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4日 星期日

張湘凌 (97007061) 第9組 人格疾患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人格疾患定義為長期行為模式及干擾到正常功能的內在經驗。人格疾患共可分為三纇:古怪/偏離常態纇群、戲劇化/不穩定纇群、焦慮/害怕的纇群。
古怪/偏離常態的纇群包括妄想性、類分裂性以及分裂病性人格疾患;戲劇化/不穩定類群包含邊緣性、做作性、自戀性及反社會性人格疾患;焦慮/害怕類群包括畏避性、依賴性與強迫性人格疾患。
人格疾患之間的高共病性,以及正常人格特徵持續、極端表現的事實,促使發展出一套多連續向度、而非只是類別診斷的方法。
而在人格疾患的治療上面,由於人格疾患的症狀通常也是第一軸疾患的症狀的關聯性,所以說同時具有第一軸診斷與人格疾患的病患,接受不同的心理治療成效比不上只有第一軸診斷的患者。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在看完這個單元時,我會特別在意「共病」這個詞,像是人格疾患通常會與第一軸疾患的重鬱症或焦慮性疾患合併發生;分裂性人格疾患與精神分裂症相關,並且分裂性的人格疾患共病比例是最高的,最常見的是畏避性與妄想性人格疾患。以我的感覺而言,與其說是共病,總覺得他們之間因果佔的比例來的更大些,像是分裂病性人格惠感受到某種力量或某人的存在,但事實上沒有,而有妄想的意念,並且會心存懷疑,這時與社會的互動,他人會難以理解分裂性人格疾患的所感覺到的世界,兩者在互動的過程中,可能會造成分裂性人格疾患出現畏避性的人格疾患。
而且我真的覺得比起基因,社會環境來的更重要,像是父母有人格疾患問題,或者從小沒有妥善的照顧孩子,很容易造成孩子也產生人格疾患的問題。


為什麼會有這些感想

在這個單元中,有一個個案是在講述反社會性人格,在這個個案中講述到,一名19歲的男性因為吸食了過多的古柯鹼而被送進醫院,當院方聯絡到其母親時,母親帶著一身酒意,並抱怨孩子不聽話,不參與家庭活動,經常徹夜不歸,喝酒、吸毒,並且�了籌措毒品的錢而偷竊,接著又說孩子的父親對其很不聞不問。之後提到了這名患者本來是個好學生,也是個籃球選手,不過後來卻變成這樣,而且患者即使變成這樣仍然不承認自己有任何問題。在這項個案中,雖然反社會性人格疾患有輕微的遺傳情形,不過,我覺得這名患者,是因為其父母親在照顧的過程中有所疏失。在之前這名患者還是一個好學生,可是父親對孩子的冷淡,以及母親是帶著一身酒味到醫院,並且開口就是抱怨;這些很可能都會都是導因。
所以藉由這個個案,我真的覺得環境是很重要的關鍵。


提出問題
在面對父母離異或是父母親離世時,要如何幫助其孩子,避免其出現人格疾患的情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