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1日 星期四

李奇玲 97007023 第4組 人格疾患

李奇玲 97007023 第4組 人格疾患

一、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當一個人的人格特質表現的過於不適應,進而造成顯著的功能障礙或是自己本身的困擾
時,就會形成人格疾患。有人格疾患的人,他的觀點和行為會違反生活中的常規,或是違
反社會文化的期許,比較明顯的往往容易被發現這個人有問題,但是程度還不到精神疾
病,可以說他們是夾在正常與不正常中間的一群。
以DSM-IV的分類來看,人格疾患可以分成ABC三大類,一共有十種。
A〈古怪/偏離常態〉群,包含妄想性、類分裂性和分裂病性。
B〈戲劇化/不穩定〉群,包含反社會性、邊緣性、做作性和自戀性。
C〈焦慮/害怕〉群,包含畏避性、依賴性和強迫性。
人格疾患形成的原因目前認為有遺傳、中樞神經系統異常、環境這三類。治療方式的部份
則是使用認知治療和行為治療,其中對邊緣性人格使用辯證行為治療會有較大的效果。

二、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如果不是非常異常的情況,我們很難去判定誰有人格疾患,我們能說完美主義者就是強迫
型人格的人嗎?反社會人格的也是,除非是像陳進興那種極端明顯的例子,否則我們也很
難去發現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有問題,天生詭異多端或是容易衝動的人,也不一定就是反社
會人格。人格疾患之間常常會有共病,或是太類似其他精神疾病,導致很難判定究竟是人
格違常的問題還是精神疾患,像是類分裂性人格,它有精神分裂的特徵,又很容易跟分裂
性、畏避性、妄想性三個產生共病,這要怎麼判斷呢。
在判斷上還有容易受到性別印象影響這點,會不會有貼標籤的效應,明明是同樣的行為,
卻因為性別的不同而判定成不同的人格疾患,少數不一定就代表沒有,這和性別刻版印象
與性別偏見可能也有一定的關連性在,我們沒辦法完全屏除成見,但是可以試著用更中立
的方式去做判斷。

三、因為什麼我會有這些心得?
人格疾患比較難發現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大家會覺得:那就是那個人的個性問題。但是
在隨便給結論之前,是不是應該要先思考為什麼會這樣,是什麼原因造成他這樣反常,人
格疾患的初發至少要能夠追溯到青春期或是成人早期,在青春期那種不穩定的階段就算發
作了,身邊的人也會以為是叛逆期吧,因為以為是叛逆期所以沒去注意,導致演變成嚴重
的問題,才在那邊怪孩子不學好,這樣都太慢了,應該要在發現有問題的時候就帶去看醫
生,寧可多花醫藥錢也不要拖到很嚴重才去看,到時候都慢到沒救了。而且國高中階段的
青少年基本上比較會去做些調皮搗蛋的事,有些時候老師家長處罰過當,也很容易對孩子
的人格產生不良影響,產生反抗到底或是不敢反抗的兩種性格,我不是說教養小孩不好,
而是適度才是對他們好,有些時候師長本身就有問題,怎麼能教好小孩呢。

四、問題
我們要怎麼讓一般民眾對於人格疾患有更多的認識,並且讓有人格違常的人能夠得到妥善
的幫助?


--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http://www.kmu.edu.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