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詹晨偉 97007053 第九組 人格疾患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根據DSM-IV中的描素,將人格疾患分為三大類:
1. A群:古怪/偏離常態的,包含妄想型、類分裂型、分裂型人格疾患
2. B群:戲劇化/不穩定的,有反社會型、邊緣型、戲劇型、自戀型人格疾患
3. C群:焦慮/害怕的,迴避型、依賴型、強迫型人格疾患。
而DSM-UV-TR第二軸的描述,人格疾患定義為長期行為模式及干擾到正常功能
的內在經驗。因為人格所產生的障礙是長期穩定且反覆表現的,他們在認知
、情緒、人際關係、衝動控制上有極端脫序行為且造成重大功能損傷。
人格疾患經常會與第一軸疾病的重鬱症或焦慮性疾患合併發生,並導致人格
疾患的治療情況不理想。
另外,人格疾患之間的高共病性,以及人格疾患是不正常人格特徵持續、極
端表現的事實,促使發展出一套多連續向度、而非只是類別的診斷的方法。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翻了好多次課文內容,課本介紹了好幾種人格疾患,像是妄想型人格、強迫
性人格、自戀型人格等,這些人格疾患比較容易被鑑別出來,一般人在相處
時也容易發現這些特徵,而我每次在看這些症狀介紹時,都會因為「醫學院
學生症候群」,會去聯想到自己周遭的親人或朋友,因為在心理系學到,我
們這些有接觸過這方面領域的人更需要特別去注意到行為表現是會由多元因
素影響的特性,因此,我們更不能斷下定論對別人行為及態度妄下標籤,要
不然我們學到到的臨床知識就會變成只是濫用而已。因此我們要用更中立的
立場,對症狀做出最適當的判斷!

為什麼會有這些感想/心得/疑惑
隨著升上大三的日子越來越久,上變態心理學的次數也越來越多,從流著鼻
涕的小鬼,變到懂些皮毛的小孩子,看到書上的東西,就不自覺的會想要用
在自己身上,或者是自己的周遭上,而我自身或是周遭朋友們也會有壓力大
的時候,這時所表現出來的狀態我自己就會心癢癢手癢癢的想去拿書對照試
著去判斷屬於哪一種第一軸疾患類型的傾向,但是若是聯想不出,也會很難
過很失望,這時候,老師同學和學長姊,就是很好的一扇門,等著我去敲,
詢問老師和學長姊,或者是和同學一起討論,都是很好的經驗和學習。學的
越多,就可以運用更多所學的知識去幫助自己或者是自己身邊週遭的人在壓
力大時或者是有這些症狀時有更好的紓解壓力方向。

提出問題:
試舉出一種人格疾患的症狀,並用DSM-IV中的五軸診斷去診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