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97007046 劉聿翎 第六組 身心症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許多出現真正身體症狀的疾病是由壓力造成的,甚至會因為壓力而更加惡化,
這些疾病包括本章所關注的心血管疾病,氣喘,愛滋病,以及其他可能比較沒有那麼嚴重,
卻十分常見的疾病,例如頭痛和胃痛,這些疾病現在通稱為身心症!
在身心症當中,其中一個很大的決定因素就是壓力,然而每個人都會有遭遇壓力的時候,
差別只在於因應的方式不同,對於覺察到可能具有壓力情境的個別差異性,就是因應的概念!
或者是一個人如何處理這些問題,包括處理壓力所致之負向情緒所衍生的問題!
即使覺察到某些情境是有壓力的,因為每個人因應壓力的方式不同,所造成的壓力也有差異!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這年頭許多人都有一身病痛,但是我覺得大家都只注意到表面的生理原因,
例如:生活作息不正常,免疫力降低....等等諸如此類,並沒有許多人正視"壓力"對人體造成的影響!
或許是現代對於心理疾病的概念還不夠強,也還有很多人會認為心理疾病不是病,
這些都是自己想像出來的,"心理"的概念在普羅大眾心中似乎還不夠普及!
 
我有這樣的感想/心得/疑惑,因為我聯想到什麼人事物?

我在今年暑假的時候,生了一場大病,這個疾病本身的致病因素是沒有一個肯定答案的,
但是普遍認為有幾項可能:感冒,作息不正常,壓力.....等等,
我的母親一直認為我是因為作息不正常再加上前陣子感冒才剛痊癒,可能抵抗力較弱所導致,
但其實她並不知道,我當時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而那件事對我造成很大的壓力以及陰影,
我也因為擔心母親傷心而不敢告訴她,但我一直以來都認為我的疾病是跟身心症相同的!
畢竟大學生作息不正常並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且以前也都有感冒的經驗,
卻從來沒有生過那麼嚴重的病,這讓我聯想到壓力素質,
或許在作息不正常再加上前陣子感冒才剛痊癒的情況下,是有可能導致疾病,
但我認為還需要再加上壓力這個大因子,疾病才會真的被引發成立!
 
問題

你認為壓力的來源會是什麼?而當因壓力而造成身心症時,該如何去因應?
 
 

推薦~林坤葦 97007012 第二組 Psychological factors and physical symptoms 最有同感的 from 楊景騰 97007033 第八組

現代人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需要困擾各種問題,而長期的壓力累積的確是會造成身體方面的疾病。此外,激烈的情緒起伏也會對一些人的身體不好,特別是在老年人身上。坤葦提到一個很有趣也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就是電視劇常常上演:「老翁在一怒之下,一時怒火攻心而導致心臟病發作,便被緊急送醫。」雖然電視會過於誇張,但「氣急攻心」卻很貼切。常常人的情緒突然的轉變,像是突然的憤怒、震驚、太高興...等,會對身體上有瞬間的壓力,而有些人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的話就容易有心臟病之類的發生。

在日常生活上需要適當地釋放壓力,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要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也是重要的,每個人適合的方式都不同,所以不能一味的跟著別人的方法。除了壓力的釋放外,常常保持愉悅的心情也可以減少自己身體生病的機會,應該要學習著放輕鬆、減少自己無謂的擔憂,不要讓周遭的事情來影響我們的情緒,這樣或許可以降低我們發生心身症的機會了。

 

張晋瑋(97007014) 第六組 身心症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身心症簡單來說就是因為壓力或者適心理上的疾病而促使身體發生病變,或者是讓原本就存在的生理疾病變得更加的嚴重。以生理的角度來看,身心症的病因可能是因為身體的HPA軸,也就是腦下垂體─下視丘─腎上腺素,因為壓力的關係而造成HPA軸荷爾蒙的混亂,進而導致身體器官較為衰弱的地方產生病變。遭遇壓力時,身體會分泌出過多的壓力荷爾蒙─可體松,因而打亂身體的荷爾蒙分泌,導致身體病變。從心理的方面來看,若是患有一些心理疾病如焦慮或是憂鬱症等等,身體為了減輕焦慮或憂鬱的情緒,可能會轉變成為身體某方面的疼痛如胃痛,或是不舒服,長期下來也會導致身體某些特定器官的病變。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當人們遭受壓力時,為什麼有些人可以安然度過,而有些人則會成為所謂的身心症呢?這可能是因為調節的問題吧。在同樣遭受到極大的壓力下,懂的調適的人會做一些發洩的行為或者是一些輸緩的活動以降低壓力對他們的影響;而不懂的調適的人則是會將壓力一再的累積,累積到後面無從宣洩,導致形成心理及患或者是身心症,又有可能是同時罹患心理及患與身心症。常見的身心症有胃潰瘍、氣喘、高血壓等等,這些疾病有可能會因為人格或行為模式而促使上述疾病的發做,向是有完美主義的人格或者是焦慮的人格比起其他一般的人格更容易罹患身心症。據了解,擁有A型行為模式的人,也就是較急躁,生活步調快的人較容易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如心臟病、高血壓等等。本因性的高血壓也就是無法查明原因的高血壓,可能就是因為壓力或者是心理疾病所造成的吧。之後我對於治療身心症的方法抱持些疑問,感覺上好像身心症是沒啥方法治癒的,除非可以排除壓力源或者是將心理疾病治癒,再配合醫生指示的用藥,說不定可以將身心症治好。而身心症常用的方式就屬壓力管控,就是教導患者肌肉放鬆,認知重建,進而使患者面對壓力時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我有這樣的想法/疑問是因為我媽媽】
我媽媽有高血壓,偶爾還會失眠,不過她去醫院檢查都檢查不出病因,所以我懷疑它可能是本因性的高血壓,而形成的原因可能是來自於對我爸爸的不安所引起的。媽媽常常會擔心爸爸在在外面找的產品適不適合拿來做貿易,擔心被其他人騙,因為以前就有一些例子導致我爸爸生意失敗而讓家庭陷入危機,還好有我媽媽的幫助,我們的家庭才可以避免破碎。由於創業期間家裡一直沒有收入,而加中一切大小事的錢又都是媽媽負責,包括我們的生活費、電費、電話費等等,每個月的開銷都非常大,而媽媽都必須去籌出那筆錢來供家裡使用,所以她一直很擔心錢的問題。媽媽偶爾會向爸爸提及沒錢的事情,不過爸爸總是叫媽媽再撐一下,因為他也沒錢,而也很不喜歡聽到媽媽跟他說沒錢,導致後來媽媽有事情時也沒辦法找爸爸訴苦。基於以上種種的壓力與無法宣洩壓力的情況下,媽媽因此血壓升高。之後我一直跟媽媽說叫她放鬆,不要想太多,要相信爸爸,不知道這樣會不會讓她的病情好轉。

【提問】
現在小學生的壓力越來越大了,升學壓力、同儕競爭等等,面對種種壓力接踵而來,外加上因為讀書而晚睡,造成身體的一些功能可能會有些異常,或是出現一些疾病如胃潰瘍等等,如果造成胃潰瘍的就是身心症的話,請用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分析他們離患身心症的病因。

李亦庭 (97007045) 第2組 壓力與健康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關於心身症這個名詞,初步的瞭解是指,由於心理狀況而導致身體上的疾病,而這樣的心理狀況,或是心理因素通常是指壓力,或是所謂的負向情緒(例如哀傷,氣憤等等)所造成的,而心身症所表現出的生理狀況通常都是部太嚴重,卻常出現的症狀,像是頭痛、胃痛等等另外心身症也有可能造成高血壓等等的慢性疾病惡化。大家對於心身症關注的癥結點主要在於"壓力"這方面,人們對於壓力的處理方式,面對壓力的心理調適,儼然成為判斷心身症的重要依據,在DSM-IV-TR中,牽涉心身症的疾病放在影響醫學狀況之心理因素中,讓大家做參考,而常見的治療方式有壓力管理、認知行為治療等等。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面對壓力的處理很重要,這件事情大家都會說,大家都知道,但實際上對於壓力處理的方式,就不是說一說那麼的容易了,社會新聞上一次又一次的報導有人因為壓力而自殘,甚至輕生,都有可能是被日常無法排解的壓力,困擾了正常的心理狀態,而做出了偏離正常人的行為。對於壓力,賽黎式的模式包括了三個階段的反應:第一階段稱為警覺反應階段,在這階段中自主神經面對到壓力,會做出反應。第二階段是抵抗階段,人體會嘗試著透過因應的機轉,去適應壓力。第三階段則是衰竭階段,如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生物體已經無法去適應壓力,如待宰羔羊般,此時生物體就有可能出現死亡或是不可逆的損害。這樣的理論是指身體的反應而不是反應的環境事件,當看到最後的階段,的確讓人吃驚,面對一點一滴累積起的壓力,若不去處理是很危險的事情,當面對到壓力造成的心身症,個案對於壓力的排解就是個非常重要的依據了。

 

【我有這樣的感想/心得/疑惑,因為我聯想到什麼人事物?】

壓力大家都有,我想應該也有不少人,在面對極大的壓力或是情緒時,會突然有身體上的不適,或是輕生的念頭,我們應該想想,在當時的心理狀態下,是怎麼去釋放這些壓力,藉由怎麼樣的行為去宣洩這一些情緒,心身症似乎常常出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電視新聞或是報紙也會有類似的報導,像是某某怒火攻心導致高血壓,某某工作壓力太大一夜間暴斃之類的,千萬不要小看心身症所帶來的影響,除了擁有良好且正向的興趣嗜好來協助我們去排解壓力或是情緒之外,當身體有不適狀況時,可以經由家庭醫師或是心理醫師的協助,幫助我們去了解自己身體與心理的狀態,或者多多瞭解其他有經歷的患者,多多學習處理如何壓力或負向情緒,讓自己的身心保持在最好的狀態。

 

【提問】

壓力或是負向情緒都有排解的管道,分享或是支持都是一種方法,但為什麼有些人就是不願意去處理這樣的壓力,請說說您的看法,並給予建議。

楊翔仁 97007058 第六組 身心症‏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許多會出現身體症狀的疾病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例如:壓力),也可能因為這種心理因素使病情更加惡化。

這些疾病有可能是心血管疾病、氣喘以及他可能沒有那麼嚴重卻十分常見的疾病(例如:頭痛、胃痛)。心身

症並沒有出現在DSM-IV-TR,DSM-IV-TR將這些疾病放在心理因素影響醫療狀況標題下的「可能成為臨床注意

焦點的其他狀況」中。診斷可能的心理和行為因素包括第一軸和第二軸;人格特質;因應型態;以及行為因素。

從前通常認為心身症只包括某些疾病(例如:潰瘍、頭痛、氣喘及高血壓)。新的取向讓診斷可以試用各種疾病

,因為現今我們了解任何疾病都可能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

 

我的新學習:我學到了什麼?

 

由於DSM-IV-TR將這些疾病放在心理因素影響醫療狀況標題下的「可能成為臨床注意焦點的其他狀況」中。

參考了DSM-IV-TR第300頁,我了解到了

A.存在一種一般性醫學狀況(記於第三軸)

B.心理因素以下列的方式負向影響此一般性醫學狀況:

 (1)心理因素已影響一般性醫學狀況之病程,表現於心理因素與此一般性醫學狀況的開始、惡化

  或延遲付元之間存在密切的時間關聯

 (2)心理因素干擾了此一般性醫學狀況的治療

 (3)心理因素構成此人額外的健康風險

 (4)與壓力相關的生理反應促成或加重了此一般性醫學狀況的症狀

 

回顧自己的思考歷程,我是怎麼學會或理解這個?

 

在跟老師meeting過後有了更明確的認知,舉個例子來說明吧,一個有精神疾患的個案,本身患有一般性醫學狀況,

因為精神疾患的關係,加重了本身罹患的一般性醫學狀況,這種情形就是身心症,而不是有一名精神正常的球員在

一次比賽中的壓力情境下,氣喘發作,就一定是身心症,因為也有可能是運動造成的,身心症的判斷必須更加謹慎。

 

提出問題

 

有氣喘病史的小明,某天突然病情加重了,是否就能斷定為身心症?為什麼?

洪芫晶 97007041 第2組 壓力與健康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關於心身症,課本介紹精神分析及認知和人格兩觀點來看心身的心理因素。
以精神分析的觀點,精神分析理論主在強調特定衝突和相關的負向情緒會影響心身症,其中以亞歷山大的理論最為人所重視。亞歷山大認為:「卸除懷有敵意的衝動造成慢性負向情緒狀態」,之後亞歷山大根據自己觀察許多接受精神分析的個案為基礎提出但未獲得許多實證的支持的未表達憤怒的理論或稱為忍氣吞聲理論。
在認知和人格角色的角度,認為許多情境和狀況皆會讓人感受到壓力,身體的威脅、負向的情緒也會令人感到壓力,但負向情緒並不像身體的威脅那麼容易看個醫生或多休息就可逃脫或消失,負向情緒是不容易消失而且會刺激交感神經系統的活性,讓身體壓力系統持續處於被喚起和緊張的狀態,有時會遠超於身體能負荷的範圍。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在讀到亞歷山大的論點「卸除懷有敵意的衝動造成慢性負向情緒狀態」,其實帶給我一點衝擊的感覺,這個論點是說心中壓抑、累積下來的敵意會繼續增加,而最後的強度會比原來的強,為了保持心中的攻擊性會有更強的防衛性,之後便是做事效率變低於同儕水準,最後演變成嫉妒等的負向情緒,之後開始惡性循環。這種感覺應該就像一個人,一開始只是對一個人有些許的敵意,之後持續的累積,漸漸的理智被嫉妒或恨意所蒙蔽,衍伸出痛恨,最後自己的身體發出的不適的警訊。雖然這個理論大多被用在憤怒的情緒對高血壓和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影響,但,所有心身症的病人都是用這種分析方法?所有的心身症的心理因素都是懷有敵意的衝動造成慢性負向情緒的累積?


【我有這樣的感想/心得/疑惑,因為我聯想到什麼人事物?】
讀到亞歷山大的論點,心中壓抑、累積下來的敵意會繼續增加,而最後的強度會比原來的強,讓我我想到前一陣子紅紅火火的話題,楊淑君因為道具不合規定而被判失格的新聞。一開始,只是單純的抱怨裁判不公,裁判偏袒某選手,之後變成單純的討厭韓國,最後變成嚴重的反韓,不買韓國貨、韓國人該死,嚴重到讓到韓國人不敢到台灣旅遊、到韓求學的留學生陷入兩難,也許這是一種惡意操弄或是媒體過度渲染,但我覺得這就像是一種心中壓抑、累積下來的敵意不斷持續增加,而最後的強度會比原來的強很多,之後爆發,亞歷山大的理論是因為沒有出口可以發洩,所以便將心理上的不適轉移到身體上。
而認知和人格角色的角度,讓我想到我媽媽,因為和奶奶的婆媳問題,一開始媽媽為了達成奶奶的許多不合理要求,一直東奔西跑,一直擔心會來不及,緊張到一直胃痛開始吃胃藥,到後來演變成自律神經失調!讓我想到在認知和人格角色理論所提到的許多情境和狀況皆會讓人感受到壓力,但負向情緒並不像身體的威脅那麼容易解決,負向情緒就像是一團黑霧環繞在你的身上揮之不去,加上負向情緒會刺激交感神經系統的活性,讓身體壓力系統一直處於緊張的狀態,狀況持續下去便會超過身體所能負荷的範圍,轉而需要醫學的治療。


【提問】
在現今的社會中,壓力對人的身心健康皆會有不良的影響,正向思考和尋求社會

支持可算是人人都知道的紓解方式,政府的自殺防治安心專線及部分民間團體如小太陽、張老師、生命線皆有提供諮詢專線可以傾聽民眾的心事並給予輔導,那為什麼還是會有那麼多人得憂鬱症更甚至自殺?

2010年11月29日 星期一

林坤葦 97007012 第二組 Psychological factors and physical symptoms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心身症(psychophysiological disorders)一詞的舊用法為(psychosomatic disorders),意指某些身體上的疾病,某部分來說是由心理因素所造成的,或是在心理因素的影響之下而產生,常見的心理因素像是:壓力、負面情緒(焦慮、憤怒、憂鬱...等)、社會支持。而隨著時間的推移,DSM內的心身症,已經不再只是一種診斷分類,它在評估生活壓力及各種疾病間關係的角色越趨重要,也越來越被重視,心理因素的評估已經成為診斷多種疾病時所考慮的心理身體議題。為了揭開心身症的面紗,研究者致力於研究「人們如何因應壓力」、「社會支持如何影響壓力與疾病的關係」,以利於評估面對如:心血管疾病、氣喘...等與壓力有重大關係的疾病。常見的心身症的治療如:生理回饋、減少敵意、憤怒、憂鬱與社交隔離、壓力管理、認知行為的介入。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人類是一種相當獨特的生物,他(她)擁有主觀的情緒,也擁有獨立思考、決策的能力,比起其他種類的動物,人類擁有更多樣化的情緒,且情緒對於我們相當重要,有時候我們依賴情緒來對外在世界的狀態來作猜測,也幫助自己更加了解自己的想法,而許多偉大前人的研究也指出,由於情緒與我們密不可分,由於情緒所產生的身體疾病不在少數。而隨著人類文明與科技的爆炸性成長,我們所面臨的社會日趨複雜,壓力源的種類也日漸繁多,研究先進們的努力已漸漸拼湊出身體疾病與心理因素密不可分的關係,然而還有更多疾病的關聯可能還未被發現,但目前的發現就已足以讓我們坐下來好好思考哩!我們或許可以思考:「在這龐大的時代巨輪運轉之下,我們要給自己找個能夠宣洩壓力的嗜好或興趣,來提升自己與他人的生活品質呢?」

我會有這樣想法是因為我聯想到…
  電視劇常常上演:「老翁在一怒之下,一時怒火攻心而導致心臟病發作,便被緊急送醫。」而現實生活中更是不乏這樣的例子,有許多的遺憾總是發生在一線之間,悲劇往往就在一個念頭之後上演。而較為隱形且致命的身體疾病,也可能在長期壓力源的壟罩下而悄悄出現,我們絕不能輕易忽視了壓力對我們健康的影響,情緒亦是如此,除了擁有健康的興趣、嗜好、習慣來減輕壓力對我們的影響之外,配合專業醫師、心理師的建議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另外我們或許也能藉由多閱讀,多看別人的故事與經歷、強化自己的心智來面對壓力吧!

問題
  面對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壓力,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活動來降低壓力對我們的影響呢?

推薦~莊韶妮 (96020004) 第五組 解離型疾患與身心症 最值得深思的 from 趙佑穎

推薦~莊韶妮 (96020004) 第五組 解離型疾患與身心症 最值得深思的 from 趙佑穎
(97007052) 第七組

當我們開始探究解離型疾患的病因時,不難發現這些病患有很高的比例皆有重大創傷
經驗,例如:兒時階段被親人性侵、遭暴力虐待......等,不堪的過往。人們無法承受
那些打擊,為了保護自己,他們開始解離出不同的人格,將慘痛的經驗隱藏起來。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某些創傷,如:強暴或家暴,都有可能造成被害人嚴重的精神傷
害,縱使他們表面上看起來正常,沒有重大的身體傷害,但內心看不見的深處早已殘缺
不堪,故當我看見那些法官輕判強暴犯時,就會覺得很氣憤,因為那些執法人員其實真
的不懂,什麼叫做摧毀一個人,有些時候,活著不一定比死好受,有些傷是無法量化,
更無法眼見為憑的。更令人心寒的是,大部份法官是男性,更無法理解女性的傷痛,正
因為他們的難以理解,使很多女性付出慘痛的代價。

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

推薦~林思妤(97007036) 第五組 身體型疾患與解離性疾患 最值得深思的 from 唐琬柔(97007037)

推薦~林思妤(97007036) 第五組 身體型疾患與解離性疾患 最值得深思的 from 唐琬柔(97007037)

現代人的審美觀一直不斷在改變,這有可能就是造成身體畸形性疾患的原因之一,現在媒體電視雜誌常報導一些有關藝人整型、現代評斷為美女、型男等等的資訊,患者可能會因為經由這些資訊去比較,也有可能是因為患者受過嘲笑、心理受過傷害,如思妤提到的個案王先生,因為朋友的開玩笑而一直對自己沒有自信心,導致過度在意自己的身體與外型,以至於影響到自己生活、人際、心理健康等等,但是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一定會有缺點,如果總是過度在意自己的缺點而想去糾正,只會讓自己更難過,每個人都應該要多愛自己一點、接受自己外型上的缺點,而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當患者又開始在意自己的缺點時,我們就可以從旁去告訴他、鼓勵他、稱讚他,以同理心去看待他的心情,或許就能讓他減少在意自己缺點的頻率。

推薦~莊韶妮 (96020004) 第五組 解離型疾患與身心症 最值得討論 from 葉馨文(97007027) 第7組

韶妮在她的文章中提到用完形治療來幫助人格分裂症患者,之前我所知道人格分裂症的治療,都是用催眠法來治療,對於我來說這是個新的觀點。雖然「自我覺察」可以幫助患者了解自己、了解環境,但是不知道所謂的「自我覺察」,是否包括了人格分裂症患者的某人格,可以了解其他的人格?之所以會提出這個疑問,是因為並不是所有人格都知道有其他人格的存在,且也不知道其他人格發生了什麼事。雖然也有聽過人格分裂症的患者人格和人格之間可以對話,我一直認為那是最後治療成功後才會發生的事。我也一直認為人格分裂症患者之所以最後能夠整合所有人格,是仰賴治療師每天觀察患者並收集資料,再告訴患者後他才藉著這些資料認識自己體內的其他人格。總之,我現在才發現自己對於人格分裂症的認識是很少的,而且好像還有些錯誤的認識,可能是電影和小說看太多,看完後也沒有什麼思考就隨便相信,自己也沒有去找可靠資料求證,希望自己可以藉著這次機會改正以前那些對人格分裂症的錯誤觀念。

推薦~趙彥如(97007051) 第五組 身體型疾患與解離性疾患 最有同感的from 吳瑀涵(97007013) 第七組

推薦~趙彥如(97007051) 第五組 身體型疾患與解離性疾患 最有同感的from 吳瑀涵(97007013) 第七組

很多位同學都有說到現代人審美觀念的問題,而彥如提到「很多事發生的背後可能都有一段沉重的故事,那些患者的身上可能都背負著其他人不知道的壓力,而導致疾患的發生。」我相當同意這句話。外表也許是帶給外界的第一印象,可一個人並不是只有外在而已,真正最獨特、能表示你自己的是內在,那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東西,現代人經常過於在乎外表而疏於內在的充實,甚至因為過於在乎成疾影響了自己的生活、工作或是人際關係,甚至也習慣用外表去評斷一個人,如果你不喜歡別人對你這麼做,就更不應該對別人這麼想。有時候第三者的眼光可以壓垮一個人,我們應該試著先清空自己再進一步嘗試了解他人,拋開先入為主的觀念和想法,不隨便對別人拋以異樣的眼光,每個人的身體都是珍貴而特別的,誰都沒有權力去貶低另一個人,相反地,面對不同的人都試著多付出一些關心,讓因自卑、沒自信而感到不快樂的人了解到自己身體的價值且學會多愛自己一點,那麼對他們來說,缺陷也可以不要是缺陷,如此才是比較正向而正確的做法。

推薦~莊韶妮(96020004) 第五組 身體型疾患與解離性疾患 引起我思考最多的from 吳瑀涵(97007013) 第七組

韶妮的問題講到網路社群的情況,在現今這個網路世界越來越發達的時代,一個人可以同時擁有好幾種不同的身分,它可以跨越種族、性別、年齡,甚至有人樂此不疲的在扮演與自己完全迥異的不同角色。其實有時候想起來真的覺得滿恐怖的,你不知道躲在螢幕後面那個人是誰,不知道他說的話是不是真的;而螢幕另一頭那個沉溺於假扮他人的人,又是用什麼樣的心態在做這些事情呢?是因為害怕、自卑還是什麼其他的因素呢?有些沉溺網路的人甚至一連上網路,就會將自己認知為另一個人,擁有不同的個性、說話方式,這是不是也算是一種解離呢?逃避現實的方式有很多,但我一直不認為網路是個適合逃離的世界,因為它有太大的吸引力,太多人容易在其中迷失最真實原始的自我,一旦遇到問題想就鑽進虛擬世界裡,也許你是為了逃離負向情緒,卻可能因小失大,忘了現實的自己是怎樣的。像近年來風行的線上遊戲,每個人都搶著努力去扮演另一個角色,在遊戲中拼命的充實、升級,而真正的自己卻是坐在電腦螢幕一步都沒有前進。

推薦~趙彥如 (97007051) 第五組 身體型疾患與解離性疾患 最激發我思考 from 葉馨文(97007027) 第7組

        到唸了這一單元後我才知道,原來過度的誇大身體的缺陷是一種病,叫身體畸形疾患。我之前的確是有點不能同理身體畸形疾患的患者,覺得他們實在太誇張了,因為我小時候也常常被家人笑臉大之類的,不過我並不會因為這樣想要去整形,我一直覺得維持本來的樣子就好,不過那也是因為我知道,我的家人們笑我都只是在開我玩笑,並不是輕蔑和嘲笑。晏如他提醒了我一點:「我們都不知道那些身體畸形疾患的患者是因為之前受到了多大的傷害。」這點的確是我所忽略的,讓身為心理系學生的我覺得很內疚,因為照理來說,我們應該要比社會大眾更了解這方面的資訊才對,並像晏如文章中所提的,適時的從旁給予身體畸形疾患的患者一些協助、同理心或陪伴,讓他們不要過度專注於自己身體的缺陷不要對自己身體產生過度的負面想法。學了這一單元,我想以後我會對身體畸形疾患的患者有更多的同理心和了解,也希望自己以後可以運用所學的知識幫助他們或可以想辦法提供他們需要的專業知識。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推薦~莊韶妮 (96020004) 第五組 解離型疾患與身心症 最值得討論的 from 黃學文(97007005) 第7組

隨著網路的發展,大部分人都活在現實和網路這兩個世界中。在現實世界中分演著一個角色,在網路世界中又扮演著另一個角色,甚至更多角色。有些人在現實和網路世界扮演的角色的性格會比較一致,有些人卻喜歡扮演不同性格的角色。

  我過去認識的一個人來說。這個人平常說話斯文大方,但在網路說話時,語氣卻變得粗俗囂張。我認為發生這樣情況的原因,是因為這個人建立網路角色時沒有把現實角色的過去經驗和基模同化所致。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之所以顯得有禮貌和有道德感,是因為我們自小就被教導要個一個有禮貌,有道德的人。這並不是最初的自己(本我)。所以當人在建立網路角色時,如果沒有把現實角色的過去經驗和基模同化,角色的性格就會變成由自我開始,沒有社會規範,會直接表逹自己的感受,不會修飾自己。這樣就會形成截然不同的性格。若是這樣的話,網路的角色如果再接受類似現實角色的教育,性格就會變回一致。

  而我認為現實與網路的角色扮演,雖然與多種人格的表現有相似的地方,但這兩件事情的促發原因畢竟不一樣,很難以此推敲多重人格的心理機轉。

推薦~王碩鈺(96007058) 第一組 身體型障礙與解離障礙 最想回應 from 林瑾佳(97007015) 第七組

現代人的長期暴露於壓力之下,的確很容易引起心因性的身體不適而去看醫生,在檢查不出任何生理上的病因之後,醫生往往會告訴你:「沒什麼拉,你壓力太大了」然後依照你的症狀開幾顆藥給你吃,卻不會找出是什麼樣的心理因素加以治療,病人也很少會再去求診心理師。相較之下,求神問卜似乎處理的一些心理的部分,至少得到了一些心理上的慰藉,但並不代表這等於心理治療,依然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另外,心因性的身體不適,的確很容易讓人覺得是以詐病來博取同情或關心,在這兩者之間最好的分辨方式為何?又應該如何應對才好,滿足或是忽視?

 

許多藝人對自己的外在要求較一般人高出許多,也有些微整形和整形手術的例子,透過電視、雜誌、報紙等媒體,也影響了一般民眾,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之下,許多人也開始注重自己的外表,甚至批評別人的外表,雖然並沒有嚴重到符合身體畸形障礙的症狀,但的確提升了對外在缺陷的關注程度,是否也代表著有可能提升患病率呢?

推薦~蔣馨怡(97014054) 第五組 解離性疾患與身體型疾患 最引發我思考的 from林瑾佳(97007015) 第七組

我也看過在文章中所提到的電影《沉睡的青春中》,主角因為自己的一句話讓朋友意外身亡,從此之後每天就會在朋友死亡的時間轉換成為朋友的角色卻不自知,對於意外當天所發生的事情也無法完全回憶起來。解離性認同障礙的患者,可能將創傷事件相關的回憶壓至潛意識,且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來降低創傷經驗所產生的壓力,主角以扮演自己朋友方式讓他的朋友以另一種形式繼續存在於這個世界來減低自己的罪惡感,但神奇的是雖然有一些關於朋友的事主角並不知情,但卻可以在扮演朋友時精確的演出所有細節,就像是被朋友靈魂附體暫時借用了自己的身體一樣。其實每個人都有角色扮演的能力,無論是扮演一個真實或是虛構的角色,在網路發達的時代,讓隱藏真實身分暫時扮演另一個角色更容易達成,或者展現自己平常因為他人眼光而壓抑的性格,而此類狀況和解離性認同障礙的患者最大的不同是,後者可能在無意識的狀況下發生,且可能有幻聽、時間感喪失和自我感喪失。

王千維 97007040 第一組 身體型疾患和解離性疾患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身體型疾患,就廣泛的定義來說,生理因素是肇因於心理因素,再定義的更狹窄一點,就是指個體覺得身體不舒服,但卻找不到生理上的病因,而這些疾病無法自主控制,也不是個體故意造成的,身體型疾患包括身體畸形性疾患、疼痛疾患、慮病症、身體化疾患、轉化性疾患;而解離性疾患的定義,是以意識或記憶瓦解位基礎,而更精密的記憶測驗指出,個體在沒有意識的情況下所分享的資訊,以及許多人只會在治療開始後才會出現症狀。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老實說,自己覺得身上滿是病痛,卻找不出任何實質上的病因跟病狀,這可能比真的身上有傷還痛苦吧,因為這樣的人,除了要忍受身體上的傷痛(心理覺得),還要去承受「我明明身上有病,為何都找不出我哪裡有病」的困惑,所帶來的痛苦,就拿身體型疾患中的其中一種─身體化疾患來說好了,患者一直反覆抱怨身體不舒服,但是沒有明顯的生理解釋,且患者持續尋求治療。這是多痛苦的一件事,我相信患者應該是心死會大於身體上所承受的病痛吧,「沒人能幫助我」、「明明是身體上有病痛,他們為何把我送去看精神科醫師」、「我是真的身體不舒服阿」等內心排山倒海來的疑慮,不斷的累積,這樣的困惑所帶來的痛苦壓力,並非我們能想像,我們能做的只是想盡各種辦法,幫助他跳脫出那充滿著疑慮與困惑的痛苦漩渦中。

 

我會有這樣想法是因為我聯想到.

        讀完這個章節後,依照課本敘述的症狀,我立刻聯想到某些老年人….明明就沒什麼病,也會每天去醫院找醫生報到,並領藥回家吃,雖然這或許是他們平常的休閒,但總覺得這樣會影響到真正需要的人,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我曾經再電視上看到一個訪談性節目,它那天的主題是「我有病,怎麼大家都說我沒有?」,其實他那集的重點是請來賓敘述一些,有時會莫名的感覺疼痛,但卻查不出原因的經驗分享,並且有專業醫師在旁解惑,他當時說了一堆專有名詞,我當時聽不太懂,只知道聽當時的來賓所敘述的過程,我覺得他們有那種感覺時一定覺得很煩、很想那些感覺快快消失,當時的我,還邊聽他們的痛苦經歷邊想像,若換作是我碰到這樣的事情,我會怎麼做,我當時心中只有一段話「我真的無法想像那是多麼痛苦的事阿」。

 

問題

作為身體型疾患患者的主治醫師,除了將治療交電放在認知行為治療與使用抗憂鬱劑的藥物治療外,是否還能使用其他諮商相關的方式,是患者更能敞開心胸接那你的治療?有的話,是說明之?

推薦~周于文(97007031) 第五組 身體型疾患與解離性疾患 最讓我能思考的 from 黃學文(97007005) 第7組

人在兒童時期,都會用有他喜歡用的方法來吸引父母或者長輩們的注意力。有的喜歡大叫,有的喜歡表現自我,有的就是喜歡詐病或表達自己身體有疼痛。  
我認為,人在在兒童時期,是想像力最強的時候。想像力強的話,暗示作用 (Suggestion) 也會因此而增強。當小孩用疼痛來吸引別人的注意力時候,父母有時候會問他哪裡痛,有多痛。這時候小孩為了回答這些問題,也許本來是沒有疼痛的。但因要想自己哪裡痛,有多痛,他也會想像自己真的有疼痛來回答這些問題,這樣如果暗示作用大的話,也許就會變成真疼痛了。如果這樣的情況長期發生,就可能變成促發疼痛疾患的因子。  
如果我發現有小朋友以這樣的方式去吸引別人的注意,我會偏向於用負增強的方法去對待他的行為。我會告訴他,"如果你身體沒有疼痛的話,你又撒謊說自己有疼痛,那麼不只別人會以為你有疼痛,你的身體也會被你欺騙到,即使本來沒有疼痛,身體也會變成有疼痛噢,這些疼痛是沒辦法治的噢!。如果不想這樣的事情發生,就要對自己說,我的疼痛都飛走了~以後不會再痛了。"這樣不但能發揮暗示作用使疼痛消除,也能使小孩不會再以疼痛來吸引長輩的注意力了。

林弘庭(97007020)第1組 身體型疾患和解離性疾患 挑戰組

改寫摘要

在臨床上一般醫學症狀與心理密不可分,如DSMIV第三軸,身心症則是由於身體疾病的病變或是由壓力或其他心理問題造成生理不適的狀況,如身體化疾患,會有疼痛、腸胃道問題、性功能問題、假性的神經問題,且非人為故意假裝的,或是轉化型疾患,可以判斷心理因素與症狀有關,症狀可能有運動或功能喪失,癲癇、感覺性症狀等等,最廣為人知的是疼痛疾患,疼痛症狀顯著,且可以判斷與心理因素有關,另外還有慮病症和身體畸形性疾患,這種錯誤解釋的類別,身心症是非人為假裝或藥物直接影響造成的,可能原本就有生理疾病,因壓力而惡化,或是原本沒有生理疾患卻變成有腸胃或疼痛感,壓力在此佔了很大因素,而解離性症狀則是與自我解離,像是會有失憶,多重人格,無自我感,不知道自己是誰等等。

我的感想

我會對解離疾患中的多重人格很好奇,一個人的身體應該只有一個人格,就算是自我認定不足,要怎麼才會冒出來人格,這件事我很難想通,若是古代應該會認為被上身,或是巫術、神機之類的吧,而且若有多重人格,怎麼才會只表面出其中一種人格都沒有衝突,這些都是我想思考的問題,而我查的資料上寫的是因為要發展出另一個人格來逃離壓力情境,像是家暴、性虐待、或是很大的打擊,另外我認為身心症是我們必須要了解的,現代最恐怖的東西就是過大而且長期的壓力,以前頂多只是對獵食者的壓力,壓力來源不會太常期,現代常期的壓力果然造成很多影響,研究身心症對我們是很有用的,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減輕壓力,或對抗壓力等等,所以我認為我們要了解身心症,這次的兩個主題似乎都跟壓力有很大關係,解離偏急性壓力,身心比較像長期壓力造成。

因為什麼我會有這些感想?

身心症就像我剛剛說的以前和現在的壓力不同,所以造成很多不同的影響,而且這也是我們必須要解決的問題,畢竟現在人人都有長期壓力,如何調適不是一小部分人要面對的事情,而是大家的事情,所以這就顯得更為重要,而解離性疾患方面,因為有一些書,像是二十四個比利等等,讓大家都對這種病耳熟能詳,但其實也因為這樣很多人都濫用多重人格這個名詞,而且有時這種多重人格其實有傷害性的,所以我們必須真正了解他,而不是一知半解的濫用它。

問題

可以想像若有身心症那種有痛楚卻找不到病因的恐慌,若是你會怎麼調適?

推薦~楊宜綸(97007035) 第五組 身體型疾患與解離性疾患 最值得深思的 from 趙佑穎(97007052) 第七組

  推薦~楊宜綸(97007035) 第五組 身體型疾患與解離性疾患 最值得深思的 from 趙
佑穎(97007052) 第七組

不論在哪個時空或國度,只要你是大美女變有享不完的好處,不論你有沒有內涵或
修養,只要身材火辣臉蛋姣好,一律歸為上等貨,可以獲得較多的稱讚、較優的待遇甚
至於較多的幫助(雖不知幫助你的人有何企圖),總之這個社會給予美女太多的好處,
且給予醜女過多的歧視,所以在這樣的誘因之下,女性越來越注重外在的美。
  化妝、美白、整形和瘦身真的是天性嗎?還是女性在龐大的社會壓力之下,不得不
開始追求這些不健康的美,開始無所不用其極的節食、冒著高風險去壟乳......等,到
最後甚至出現病態的結果,罹患厭食症或身體畸形性疾患。因此我認為,整個社會對於
美女的迷思、單一對於美的標準定義,使得越來越多的女性,被逼上這條不歸路,故社
會扭曲的價值觀便是這些疾病的推手,而換個角度想某些女性其實才是犧牲者。

李緒智(97007050) 第1組 身體型疾患和解離性疾患

摘要改寫:
這次的主題是「身體型障礙與解離障礙」。過去的DSM版本將它和焦慮症都歸類在精神官能症下。由於,在身體型障礙和解離障礙中,不一定會出現焦慮症狀,所以「身體型障礙和解離型障礙」又從精神官能症中被分類出來。且在類別診斷中又將身體型障礙跟解離型障礙分開。這兩種疾病的病因皆可能與壓力經驗有關,但是症狀卻沒有直接的和焦慮或苦惱的表達有關。身體型障礙的個體會抱怨身體不舒服,認為自己身體不適、功能不良。解離障礙的個體經歷「意識瓦解」,失去意識、記憶、身份認同…等等的線索。目前的研究對身體障礙和解離障礙的了解不多,病因和治療方式也尚有爭議。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剛看到身體型障礙與解離型障礙症狀的時候還蠻驚訝的,因為發現自己也有些行為、想法跟書中描述的身體型障礙症狀很類似(但應該不至於嚴重到影響我的身理跟心理狀況就是了)。例如有時會去在意外表的缺陷,或是有時會擔心自己身上會不會有奇怪的疾病。這又讓我想起以前跟學長姐討論DSM的時候,他們曾經提到說:「其實你把DSM-VI看完之後會發現其實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是有疾患的!」。但是仔細的去跟課本中的案例比較起來,就會發現自己似乎沒有「病的」非常嚴重(瑪麗亞的臨床案例就讓我相當的驚訝)。除此之外,這裡還討論到了一個主題「詐病」,而且課本也表示了這要跟身體型障礙區分出來是有困難的,這會讓我想到社會上的醫療資源遭到濫用,以及一些法律上的問題。
而解離型的疾患則是令我感到恐懼,很難想像喪失自己的記憶、經驗、意識的那種感覺。
思考歷程的回顧:
多重人格障礙這個疾患,常常是懸疑驚悚的電影、漫畫、小說題材,透過這些媒體我就更容易的去想像、貼近這些患者的生活。透過課本跟DSM的介紹讓我對解離性疾患又有了跟深一層的認識。而身體型障礙則是讓我感到很奇妙的疾患,他的定義是個體覺得不舒服、但是沒有生理上的病因。在看這個章節的時候一直有一種不協調的感覺,因為我覺得多數的症狀都蠻「主觀的」,像是疼痛,部份失去意識等等,外人很難評估說這到底是真是假,但是我們依舊得把這些「症狀」做出分類,並視之為疾患。

問題:
如果你是一位心理治療師,當你在治療有身體型疾患或是解離型疾患的病人時,過程中你可能會遭遇到什麼樣的問題?

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

96007058王碩鈺 第一組 挑戰組 身體型障礙與解離障礙

【第一欄 改寫摘要】
身體型障礙上心理問題是以生理形式呈現。個體覺得身體不舒服,但找不到生理上的病因。這些疾病是無法自主控制的,亦不是個體故意要造成的。身體型障礙包括身體機型障礙、疼痛症、慮病症、體化症、轉化症。DSM-IV-TR定義解離障礙包括:解離性失憶症、解離性漫遊症、解離性認同障礙、自我感喪失症。
解離障礙皆假設,因為共同的機制─解離所造成,導致某些認知層面或經驗無法在有意識時回想起來。
因此解離是無法有意識地整合平日的認知、情緒、動機和其他在有意識的情況下精力的經驗。
【第二欄 我的感想、疑惑】
“個體覺得身體不舒服,但卻找不到生理上的病因……”這感覺會是個相當相當痛苦的經驗,且重點是這些疾病是個案無法自主控制的。我們被教導不舒服就去看醫生,但是,當去看醫生卻完全不知是甚麼樣的原因造成妳身體的痛苦感時,求助無門,且尋遍各個大夫,花了大筆的錢,對於家庭、周遭朋友一定是個重大的負擔。由於身體型障礙患者案例較為少見,別說早期,連現代人對於這種疾病似乎也不甚了解。

這讓我想到為何現在對於求神問卜、喝符水、民間偏方……等等不科學的治療需求還是有很多人相信,
當你看過各種大小醫生後,都找不出病因,看到各個醫生都搖頭,自己相當絕望時,有個強烈的心靈安慰下,或許是當下對這類患者較有控制作用的方法吧!我不是推崇民間偏方的意思,而是指對於我們所處的文化、信仰、民族精神……等等,醫師或心理師都必須要有相當的了解,這樣對於患者的治療上一定會有更好的幫助,譬如:一位吃慣中藥的婆婆,但因為家中子女強迫下到了大醫院看穿著白袍的醫生,老婆婆面對一顆顆塑膠般的藥丸一定是對其療效有所懷疑且無法一時適應的。若這時醫師對婆婆說:這些看似塑膠的藥丸也是從中藥材、草藥提煉出來的,然後做成這樣比較可以延長保存時間,而不讓他的藥力流失掉,所以婆婆您放心的按時吃藥……之類的或許並非百分百屬實,但卻絕對對病人有幫助的話,這樣才更能救人無數。

【第三欄 我會有這樣想法是因為我聯想到……某理髮師】
“身體是由父母所給,但,是我的……”這句話是從我理髮設計師的同事說出來的─Anna。他說他從小臉上有一大塊明顯的胎記在他的左眼下方,這使得他被同學排擠,人際關係大受影響,但父母覺得這就是”天生”不要去強行改變,但Anna強力大吵大鬧下,父母帶他去做了手術將胎記給去除,那手術很成功,胎記幾乎看不到了,但是,從他手術復原後,他便開始發瘋似的注重自己的外表、身材。Anna其實是位男設計師,但是,你看到他除了高大的身材,不然看不出他是個男的。Anna相當在意自己的臉蛋、皮膚,有好多次我在店裡看見他發瘋似的大叫”阿~~~我的眼影兩邊不太一樣……”或是”便當那麼油,我晚上打肉毒效果會不好啦……”他那近乎完美的臉蛋,我近看也看不出甚麼瑕疵,雖然聽說卸妝後隱約還是會看到淡淡的胎記。但是指定他的客人依然很多,或許他會重複檢查是否有出錯,也或許是喜歡追求美的事物吧……。我覺得,過度在意自己外表,或是身體的缺憾,很多時候會造成反效果,且會被別人認為是有病的。
【第四欄 提出問題】
對於身體型障礙的治療中,認知行為治療是否有用?該如何幫助個案達到治療效果?

【變態心理學_學習札記】莊韶妮 (96020004) 第五組 解離型疾患與身心症

一、原文摘錄

解離型疾患之前較為人知的名稱是「多重人格疾患」(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解離型疾患因為難停留在意識狀態,使意識無法發揮其功能來整合認知、情緒、動機及其他面向的經驗覺察。就解離型疾患而言,患者常會經驗到意識的中斷,脫離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的狀態,患者可能會無法回想重要事件,或短暫遺忘他們是誰、扮演新的身分,離開熟悉環境四處遊蕩。解離型疾患往往會遺忘創傷經驗,可能原因之一為:解離型疾患面對壓力的方式較不尋常,當壓力的強度與頻率增加時,記憶能力就會降低。解離型疾患與身心症的起因皆被假設與壓力經驗有關,但症狀卻不見得會有直接的壓力反應,且常反應身體症狀的出現,感到自己具身體缺陷或是失功能(dysfunction),然而病因仍未知,症狀無法自主掌控,也非由個人產生,意指其產生的身體症狀非能尤其他醫學狀況所解釋。

二、我的新學習:我學到了什麼

還記得當初選組時乍聽到「解離症」感到相當陌生,難從片面字義上推敲這個到底是什麼樣子的疾患。然而當知道俗稱的「多重人格」就是解離症的一種時,立刻就明白了!其更名的原因為:因解離症並非專指一種疾患,「多重人格違常」(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只是其中一種,其他還有「解離性失憶症(Dissociative disorder)、「解離性迷遊症(Dissociative fugue)、「自我感消失症」(Depersonalization disorder),因此僅用「多重人格」作為命名不僅會過度概化解離症(因患者展現因人而異),也易使處遇、治療失針。

 

有趣的是,既然解離症有著「多重人格」這個響噹噹的代稱,又有暢銷書籍如「二十四個比利」、「三面夏娃」等的「加持」,理應受到相當程度的重視。然而查找文獻後卻發現,國內相關文獻、研究實在寥寥無幾,專精於解離症治療的機構相較於其他精神疾患診治如精神分裂症或是憂鬱症,也來得較為零星,「解離症」可說是眾多疾患中的爆冷門。除與其盛行率較低之外(約千分之三至六的盛行率),病因尚不明確也是一因(研究指出其與基因無太大關係),也因長期坐冷板凳,社會對此疾病的了解實為有限,再加上患者往往難意識到自己的解離症狀,我們需對盛行率存保留態度,解離症仍待關注。

 

 

三、學到這個,對我會有什麼影響?未來我可以怎麼運用它?

雖然解離症的病因尚未論定,不可否認的是與其生命中的壓力事件脫不了干係,患者傾向脫離意識或是進入其他人格作為逃避負面覺知的方法。因此,了解解離症的面貌後,我們不能不提到重視整合、整體的完形心理治療(gestalt psychotherapy)。完形心理治療強調「自我覺察」與全然的經驗「當下」,透過治療師與患者的真誠接觸,來協助患者重新統整其人格,找回一致性。完形心理治療亦重視「未竟事宜」(unfinished business)的處理,也就是協助患者找到(往往未意識到)綑綁的結,回到那時的經驗,面對並接納才能將結鬆綁。

 

解離症患者往往也伴隨嚴重的失憶,選擇性遺忘負面經驗,此也是解離症最常被探討的議題。根據佛洛依德的自我防衛機轉(self defense mechanisms)理論,此為面對嚴重焦慮時的一種展現,減少個體承受強烈的負面情緒而得以生存。精神分析學派在處理患者的失憶情況時,即是協助找到潛藏於意識之下的材料,使那些材料浮上檯面重新回到意識中,再協助處理那些負面經驗。因此以精神分析切入,再搭配完形心理治療我認為有其可行性。

 

四、提問

網路的發達造就了網路社群(FacebookBBS)、線上遊戲與即時通訊等的蓬勃發展,我們在網路上所「扮演」的角色樣貌,往往與現實反差、互補。平時話少的,可能在網上無可不談;害羞的,在網上卻敢怒敢言了。然而我們或多或少都意識到了自己角色的轉換,和自己對扮演那個特定角色的偏好。試以此思維推敲解離症「多重人格違常」患者產生新人格的心理機轉。

 


--
…。…。…。…。…。…。…。   
♥ ▪▪▪ Shao-ni Chuang ▪▪▪ ♥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Medical Sociology and Social Work(96)♥
…。…。…。…。…。…。…。 
Always b there 4 u ♪

余晉誠 (97007029) 第一組 挑戰組 身體型疾患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身體型疾患和解離性疾患這兩種疾病的病應可能與某些壓力經驗有關,而身體疾患中,個體常抱怨身體不舒服,心理的問題是以生理形式存在,也就是說個體覺得身體不舒服,但卻找不到生理上的病因,而且這些及並不法自主去控制,更不是個體故意要造成的。而身體行疾患的患者,可能會經常性的去尋求治療,但是醫生卻無法再個案身上以生理的檢查來說明證明他們有病,而也因為如此,個案會感到困惑。
疼痛疾病---心理因素導致生理疼痛,會持續一段時間
身體畸形性疾病---患者鐘響自己外表有缺陷,或外表缺陷惡化
慮病症---腦中滿是害怕得到某種重大疾病
身體化疾患---反覆抱怨身體不舒服,但沒有明顯生理症狀
轉化性疾患---一個或多種影響運動或知覺的症狀或功能缺失,但和生理因素無關
治療方面,身體型疾患大多會使用認知行為治療以及使用抗憂鬱劑的藥物為主要治療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有的時候常常都會看見電視上報導說有人沒有病,卻很喜歡去醫院給醫生看,或許這不一定是身體性疾患,但也讓我覺得很奇怪,對於這種事情,以我原本的主觀意見,都會覺得說這些人只是在裝可憐,博取別人的同情,但是自從學完了這個章節,讓我瞭解到原來這些人也是有苦衷的,不可以覺得這些人都沒有病,其實他們是有病的。要懂得去體諒他們。
我有這樣的感想/心得/疑惑,因為我聯想到什麼人事物?
之前有一個好朋友,他可愛的女友,讓我聯想到他,不知道是為啥?常常都會說身體不舒服,但是去醫院給醫生看,又說沒有問題,常常就一臉疲倦,又很喜歡說身體哪裡痛,哪裡不舒服,剛開始的我,都覺得這個人很心機,我以為他都是在博取他男朋友的同情,博取男朋友的照顧,以為他都是裝得,但後來才知道,原來這位女生是患有身體型疾患,我就對他改觀了,不會對他有異樣的眼光,也不會去鄙視他了。
提出問題
如果你身邊的好友患者這種疾病,你可能會怎樣去看這個朋友?會怎樣去幫助他?

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

報告組 周于文(97007031) 第五組 身體型疾患與解離性疾患

報告組 周于文(97007031) 第五組 身體型疾患與解離性疾患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疼痛疾患很難正確診斷,因為疼痛是一種主觀經驗,所以無法以客觀的方法衡量一個人的疼痛程度。然而,在某種程度上,疼痛疾患患者描述疼痛的方式,可能與那些實際明確有生理病痛的生理患者不同:後者傾向更具體的說明疼痛的位置、更清楚描述疼痛的感覺,且更詳細描述導致疼痛程度加重或減輕的因素。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我對於疼痛疾患有一些感想,因為我覺得小朋友都很喜歡惹人家的注意,但是若是希望引起他人注意卻不知如何是好時,他們通常會假裝自己生病或是疼痛。

可能是因為從先前的經驗學習到〝生病〞和〝疼痛〞可以使大家暫時的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並關心的慰問和問候。這樣的舉動使的小朋友得到安慰、喜悅以及被重視感,或許還有一些獨特感,覺得自己生病有異於常人的感覺。

所以小朋友和一些希望取得他人注意力的人們,常會出現這種心因性的疼痛疾患。我以為心因性疾患的人們,他們若能取得他們所希望的東西,那他們的症狀會減輕很多甚至消失。

但是,其實一直不斷的滿足和給予他們所希望的東西,那這樣病情可能走向更變本加厲、越來越嚴重。但是若不給予他們,他們的症狀又不會消失。這樣的雙向結果,真的很令人難以抉擇。

我有這樣的感想/心得/疑惑,因為我聯想到什麼人事物?

我記得在我小時候,我鄰居弟弟很喜歡假裝自己生病來取得他媽媽的同情,但是每當他一消失在他媽媽的視線裡,他就會立刻恢復健康並活蹦亂跳。在我眼裡,雖然他這樣可以短暫的得到他所想要的關愛,但是我相信其實在他心裡應該也有一種莫名的失落感,因為只有在他不舒服的時候媽媽會對他很好,那其他時候呢? 其實他應該要了解,媽媽對他的關愛是一直都在,只是程度大小的差別而已,不能過於要求他人一直使用很激昂的態度來面對自己。雖然我對他的印象只有這一點點,但是我希望他可以早點發現這一點。

提出問題

如果你發現你有一位朋友喜歡用疼痛或是其他方式來吸引他人注意,你會如何對待他?是給他正增強又或者是負增強?為什麼你會做這一種選擇呢?

林思妤 97007036 第五組 身體型疾患與解離性疾患

l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身體型疾患包括疼痛疾患、身體畸形性疾患、慮病症、身體化疾患和轉化性疾患。此類型的病人會不停的抱怨自己的身體哪裡不適而不斷的就醫。病人可能會是因為心理因素而感到疼痛,或是因為外表的缺陷而感到不滿意,也可能是一切都好好的卻覺得自己生了重病。身體行疾患的病因可能與某些的壓力經驗有關才使症狀出現。身體型疾患的治療有認知行為治療、藥物治療和控制治療。

 

解離性疾患在DSM-IV-TR中分為解離性失憶症、解離性漫遊症、解離性身分疾患和自我感覺消失疾患。以上種類的患者皆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解離,患者在沒有意識的時候經歷過一些經驗,可能會沒有辦法想起自己的一些資料或是短時間忘記自己是誰,也可能是在一個不常去的地方假裝一個新的身分。解離性疾患的病因有可能是由壓力經驗造成。此外,解離性身分疾患有兩個主要的理論,分別為創傷後模式與社會認知模式,治療方法有使患者減輕焦慮,更直接的面對自己的恐懼,再整合他們的意識和記憶,最常使用得是精神分析治療來醫治患者。

 

l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因為以前對於身體型疾患和解離性疾患因為很少見,所以對他們的知識很不足,學習過這個章節後,發現以前的錯誤有很多都是不正確的,觀念也有所改觀,以前看到別人不斷的去整型只會覺得他錢太多,一個鼻子整了好幾次還不滿足還真是愛漂亮,怎麼樣也不會想到他們是因為心理因素才會導致這樣的行為除了基因的遺傳也可能社會和文化的影響,嚴重還會導致功能受損。因為害怕受到其他人的歧視或是想要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而想要去重整自己的外型,也由於現在的科技的進步,整形技術越來越好,也越來越普遍,整型這個行為不會令人感到意樣的眼光。患者對身體的某些小瑕疵不滿,並且過於在意缺陷,深受外表問題所苦惱,導致情緒、工作、人際關係都受到影響,不斷的去尋求整形醫生的幫助。或許是這樣的例子在社會上越來越多,有些整形外科醫師也會評估病人的狀況,如果太嚴重還會轉介給心理師,給予患有身體型疾患的病人心理上的協助並改善他們的狀況。

 

l   我有這樣的感想/心得/疑惑,因為我聯想到什麼人事物?

 

學了身體型疾患的相關治事後,讓我想起最近有看到一則新聞報導是在說有關身體畸形性疾患的一名個案,個案王先生因為數年前跟朋友出遊時,被開玩笑說臉大、肩膀窄,之後就不斷的照鏡子並感覺到自卑,進而決定去做臉部整型,但是之後仍覺得自己的臉不對稱而感到沮喪,也不去上班一直躲在家裡,家人察覺不對勁之後帶他去看醫生,才發現他有身體畸形性疾患。因為現在社會的價值觀與審美觀,人們也越來越重視自己的外表,當被說自己哪裡不好的時候,就會想努力修正,但這類患者則是過度的想要修正自己的瑕疵,進而影響到生活、社交與人際關係,我覺得家人和朋友在生活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當發現身邊有人有這樣的疾病時,我們應該多去稱讚他,減少他注視瑕疵的頻率,也跟醫師配合一起幫助他

 

l   提出問題

 

假如你是治療師,有一位患者有身體型疾患,你該如何去幫助他、使用何種治療方法?他的家人要怎麼協助你去幫助患者?

蔣馨怡 97014054 第五組 解離性疾患與身體型疾患

蔣馨怡 97014054 第五組 解離與身體型疾患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身體型疾患有許多種類,根據DSM-IV-TR,主要包括身體化疾患、未分化身體型疾
患、轉化性疾患、疼痛疾患、慮病症與身體畸形性疾患,為個體的功能失常以及潛在的
肇因間有斷裂;而解離性疾患包括解離性失憶症、解離性漫遊症、解離性身分疾患(原多
重人格疾患)與自我感消失疾患,在個體的不同記憶和自我之間是不連續的。
心理動力模式經常可以界定造成這些疾患的原因,解釋人們為何會表現出不同的記
憶和意識,卻毫無困難。身體型疾患被解釋為是情緒的衝突調整為身體症狀的結果;解
離性疾患則是被認為為了因應具有威脅性的記憶,才將他們與意識、真實生活隔離的結
果。
在治療方面,身體型疾患大多會以認知行為治療和使用抗憂鬱劑的藥物為主要治
療,認知行為治療包括幫助協助個體辨識及改變會影響身體重視的情緒、身體症狀的認
知、和個體的行為;解離性障礙通常將解離的意識統合起來,有時需要有行為、心理動
力或藥物的介入,以對抗焦慮(通常為解離的根源)。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身體型疾患與解離性疾患,在日常生活中好像較不易發生,通常會出現在電影、小
說、連續劇劇情中(如多重人格),因為它的症狀通常較戲劇化、誇張。為拍攝解離性身
分疾患的真實個案,我們這組嘗試尋找國內的案例,不過臨床上的案例實在非常少見,
能找到的大多是國外的案例(如:《第一人稱複數》、《鏡子裡的陌生人》、《回家》
等)。
在以解離性身分疾患為主的案例裡,看到的都是此個案在小時候受到一些極大創
傷、不安的事件,如:父母的偏心、性侵害、家報等,在內心深深烙下無痕的印記,為
了強迫自己忘記創傷的感覺,以逃避的機轉矛盾地安慰自己。在長大後常會無意識的變
了一個人般,用生氣的反應以逃避當下的焦慮,然後又會後悔自已做出那個行為。在自
己一個身體中,卻有那麼多的人格,彼此又可能相互矛盾,現實生活中又可能被刺激或
身旁的親友不諒解,創傷又是緊緊的被鎖在最底的內心深處而可能不自覺,其實很令人
不捨。


【我有這樣的感想/心得/疑惑,因為我聯想到什麼人事物?】

我曾經看過一部這樣的電影,在《沉睡的青春》中,主角因為目睹自己最好的朋友
驟死,受到極大的創傷與心理壓力,結果卻產生了一個他最好朋友的人格來代替他。此
部電影的導演此靈感是來自於,新聞報導四個小孩放學或是放假時去玩水,結果大浪來
了,把三個人都捲走,只剩下一個小朋友活著,但活下來的那一個,他一下子失去了三
個好朋友,他應該會是更難過的人。對於這些嚴重的創傷事件其實在生活、新聞中常常
耳聞到,我們在當下聽了也很感嘆,但面對這些新聞,對於我們可能只是稍縱即逝,但
對於當事者卻是很深、長久的痛,面對後續的心理重建、心理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提出問題】

如果你有位家教學生,每次上課的時候,他都會一直跟你抱怨自己身體不適,但明
明下課後他就身體無礙了。此時你懷疑他患有疼痛疾患(Pain Disorder),但你要如何更
進一步具體地了解他是否有罹患此疾病?怎麼各訴你的學生應該去尋求專業的治療?(注
意︰此症狀並非有意製造或假裝的)


--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http://www.kmu.edu.tw/

推薦~詹晨偉 97007053 第九組 人格疾患 最讓我有同感及值得深思的 from 王維崗

晨偉的感想讓我身有同感,尤其是所謂的醫學院學生症候群,因為我是輔系的學生,自
己系上的同學知道我有學過心理系的相關知識常常喜歡問我有關心理疾患的內容,久而
久之我也慢慢的開始會把課本中所學到的知識套用在同學朋友身上而不自知,有時甚至
或覺得幾乎每個人多多少少都可以符合一兩項診斷標準了,但當我了解醫學院學生症候
群之後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飯了這樣子的謬誤以久,在驚訝之餘也更加深了我學習
的動機,如果不能把我所學到的專業知識做適當運用,那我不就成了一個道聽塗說之人
甚至成為污名化的幫凶了嗎?

推薦~張湘凌(97007061) 第9組 人格疾患 最值得深思的 from 王維崗

湘凌提到了吸毒個案的母親帶者一身酒意到警局,並不斷抱怨孩子的不是,雖然這個個
案的病因可能有家族遺傳的因素,但卻不能忽略了家庭對他的影響,不建全的家庭反而
有可能比遺傳因素來的更重要。即使排除個案有心理疾患的因素,不建全的家庭還是可
能讓個案的生活改變造成社會問題,試問一個造成社會問題的人又怎麼能夠創造出健全
的家庭呢?如此便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遺傳是我們無法去控制掌握的,但是家庭環境的
健全和樂卻是我們可以控制的,因此怎麼樣給予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或是當家庭發生變
故時應該怎麼樣給孩子幫助更是重要的議題。

趙彥如 97007051 第五組 身體型疾患與解離性疾患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在造成身體型疾患和解離性疾患的病因中,都可能和壓力有關係,但是不一定包括焦慮
或煩惱的表現。

身體型疾患患者的心理問題可能會以生理的形式呈現,所以會造成患者一直覺得身體不
舒服,但就醫後卻找不出生理病因。身體型疾患主要分成幾類,一、疼痛疾患:心理因
素導致疼痛的感覺,且會持續一段顯著的時間;二、身體畸形疾患:過度誇大身體的缺
陷;三、慮病症:過度害怕自己得重大疾病,且為期至少六個月;四、身體化疾患:反
覆抱怨身體不舒服,但沒有明顯生理症狀;五、轉化性疾患:一個或多種影響運動或知
覺的症狀或功能缺失,但和生理因素無關。身體疾患中不同類的疾患會有不同的病因與
治療,例:認知行為模式認為有很多不同的機制會引起身體疾患,先從一些生理上的不
適症狀,到對於症狀的知覺;其他病因包括早期的患病經驗、家人的態度…等。運用的
治療法包括認知行為治療、放鬆療法、藥物治療、生理回饋訓練,與心理動力治療…
等。

另外,解離性疾患患者的意識會瓦解,無法覺察自己,記憶和自我身分認同的能力也會
變不好,而且無法有意識的整合日常生活中的經驗、情緒感受。解離性疾患主要分成幾
類,一、解離性失憶症:一次或多次無法記住個人的重要資訊;二、解離性漫遊症:會
突然離家,伴隨記憶喪失;三、解離性身分疾患:出現兩種或以上的人格;四、自我感
消失疾患:自我經驗的轉變。解離性疾患成因仍有爭議,例:解離性身分疾患可能和兒
時受虐有關,或和學習與扮演社會角色有關。治療則是著重降低患者的焦慮,要他們面
對恐懼,進而整合患者的記憶與意識;或者使用精神分析治療去克服潛抑負向記憶。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目前對於造成身體性疾患和解離性疾患的危險因子與治療方式有很多爭議,且對這方面
疾患的研究不算多,所以可想而知,一般大眾對於身體性疾患和解離性疾患的了解可能
會不完整,或者會對這方面的疾患有誤解。

在現代的社會價值觀中,大家對外表的美觀有一些標準,這會造成有些外表和標準不符
的人就容易被投以異樣眼光,所以一般大眾都會滿在意自己的外表。但是以身體畸形性
疾患為例,他們會比一般大眾更過度的注重自己的外表,還會過度專注於自己身體的缺
陷,進而造成他們可能會常到整型診所報到,或者變得不喜歡出門以免被其他人看到自
己的缺陷,而這情況還會對患者造成日常生活功能的損害。所以一般人可能會覺得他們
很誇張,很不滿足於現況…等,但是一般人也許沒想過造成他們過度強調自己外表的缺
陷…等行為表現,可能是因為他們小時候經歷了負面的事件,造成不好的回憶,或者在
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因為社會價值觀的影響,遭受到一些外界對於他們外表的批評或異
樣眼光,而造成疾患的產生。

從這邊我們也可以思考,很多事發生的背後可能都有一段沉重的故事,那些患者的身上
可能都背負著其他人不知道的壓力,而導致疾患的發生。所以當我們遇到一個表現出和
一般大眾會有的行為不同的人時,像是一直過度擔心自己的身體健康、過度誇大身體缺
陷的人,我們可以適時的從旁給予一些協助、同理心或陪伴,讓他們不要過度專注於自
己身體的缺陷,或不要對自己身體產生過度的負面想法。另外就是,我們在學習到這些
相關知識後,就可以想想如果之後周圍有類似情況的人,我們應該怎樣幫助他,讓他可
以比較快接受專業治療,或者幫助他不要被其他一般大眾誤解。

【我有這樣的感想/心得/疑惑,因為我聯想到什麼人事物?】

在課文中看到身體畸形性疾患的描述後,讓我想到曾在新聞中看到的人物,一個三十歲
的上班族,幾年前被朋友開玩笑說臉很大後,他就一直很在意這個問題,變得時常照鏡
子,且常感到沮喪。之後他就一直問家人,自己的臉是不是很大,家人說剛好,但這些
話都無法讓他放心,他仍然每天照鏡子,且越看心情越不好,最後他決定要整型讓臉變
小。整型後幾週,本來還頗滿意,但之後他又反覆照鏡子,一直覺得兩邊臉頰不對稱,
又常感到心情低落,家人覺得情況不對所以帶他到精神科治療,情況才慢慢有改善。另
外還有麥可傑克森也是可討論的部分,他被醫生認為疑似有身體畸形性疾患,因為他鼻
子的部分似乎有經過多次整型,而造成他這個情況的原因則被認為和童年被父親家暴,
還有非裔黑人的身分可能會被歧視有關。

從以上案例會發現文化、小時候的家庭環境,與社會價值觀對人們的影響很大,因為這
些因素都可能會影響一個人將來的成長與發展情況。再加上如果一個人容易對自己沒信
心、低自尊,或對自我的認同感很低,都很有可能會造成個人日後對自己產生更多更誇
張的嫌棄。由此也可知,家庭形成的力量對人們影響很大,因為從第一個案例可發現,
個案有家人的支持與關心,所以他的疾患情況有改善。但是第二個案例似乎比較沒有得
到家庭力量的支持,所以可能造成他疑似有身體畸形性疾患的情況比較沒有改善的現
象。

【提問】
請由課本中找一個案例,利用Looper&Kirmayer提出的與身體疾患有關的機制,來解釋個
案形成身體疾患的可能過程。(參考身體型疾患病因部分的課文內容與圖示)

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詹惠萍97007032第五組身體型障礙與解離障礙

一、原文摘錄/摘要改寫
身體型障礙與解離障礙可能都來自於早期某些經驗被壓抑有關。
身體型障礙在生理上的痛苦是源自於心理因素,包括:「疼痛疾患」─能具體描述
無法以生理症狀解釋的疼痛位置、程度;「身體畸形疾患」─過度放大自己外表的小缺
陷導致功能受損;「慮病症」─害怕自己得重症而不斷就醫再三檢驗;「身體化疾患」
─至少有四種不適症狀且影響功能受損;「轉化性疾患」─無法以醫學檢查的神經、運
動功能受損。一般來說可以用抗憂鬱劑、認知行為治療來幫助身體型障礙患者。
解離型障礙與意識、記憶和認同的瓦解有關,包括:「解離性失憶症」─一次或一
次以上的遺忘與創傷經驗有關的重要個人資料;「解離性漫遊症」─失憶時會突然離開
家或工作崗位,以另一個新的身分重新生活;「自我感消失疾患」─失去自我一是彷彿
自己是外在觀察者;「解離性身分疾患」─至少兩個會在不同時間出現的人格。一般來
說會以精神分析治療來幫助患者,但要注意有些技術可能會使症狀惡化,如催眠和年齡
回溯。
二、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身體型障礙以及解離型障礙相對於憂鬱症以及焦慮症等等較常見的疾病是比較少見
的,且與基因遺傳也比較沒有直接關係,反而是與個案早期的受虐經驗或者壓力事件有
極大的關係,這些疾病只是個案本身發展出來保護自己的因應方式,有的時候想想,治
療師在協助個案時,是不是可以不要針對症狀本身去做治療,而是針對個案因應事件的
方式,協助個案以不同的方式去面對自己過去的經驗或壓力事件,進而改善症狀導致功
能受損的程度,我覺得這是另一個治療的方式。
對於解離性身分疾患部分我有一個疑惑,到底一個人最多能夠解離成幾個人格?會
不會因為治療師的治療方式或能力而改變?有些人格可能只出現過一次,就不再出現影
響個案的功能,但出現的那次可能嚴重影響到了個案的生活,如:傷害了他人的生命安
全,那這樣這個人格還算不算是其中一個人格?有些治療師的治療方式可能會引導個案
發展出另一個人格,那這樣算不算個案本身有解離性身分疾患?
三、我有這樣的感想/心得/疑惑,因為我聯想到什麼人事物?
之前有許多與解離性身分疾患有關的書籍,如:24個比利、11個我與城堡、第一人
稱複數等等,也許是為了增加故事性而誇張化許多情節,但是基本上都是由真實故事去
改編的,但當我還沒學到這類疾患的病理時,我會覺得怎麼可能會有這種事情發生,會
不會是為了書籍銷售量而宣稱這是真實故事之類的,現在學到後就會覺得很不可思議,
雖然不會再去質疑這些個案的真實存在性,但對於書籍裡面的一些治療過程或結果等等
就會有疑惑,會不會有些人格還沒有表現出來?會不會有些人格其實是同一個,只是在
不同的時間點表現出來敘述不同的事情,有著不一樣的情緒反應,就被認為是不同人
格,而且這些人格有些本來就是沒有名字的,是治療師為了區隔而取這些名字,會不會
導致更混淆?在DSM-IV裡的診斷準則沒有說明很清楚的部分就只能靠治療師本身的能力
以及技術,這就有病患被治療師誤導的機會,就會導致治療過程更複雜,要如何降低這
部分的可能性,讓個案的病程呈現最原來的型態,我想這是值得深思的一部分。
四、提出問題
如果你身邊出現一位這樣的朋友,有著許多不同的人格,有可能在任何時刻轉換成
一個你不知道的人格,做出傷害你的事情,你會如何與他相處?你會依你在課堂中學到
的方法記錄下他各個人格,想辦法與他的不同人格相處,還是會放棄他這個朋友?如果
你要與他的不同人格相處,你會怎麼做?


--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http://www.kmu.edu.tw/

楊宜綸(97007035) 第五組 身體型疾患與解離性疾患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身體型疾患:根據DSM-IV-TR,身體型疾患可分為身體化疾患、未分化身體型疾患、轉化性疾患、疼痛疾患、慮病症及身體畸形性疾患。患者常會抱怨身體疼痛或不適等狀況,並且出現明顯生理不適的現象,但醫生卻無法診斷出確切病因。而這些症狀又常與患者的情緒因素或壓力經驗有關,故又稱為身心症。

‧解離性疾患:解離性失憶症、解離性漫遊症、解離性身分疾患及自我感消失疾患皆為解離性疾患在DSM-IV-TR的主要分類。解離為一種自我調適的心理防衛機制,當患者經歷重大創傷或壓力事件後,常藉著逃避反應來保護自己。其主要症狀的特稱為記憶、認知、情緒、意識失去完整的功能,嚴重的影響了生活、社會關係、職業等重大功能。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以身體畸形性疾患為例,在尚未接觸變態心理學時,我並沒有想過如果人一直過度的在意自己身體外觀的缺陷,會造成重大的痛苦或甚至嚴重影響到情緒、職業、人際關係等日常生活功能。尤其女性對於外觀不滿意的程度高於男性許多,不僅會極盡可能的遮掩認為有缺陷的部位,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整形似乎不再是令人驚呼的話題。過度挑剔自己外觀的小瑕疵反而會容易導致自身的低自尊、社交行為減少、追求完美,更甚者還會出現自殺的可怕念頭。也因為如此,有些整型醫師會要求病人在整形前先去找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進行諮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去檢視病人是否為身體畸形性患者。就算不是,也能夠先幫病人進行良好的心理建設及準備;如果及早發現病人有疑似身體畸形性的症狀表現,則可及早治進行治療。

我有這樣的感想/心得/疑惑,因為我聯想到什麼人事物?
在新聞報導上經看過幾則類似的新聞案例,某人因朋友開玩笑說他的臉很大、肩膀太窄而開始不斷的照鏡子,在意起自己原本沒有特別注意的外觀問題。不管家人或其他有人如何稱讚他或安慰他都無法令他感到心安,在接受了整形手術之後仍舊不滿意自己的外型,甚至比以前更為挑剔、更為嚴重,常陷入沮喪的低落情緒。最後家人觀察到異狀後便將他帶到精神科就醫。在此案例中,我認為該患者是幸運的,因為有些整型的患者常會被誤認為單純的愛漂亮,忽略了他們內心的真正想法。當然不是說整型不好,而是如果我們平時就能夠多關心身邊週遭的朋友,以讚美的方式取代批評,即使有人罹患了該疾病也要先對病情有所了解後,給予適當的支持及鼓勵,達到好的療效。


提出問題
當今社會常過度強調樣貌或身體外觀的重要性,甚至也有出現了歧視胖子或長的不好看的人的例子,不僅造成患者們不斷檢視自己外觀上的缺陷,更嚴重影響了他們的憂慮情緒。假如你是一位心理師,遇到了這種身體畸形性疾患的患者,你會運用哪些治療來幫助你的病人?

2010年11月19日 星期五

推薦~蕭惇今 97007064 第九組 人格疾患 最值得討論 from 陳沛緹(97007054)第三組

惇今在札記中提到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時常會不經意的說出一些所謂的「變態」用詞,像是自戀、做作等。的確,這些字詞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並被大家濫用,甚至當做是玩笑話,這部份很值得大家去思考,因為我們對於被謾罵的對象的行為都是有一定程度上的厭惡的,因此我們才會用這些詞語去形容他人,可大家並不是十分了解「自戀」、「做作」的定義是什麼,只是全由自己主觀意識去說出來。相對來說,對於真正的患者是十分不禮貌的。
另外,惇今也提到了心理衛生教育的部份,在心理學領域尚未普及化的台灣,人們總是對它存在著一種誤解。患者不敢就醫只因為怕被他人的閒言閒語攻擊,不想被說成神經病、瘋子;心理系學生總是被認為能夠一眼看看穿他人腦海中想法,好像我們都是通靈人士一般,這些算起來其實都只是零碎小事,但卻凸顯出國人對於這方面知識的不足,我們應該要推廣、設立相關機構以供一般民眾取得資訊,並不是讓大家敬而遠之,認為那是腦袋有問題的人才會接觸的議題。

2010年11月18日 星期四

王詩婷 97007063 第九組 人格疾患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人格疾患包含了許多不符合社會期待的行為,可能表現在認知、情緒、人際

關係和衝動控制上,而且是長期的、廣泛性的,並造成極大的痛苦或功能上

的損害。DSM-IV-TR 將十種人格疾患分成三個類群:A(古怪/偏離常態)群、

B(戲劇化/不穩定)群、C(焦慮/害怕)群。人格疾患在DSM-IV-TR 第二軸,經

常與第一軸的心理疾患共病,且共病時人格疾患會形塑第一軸症狀的樣貌。

人格疾患的治療方式有藥物治療、日間住院療法以及辯證行為治療等等,近

期研究顯示,即使是之前被評估為無法治療的患者,對於密集的心理治療也

有所回應。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我們的思考、行為等等或多或少會有類似人格疾患的症狀,在讀到各種疾患

時甚至會不自覺的想到周遭的人,例如讀到自戀型人格疾患時,我想到從前

一位不斷照鏡子,總是誇自己帥的同學,但被診斷為人格患者他們的症狀已

經嚴重到使他們對社會適應不良了。人格疾患與其它疾患相當不同,他特地

被歸為第二軸診斷,那是因為其有高比例會與其他疾患共病,進而影響第一

軸疾患的呈現,超過50%診斷出有某種人格疾患者,同時也有其它類型的人格

疾患,而且有超過三分之二的病患符合重鬱症診斷,這可看出人格疾患在治

療上會相當棘手。而在成因上,雖然基因的影響有一定的重要性,但後天環

境以及父母對帶孩子的態度更是極其重要,例如自戀型人格疾患的形成,可

能是因為父母教養態度前後不一致且只關注自己的價值,而導致孩子無法建

立健全的價值觀。



為什麼會有這些感想


課本中提到許多人格疾患的例子,雖然不是每篇都有寫出患者父母的態度,

但我在閱讀時總會猜想:他今天會變成這樣,可能是因為小時候父母對他

的態度是這樣或那樣。如有位反社會性人格疾患的19歲案例,他的父親對他

不聞不問,而母親再探望兒子時的狀態是心煩意亂且帶酒意的。另一位依賴

性人格疾患者因母親的反對而取消婚姻,且覺得母親不會贊同他與任何人結

婚,但他不敢頂撞母親,那他的母親可能從小對他的教養態度是...?父母

對孩子的教養態度對其人格的養成非常重要,無論是虐待、態度不一或過度

保護,都可能造成孩子在成長後價值觀與人格上的問題。



提出問題


如何以辯證行為治療法治療邊緣性人格疾患?

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推薦~李奇玲(97007023) 第四組 人格疾患 最中肯且值得深思 from 楊景琦(97007017) 第三組

【以下請助教代po,謝謝】
 

        奇玲在第一段簡單明瞭地說明了人格疾患的所有分類、病因與治療,在第二段的部分很清楚的點出人格疾患通常難以被判定的原因──必須要非常異常才會被人們察覺!在DSM-IV裡面所界定出來的疾患,有許多不同類型的疾患都呈現出共病的現象,這也導致各類疾患在診斷上必須相當小心,人格疾患就是這樣。此外,奇玲還提到人格疾患容易受到性別印象的影響,也有可能造成不同醫師在診斷時,出現評分者偏誤。在整篇學習札記中,我認為最中肯的就在於第三段提到有關於兒童及青少年教育的問題。在各階段的教育都應該要相當重視教養及道德部分的教育,但在近年內提倡不體罰的思想、以柔性勸說或循循善誘的方式來教導學生,這樣的思想在某些方面也導致近年內青少年愈來愈顯得無法無天、不知分寸,簡單而言就是叛逆。我覺得在批評某人有人格疾患〈例:反社會人格〉時,應該回頭去想想,「他/她的家長是否適當的教育這個孩子」、「是否有在早期就發現孩子人格上不穩定的因子」,「引導孩子的方式是否正確?」這類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指責那些有人格疾患的患者。教育原本就是一個相當大的議題,在這篇學習札記裡提到「人格疾患」與「教育」兩者交織的背景,恰好提供大家一個方向,值得我們深思與探討。

推薦~謝幸娟 (97007204) 第四組 人格疾患 最淺顯易懂 from 鄭逸如 (96007010) 第三組

推薦~謝幸娟 (97007204) 第四組 報告組 人格疾患 最淺顯易懂 from 鄭逸如 (96007010) 第三組

 

幸娟的原文摘要寫得很淺顯易懂,其中他特別提到了強迫症和強迫型人格的不同。強迫型人格似乎是比較像是我們常說的完美主義者,對於某些事物有高度的標準,例如寫報告時特別在乎表格是否對齊、文字大小是否一致等等,花很多時間精力在調整格式,甚至忽略報告本身的內容之類的。強迫症的患者則是有強迫思想,必須透過一些儀式性的行為才能降低他內心的焦慮,兩者的確不太相同。

 

另外,幸娟提到患者通常是因為第一軸診斷而就醫,而人格疾患的治療十分棘手,因為個案間的異質性很大。我覺得另一個讓治療難以進行的原因是人格的養成是一個非常長時間的過程,要在短時間內去調整是很困難的事,所以這類疾患的治療通常以治療第一軸為主,使用藥物治療也是非常重要的。

 

推薦~李芝瑩 (97007062) 第九組 人格疾患 最發人深省 from 鄭逸如 (96007010) 第三組

 

芝瑩提到人格疾患的診斷定義不是非常明確,有許多人格疾患患者也被診斷出與其他類型人格疾患有共病的現象,我十分認同他的看法,這也是我閱讀這一章節一直冒出來的疑惑。我們或我們周遭的朋友可能都會有類似人格疾患的症狀,只是程度沒有那麼嚴重而已,但這個嚴重程度該怎麼定義其實很不明確,有些DSM-IV上面的準則也有點怪異(例如反社會人格的症狀:做事衝動不能事先規劃),這樣不明確的定義會讓心理師或醫師在診斷的時候出現困難,也可能出現不同的診斷結果,也會影響後續的治療。我覺得DSM-IV的準則可能要再更嚴謹一些,不然可能會讓一些族群有被汙名化的疑慮。


 

推薦∼李芝瑩 97007062 第九組 人格疾患 最有同感 from 陳沛緹 (97007054)第三組

        芝瑩在札記中寫到書中提出的「醫學院學生症候群」我想大家都十分有同感,我們所處的環境以及正在學習的科目都會使我們更容易去思考相關症狀。其中她也提到"人格疾患的症狀是廣泛而且持續地出現",因此,單憑我們對於各種疾患的初步認識是無法斷定一個人有沒有真正得病的。這又可以帶到芝瑩在接下來提到的關於各種人格疾患的診斷,會因為低信度及偏見而嚴重影響診斷。以我自己為例,真的十分容易認為女性在做作性及依賴性人格的比例會遠大於男性,而其中又連帶牽扯到共病的因素。

        就像芝瑩提到的,如果我們不能準確的診斷出病症,那我們該如何給患者適當的治療?這是我們應該要思考的一個議題,不是只靠現在拿的DSM-IV-TR就可以查明的,如果我們不能適時的排除錯誤的診斷而給予他/她不適用的治療及藥物,這不僅是害了他/她也害了自己。而相對的,若是患者出現共病現象,我們又該如何去幫助他/她呢?一些後續學習都是我們應該要去釐清的。

推薦~張湘凌 (97007061) 第9組 人格疾患 最值得探討與深思的 from 李羿潔(97007049) 第3組

推薦~張湘凌 (97007061) 第9組 人格疾患 最值得探討與深思的 from 李羿潔(97007049) 第3組
湘凌在感想中,特別提出基因及環境因素的交互影響,而環境因素是罹患疾病一重要的關鍵,並且藉由課本上的反社會人格案例加以輔助說明,也就是將個案套用至「素質-壓力理論(Diathesis- Stress Theory)」來加以說明。「素質-壓力理論」探討基因及環境互動的模式,將先天體質(疾病素質)及環境或生活事件(壓力)兩者間的交互作用。疾病素質,只依個案具有某些特質,使自己罹患某種疾病的可能性提升。但是,具有疾病素質,並「不保證」該疾病「一定」會發生。素質-壓力理論中的壓力,主要的影響變為將素質傳化為真實的疾病,通常為有害的或不愉快的環境因刺激,挑起個案的心理病理。此模式的關鍵點為:一個疾病的形成,需同時具備疾病的素質和壓力(環境)。從湘凌所提的個案可看出,個案具有先天的遺傳脆弱性(反社會人格疾患),再加上後天環境(父母親的相處模式及態度)對於個案的影響,皆影響日後個案未來發展的走向。

推薦~詹晨偉 (97007053) 第9組 人格疾患 最值得探討與深思的 from 李羿潔(97007049) 第3組

推薦~詹晨偉 (97007053) 9組 人格疾患 最值得探討與深思的 from 李羿潔(97007049) 3

第一次看到「醫學院學生症候群」這名詞,覺得這名詞也太酷了吧!當下還以為這是阿詹自己自創的詞語。我想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醫學院學生症候群」的時候,常常當看到某些症狀時,就會聯想到自己周昭的親朋好友是不是有相符的症狀,甚至還會開玩笑說你該不會是甚麼疾患吧!像強迫性人格或自戀性人格等。讓我聯想到,有一陣子常聽到「自我感覺良好」或是「自戀」相關的詞彙,可能是因為我們對於這些詞彙並沒有深入的研究,所以會有使用上的謬誤,也因此造成許多疾病被汙名化。對於深入認識過這些疾病的症狀及診斷的我們,更應特別注意這些行為表現背後所代表的意義,不能隨便對他人的行為表現妄下定論或貼上標籤,不然就會變成阿詹在內文中提到的「我們學到到的臨床知識就會變成只是濫用而已」。

推薦~李芝瑩(97007062) 第九組 人格疾患 最值得關注 from 楊景琦(97007017) 第三組

【以下請助教代po,謝謝

 

芝瑩在第一部分簡述了人格疾患的一些分類等,在第二部份提出了許多關於診斷方面的疑惑,我覺得這部份值得關注。由於現在對於人格疾患的部分,醫師多是採用的診斷方式就是已DSM-IV為診斷依據,但不同醫生之間就會出現評分者信度不一,導致病患可能無所適從;或是共病的情況太高,而無法作出最正確的診斷,無法做出最正確的診斷,對於病患、對於病患家屬及醫師本身都沒有好處。此外,就如同芝瑩所提到的,無法做出正確的診斷,病患又怎麼能夠得到良好且適切的照護呢?無論是站在病患或是醫師的立場,以上所述確實值得關注,該如何讓診斷更貼近病患本身的症狀、並且搭配最適切的治療讓病患可以漸漸地遠離疾患所苦,這樣的議題值得我們再繼續討論與持續的關注。在第三部份芝瑩也有提到,剛開始在學變態心理學的時候,會覺得好像自己都符合很多疾患的症狀,但是深入了解、閱讀之後才發現,其實會被稱為是「疾患」的病人,都是因為他們的症狀是已經影響到他們生活的機能與工作等等,這部分也提醒了我們可以不必對於單一症狀或是短暫的情緒低潮等狀況太過驚慌。

彭尹 97007056 第九組 人格疾患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人格疾患有以下的分類
1. 類群A(妄想性、類分裂性、分裂病性)
2. 類群B(邊緣性、做作性、自戀性、反社會性)
3. 類群C(畏避性、依賴性、強迫性)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其實一個人當患有人格性疾患時,往往會伴隨著其他疾患一起出現。而也因此發展出一套多連續向度而非類別診斷的方法。而重點是人格疾患「共病」性讓他變成一種特別的存在。因為當患者罹患人格疾患時往往會因為反社會性而伴隨著其他如重鬱等等的症狀。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根據DSM-IV上總共有三大類群的十幾種不同的人格疾患,有些不同的人格疾患但是卻有著相類類似的一些症狀會出現。而且往往又會伴隨著許多不同的疾患出現,因此要對一位人格疾患的患者下診斷是具有相當的難度的。
而在講到原因時,其實我覺得基因問題真的不大,反而我會覺得生長環境等等反而是很重要的,因為許多人格疾患的出現是因為生長環境(如:父母患有人格性疾患、未妥善照顧好小孩等等)也是很容易就造成了這種問題。

為什麼會有這些感想
因為在裡面的個案有提到,所以讓我聯想到這些,因為裡面寫的可以清楚看到家庭的影響是非常重要而且影響力超越許多其他變因,不管是家庭中的酗酒、抱怨、吸毒等等都是會讓小孩子走上人格疾患的變因

提出問題
當患者的家庭背景是十分複雜且雜亂,且被認為是因為家庭因素而導致患者產生人格疾患時,我們該去如何幫助患者?

推薦~張湘凌 (97007061) 第9組 人格疾患 最值得探討與深思的 from 蘇嘉甯(97007048) 第3組

對於湘凌所提到共病現象,如:人格疾患通常與憂鬱症或焦慮性疾患合併發作、分裂性人格疾患與精神分裂症相關,且常見與畏避性及妄想性人格疾患有共病現象。其實關於DSM-IV-TR手冊上所提及的共病現象,會讓人好奇兩種疾患之間的關聯性究竟是什麼,是有什麼因子讓兩者一起併發?還是他們其實是可以分類於同一疾患,DSM-IV-TR手冊分類太細而造成兩種疾患被稱為有共病現象?還是其實彼此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呢?這目前也是很多學者好奇的,仍需要更近一不累積研究資料以慢慢推論。我想回應關於相凌認為共病現象有因果存在的想法,或許可以參考素質─壓力理論(Diathesis- Stress Theory),其說明人的先天體質與環境壓力會成為人的脆弱因子,當遇到重大事件時,可能會引發疾病。依據此理論說明人格疾患患者天生就有天生的人格脆弱,若是環境壓力促使患者的相關人格行為或認知變得更極端,可能害怕/焦慮類型的人格就會引發焦慮性疾患或憂鬱症。此理論或許可支持其看法。

 

再者,依素質─壓力理論來看,會贊同她對家庭的看法:環境對一些個案來說是很關鍵的。看完課本上介紹的個案因為家庭缺乏溫暖,在小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或許是因為其本身反社會性人格,但也有可能是學習父母的行為或是想發洩憤怒而有傷害自己的行為,如吸毒等,因此葬送其大好前程是很讓人難過的,現今社會這種現象層出不窮,或許是值得社會大眾去深思的議題,並應該提出方案以嘗試解決的。

推薦~蕭惇今 (97007064) 第9組 人格疾患 最有同感的 from 蘇嘉甯(97007048) 第3組

我覺得惇今以現在常被拿來指罵他人的辭彙,如:自戀、做作等,來說明現在這些疾患的污名化嚴重程度,是很生動的例子。確實,這些詞彙常來被我們拿來罵人用,而這種行為背後意義所代表的是我們都認為這些是不好的行為,甚至是讓人討厭的,所以才會拿來去罵人。但是對這些人格疾患而言,這些行為舉止並不是他們願意的,我們必須對他們更有同理心,而且也不能標籤化他們,這對這些患者而言都是很殘忍的行為。所以如惇今所言,現今心理學知識尚未普及,人們對心理疾患還是常有「瘋子」的偏見,我們這些在學習相關專業知識的人員應該也要為這些因疾患而有不適應的行為患者謀福利,為他們改善社會大眾的態度,讓他們可以生存在不這麼具有惡意的環境,是我們應當努力的目標之一。是故,心理衛教真的很重要,應該與相關機構一起研討該以何種方式讓社會大眾能輕易明白且印象深刻心理相關知識。我覺得不僅是變態心理學,心理學有很多知識都很有趣,可以幫助人們了解很多現象,所以不僅是心理衛教很重要,如何讓心理學的知識變的平易近人,使之普及化,也是心理學人士努力付出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