,因為他們老了嘛!就算退化以至損害社交和職業功能的地步了,也就是因為他該退休了嘛!這樣想想,其實有些疾患在與年齡搭上邊時,更是會讓人不容易察覺,而不小心就忽略其嚴重性的!

【我有這樣的感想/心得/疑惑,因為我聯想到什麼人事物?】
之前服務學習課看電影「明日的記憶」時,就讓我不禁想起我們家老爸,雖然老爸還沒有出現明顯的失智症現象,但是在經過暑假兩個月的相處下來,我們都不禁發現,隔了這麼一段時間不見,老爸的記憶力似乎越來越不好,買東西時結了帳會忘了把東西拿走、機車鑰匙常一個不注意就忘了拔或反鎖進車廂裡等等,而且聽力似乎也下降了,常常跟他講話覺得他怎麼都不回應,但原來他是根本沒聽到,有了這些端倪,才讓我們意識到老爸真的老了,而且年紀所帶來的許多退化現象是很叫人害怕的。後來在心測課上接觸到MMSE,便馬上帶回家對老爸做一番檢測,出來結果雖然令人鬆一口氣,不過畢竟一部分我在做測驗上仍是初學者,但要叫老爸去醫院做定期的追蹤檢查勢必是有困難,且又因為他已經退休了,因此也不再有甚麼機會需要動腦或進行複雜的認知活動,因此接下來會怎麼發展仍然令人擔心,相信這也是很多家裡有長輩的家庭會遇到的煩惱和難處吧!
【問題】
如果你也開始覺得自己的父母漸漸出現一些老年心理疾患的徵狀,或有某些失憶症的輕微症狀出現,這時你會怎麼辦?

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推薦~ 蘇嘉甯 (97007048) 第三組 物質關聯疾患 最引發我思考 from 張天維(96007013) 第二組

物質濫用是社會新聞最常見的肇事原因,而探討這些成隱的個案對於物質使用行為的保留,想必是有一些好處才會讓這個行為一再出現,直到身體出現依賴和戒斷症狀後變成就算想要停止使用物質也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
蘇嘉甯同學提到:「如果我們可以知悉成癮者背後的動機,除了進行藥物相關治療法與心理治療之外,若能與政府、教育機構合作,介入並給予協助想必效果會是更佳,如給予失業者經濟上的支持與協助再就業,可能可以減少酒精濫用的發生率。而除了成癮後的相關協助很重要之外,初期的宣導預防與復發預防更是重要,根據研究,宣導預防於青少年或更早期開始是較有用,且針對社交技巧訓練和拒絕學習是證實有效的。」她想了很多幫助個案戒癮與回歸社會的方法,讓我覺得很棒。
其中讓我最好奇觀點是:「國中同學有一些人他們染上抽菸行為不僅僅是不想拒絕朋友,更是希望讓他們自己被同儕注意到,希望可以有機會跟他們繼續在一起,不要被分割。會對朋友提出要求一起抽菸或吸毒的人可能是希望不要被人拋下,希望自己的行為被認同與獲得注意和關心。」因為我以前就讀的國中也是幫派入侵十分嚴重的學校,全校最大尾的大哥在我們班,座位就坐在我後面,我有很多機會跟他說話,我曾試圖問他為什麼要做這麼多違規的行為(騎機車、染頭髮、吸菸喝酒)他都回答我這樣很帥,以及證明自己長大了可以做大人能做的事,我們班上的男生有十個以上都有吸菸行為,連一些跟他們交情不錯且家教功課都不錯的女生也會嘗試抽一兩口菸,我以前都認為是好奇或耍帥成份居多,但嘉甯的觀點讓我去注意到同儕認同與尋求關注這一塊的可能性。

推薦~葉馨文(97007027) 第七組 物質關聯疾患 我認為寫得最好 from 張天維(96007013) 第二組

身邊的家人如果也遭受物質成隱的殘害,的確讓人痛心,過去我也覺得那些流浪漢拿著破碗趴在地下道乞討,身邊卻擺著米酒和維士比,我都會想:「討了錢還是去買酒喝,好手好腳卻不找工作來做,成天只知道喝酒,沒出息、不長勁!」我過去的想法也跟馨文一樣,對這些犯酒癮的人心存鄙視,甚至對於爸爸不戒菸也頗有微詞,覺得是爸爸毅力不夠,沒有決心等,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內在歸因,那個可憐的物質成隱病人就成為了代罪羔羊,被家裡的人責罵,身體跟心靈都受到傷害。
在葉馨文同學的學習札記中描述自己身邊的案例,分享自己過去的看法,以及與酒癮者相處的感受,提到了世俗大眾對酒癮的刻板印象:「好像只有具逃避性格、懦弱的人才會一直持續喝酒,然後染上酒癮,所以我一點也不同情那些染上酒癮的人。」她在閱讀了課本的本章節後,對過去的偏見自我反省之外,還想辦法了解他們為什麼成癮的原因,並期待能幫助他們可以趕快戒掉,讓我覺得很有好感。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鄭鈺霖(97007025) 第八組 認知疾患

摘要改寫

本章主要議題為老年人的生活與心理疾患,一般來說,老年人的認知疾患有失智症(dementia)和譫妄(delirium)兩種。若將輕微的認知缺損也列入考慮,則老年人最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為認知缺損。廣泛來說,失智症通常描述認知能力退化至損害社交和職業功能。而沒有辦法記住某些事情,尤其是最近發生的事件,是失智症最顯著的症狀。而患者也可能會出現錯誤判斷,而且可能在理解情境、計畫和決定時會出現障礙。失智症分為四種不同類型,分別是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額顳葉型失智症(frontal-temporal dementia)、血管型失智(vascular dementia)症和路易氏體失智症(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阿茲海默症患者腦部出現不可逆退化,此疾病一開始會無法專注和記憶新事物,且會心不在焉和易怒。視覺能力空間能力也會下降,如失去定向感和無法將看過圖片準確畫出。且患者腦內的斑塊和神經糾結會比該年齡預期數量更多。額顳葉型失智症患者在社交和情緒改變相當顯著,此疾病患者記憶並無嚴重損害,但在執行功能上損害較嚴重。血管型失智症的診斷為病患出現神經徵兆。而路易氏體失智症為在腦部不同區域的不正常沉積。譫妄通常描述為意識模糊混沌不明的狀態,患者無法集中注意力和維持前後連貫的思考,且睡與醒的週期會變得相當混亂。瞻望患者也常出現知覺障礙,把不熟悉的誤認為熟悉的。

心得感想

老年人的生活健康照護已經成為新世紀各個現代工業化國家所需正視的課題。而本章所介紹的老年人心理問題集中在認知方面的缺損,失智和譫妄尤其為最大宗,看完失智和譫妄的臨床診斷,不禁讓我想問,這兩種疾患算是"疾病"?雖然說定義心理疾患是看該症狀是否造成功能上的困擾及使生活陷於困難,但失智症某種程度上單就症狀來看似乎也可以看成人體器官因年紀的自然退化,因為上了年紀,腦部功能漸漸退化甚至是萎縮,而造成的記憶功能缺損。這是我想起年屆七旬的爺爺幾年前也出現漸漸記不住最近的事情甚至常常忘記關水或瓦斯,思及至此,爺爺在更早以前曾經腦中風,所以我想是不是可以歸類為血管型的失智症。再看看家裡的人對爺爺輕微失智症的態度,因為上了年紀,爺爺也併發有關節和視力問題前陣子也有腎結石,失智症相較於這些疾病似乎不太受到家族的重視,身體上的疾病都是馬上開刀或加以治療,但從來沒有人因為爺爺失智症的問題而提議就診,家族的人普遍認為上了年紀記不住事情是很正常的,從未把它當成"疾病",也或許是因為輕微失智症相較其他身體上的症狀顯的沒那麼有急迫性吧。每每和爺爺聊天話題都繞著年代久遠的相同事件打轉,問他昨天吃了什麼或去哪裡他都笑笑的說忘記了,看在眼裡總是令我相當難過。但也看出老年人失智症的為較宣導和華人的對此疾病的觀念似乎需要做更多的調整和努力。

問題思考

試說明失智和譫妄在診斷上應注意哪些地方,避免誤診情況發生


 

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

推薦~ 童勻 (97007022)第3組 物質關聯疾患 最值得思考的 from洪芫晶 (97007041) 第2組

推薦~ 童勻 (97007022)第3組 物質關聯疾患 最值得思考的 from洪芫晶 (97007041) 第2組
酒精、尼古丁、咖啡因是最常見也是容易取得的物質成癮源,就以最常見的咖啡為例,咖啡含有咖啡因,在便
利商店裡就有為數不少,像曼特寧、卡布奇諾、焦糖瑪奇朵等各式各樣的咖啡,且咖啡並沒有規定一定要十八歲
能買/喝?多的是從國中、小就習慣在考試期間熬夜念書喝咖啡,喝咖啡根本就不會管他的咖啡因有多少,一天
建議攝取多少量的咖啡因,反正想睡就買,越強效越好,最好喝一罐就可以撐到天亮,有此想法和做法的人比比
皆是,不知不覺可能就會有物質成癮、濫用及產生像心悸的身體不適。但是政府沒有立法禁止商店販售咖啡、茶
品、巧克力等可能產生物質成癮的商品,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會像上述的例子一樣使用過量(就像喝酒一樣,少量
對身體反而有益處)。
童勻在學習札記裡有提到「媒體的報導會讓使用者上升更多,而廣告更是如此,若是沒有媒體的傳播及旁人的
行為教導怎麼會有"想要體驗"的想法呢?」這個我覺得是可以讓大家思考,也可以說是人的劣根性,當大家跟
你說不可碰那東西,那東西很不好的時候,就會讓人有超乎平常的慾望去接觸、觸碰這東西,而媒體和校園反毒
宣導,是不是就是扮演著這個旁人的角色?。


--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http://www.kmu.edu.tw/

推薦~ 鄭逸如 (96007010) 第3組 物質關聯疾患 最值得思考的 from洪芫晶 (97007041) 第2組

推薦~ 鄭逸如 (96007010) 第3組 物質關聯疾患 最值得思考的 from洪芫晶 (97007041) 第2組
大寶在文末提到許多物質濫用的人有物質濫用或依賴的情況不是自身願意造成的,可能是基因、社會文化、神
經生物等等許多原因造成的,所以我們也必須伸出援手來幫助他們遠離這些傷害。酒駕、過量咖啡因導致心悸、
吸菸導致肺癌,這些已經是大家看新聞看到沒感覺,已經成為常事的物質濫用後果,但是為什麼社會還是存在那
麼多物質濫用?就像我阿姨,她有吸菸的習慣,她當然知道吸菸不好,會得肺癌、會害家人吸二手菸,吸個菸還
要躲到廁所、開門去外面抽,在懷孕期間為了女兒還戒菸一年,但一年後開始抽菸,反倒姨丈就此戒菸成功,這
是為什麼? 也許是基因、社會文化、神經生物等等許多原因造成,所以我們必須伸出援手來幫助他們遠離這些傷
害嗎?在我自己的想法認為,我們是不是要伸出援手來幫助他們遠離這些傷害,決定權在於他們自己本身,有沒
有想要改變的動機,如果沒有這些先決條件,剩下的只是空談!以一般藥局都有販售的「戒菸貼片」及「尼古丁
咀嚼錠」來說,它們是一種協助戒菸的器具,誰會去買?有動機、想改變、想戒菸的人,如果沒改變的動機只會
像我阿姨一樣,懷孕生完小孩再度拿起久違一年的菸,深深的吸了一口。

--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http://www.kmu.edu.tw/

侯沛羽97007008第八組老年生活與生理疾患

報告組  學習札記

改寫摘要

  隨著時代的進步,老年人口日益增長,而這也成為現今社會中需要關注的問題,可是就連一些心理健康專業人員也可能對老人有刻板印象,但實際上,老年生活並不一定如世人所想的那樣無趣。老年生活最大的挑戰應該是健康狀況下坡的問題,其中有認知疾患,包括失智症跟譫妄,失智時,智能狀態會下滑,且記憶力、抽像思考能力及判斷力退化;而譫妄會出現意識模糊或其他思考、感覺或其他行為的問題。老人較容易有焦慮性疾患及妄想症,不過老人的心理疾患是罹病率最低的。治療心理問題的方式通常都適用於老人,不過可能需要根據老人的需求量身訂做。

我的情緒/感覺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失智症對我而言只是一條課本的名詞,不會對它有太多的感觸,但這樣的事,發生在家人身上就會完全不同。當我一見到奶奶時,她就激動的一把抓住我的手,她喃喃的問我許多問題,我一一的回答她,但過沒幾分鐘,她又一再的重複那些問題,彷彿這些記憶都不曾在她腦海中留下一絲蹤影,而且她有時候會突然緊張且小聲的告訴我:「有提著大刀的壞人來了,你們快離開這邊」但實際上並沒有這樣的事情。隨著年齡的增長,奶奶的問題更加的嚴重,看在眼裡,心裡其實很難過呢!特別是當她在上一秒鐘還熱切拉著你的手,但下一秒就冷淡的轉開頭時是最難受的。這會讓我想到一部老電影《手札情緣》

裡頭的老爺爺天天念著老奶奶以前寫的日記給她聽,希望老奶奶能夠回憶起一些過往的甜蜜時光,但大多數時候都是令人絕望的,連醫生也都覺得這是徒勞無功,但誰也不願意去打擾這幅美麗的風景,最後老奶奶真的回憶起和老爺爺共度的半輩人生,兩人還甜蜜的共舞。電影的人生可以很溫馨收尾,但不曉得真實的人生有沒有這樣的情況呢?或許,在藥物治療之外,真心和耐心會是更好的調劑品。

回顧自己的思考歷程,我是怎麼學會或理解這個? 

  我一直覺得最好的學習或體會都是藉由親身體驗獲得,奶奶這樣的情況雖然讓家人都很難過,但也會讓大家警惕自己該好好養生、珍惜生命,或是提早做一些準備(把事情記錄下來或提早交待給晚輩)。學習完這一章,對於一些老人的健康生活會有較多的了解和體悟,也澄清了不少原本不少對老人的刻板印象。沒有人能逃得過歲月的刻痕,年輕時總是會想著年老是多麼遙遠的字眼,但時間飛快的流逝,每個人都有可能面臨老化的威脅和不便,擁有更多的知識和心理準備,可以幫助我們面對親人或自己年華老去產生的總總問題。

2010年12月11日 星期六

蔡宜真(97007057)第四組 認知疾患 挑戰組

1.      改寫摘要:

    大多數的老人並不會經歷嚴重的認知問題;且經歷的負向情緒比年輕人更少;年輕人體化症或慮病症的標準不是用於老年人;人老時會將社會互動轉變到培養那些與我們有重大關係的社會關係上,像是家人,這是社交選擇性。雖然大部分老人不會出現認知障礙的問題,但這些問題會比其他問題造成更多的看診及住院時間。認知障礙主要分成兩種:失智症&譫妄。

    失智症(demetia) 通常描述認知能力退化至傷害社交職業功能,且進行的非常緩慢。「沒有辦法記住某些事情,特別是最近發生的事,是失智症最顯著的症狀」。失智症又分為不同的類型,其中以阿茲海默症為最常見的一種。阿茲海默症是腦部組織不可逆的退化,除無法記住新事情外,語言技巧、用字問題、失去定向感也是阿茲海默症會發生的。有強烈的證據顯示,遺傳在阿茲海默症上有極大的重要性。

    譫妄(delirium)事描述意識模糊的狀態。無法集中注意力、無法前後連貫思考、睡醒週期混亂、記憶損害都是其症狀。

 

2.      我的感想:

   老化在我的印象中,是件滿可怕的事情,因為感覺會變孤獨且喪失些重要的能力,更何況這是不可逆的。但讀完這個章節,我有股「好想沒有我所想的那麼可怕」的念頭出現。就因為是我們無可避免的問題,因此了解老年會產生的問題,可以避免將來身邊遇到時,可以正確的態度去面對,而非恐懼害怕,且要如何去預防產生最糟糕的狀況,也是身為子女的我們應該要知道的。

 

3.     我有這樣的感想/心得/疑惑,因為我聯想到什麼人事物?

是想到關於外婆的事,我並不是很常會回去看外婆,所以感覺特別明顯。在一次相隔2.3個月因媽媽接到電話跟著回去時,發現外婆已經沒辦法像以前一樣都在一樓等人,或是附近走動亂逛,雖然以往不清楚誰是誰,但至少知道他有女兒有孫子,可那次見面她連人都不認得了,好像也忘了他有女兒,也喪失關於生活的認知能力,不太能維持清潔,不知道要吃飯….等等,老實說,幾個月間的快速變化實在令人吃驚。之後再一次回去後,相隔不過一個月左右,又越發嚴重,不會吃飯,只能躺在床上,需要人24小時的照顧,看到時真的十分感傷。「原來老化速度可以那麼快!」這是那時候全家人的感想,但現在想想也許是以前根本就沒人注意到過,因此沒有給外婆良好的照顧,才會使得那麼迅速吧?自從外婆變這樣後,媽媽娘家那邊吵很大,除了要如何照顧外婆上起了很大爭執外,各種費用支出等等也是他們兄弟姊妹搬上檯面吵的。說真的不知是不是布知道如何照顧這樣的老人家還是怎樣?我覺得當時外婆受的照顧並不好,不斷在家裡醫院來來去去的,一年左右就走了。

 

提出問題
現在的人生活忙碌,往往無法有時間親自照顧老年人,雖然有不少人會因此將老年人送到護理之家,但也也不少人會因為捨不得而在家請看護照顧。當要選擇護理之家及看護時,該如何選擇呢?除了選擇的問題外,又該怎麼做,才可以最適當給老年人最好的照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