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

蔣馨怡 97014054 第五組 解離性疾患與身體型疾患

蔣馨怡 97014054 第五組 解離與身體型疾患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身體型疾患有許多種類,根據DSM-IV-TR,主要包括身體化疾患、未分化身體型疾
患、轉化性疾患、疼痛疾患、慮病症與身體畸形性疾患,為個體的功能失常以及潛在的
肇因間有斷裂;而解離性疾患包括解離性失憶症、解離性漫遊症、解離性身分疾患(原多
重人格疾患)與自我感消失疾患,在個體的不同記憶和自我之間是不連續的。
心理動力模式經常可以界定造成這些疾患的原因,解釋人們為何會表現出不同的記
憶和意識,卻毫無困難。身體型疾患被解釋為是情緒的衝突調整為身體症狀的結果;解
離性疾患則是被認為為了因應具有威脅性的記憶,才將他們與意識、真實生活隔離的結
果。
在治療方面,身體型疾患大多會以認知行為治療和使用抗憂鬱劑的藥物為主要治
療,認知行為治療包括幫助協助個體辨識及改變會影響身體重視的情緒、身體症狀的認
知、和個體的行為;解離性障礙通常將解離的意識統合起來,有時需要有行為、心理動
力或藥物的介入,以對抗焦慮(通常為解離的根源)。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身體型疾患與解離性疾患,在日常生活中好像較不易發生,通常會出現在電影、小
說、連續劇劇情中(如多重人格),因為它的症狀通常較戲劇化、誇張。為拍攝解離性身
分疾患的真實個案,我們這組嘗試尋找國內的案例,不過臨床上的案例實在非常少見,
能找到的大多是國外的案例(如:《第一人稱複數》、《鏡子裡的陌生人》、《回家》
等)。
在以解離性身分疾患為主的案例裡,看到的都是此個案在小時候受到一些極大創
傷、不安的事件,如:父母的偏心、性侵害、家報等,在內心深深烙下無痕的印記,為
了強迫自己忘記創傷的感覺,以逃避的機轉矛盾地安慰自己。在長大後常會無意識的變
了一個人般,用生氣的反應以逃避當下的焦慮,然後又會後悔自已做出那個行為。在自
己一個身體中,卻有那麼多的人格,彼此又可能相互矛盾,現實生活中又可能被刺激或
身旁的親友不諒解,創傷又是緊緊的被鎖在最底的內心深處而可能不自覺,其實很令人
不捨。


【我有這樣的感想/心得/疑惑,因為我聯想到什麼人事物?】

我曾經看過一部這樣的電影,在《沉睡的青春》中,主角因為目睹自己最好的朋友
驟死,受到極大的創傷與心理壓力,結果卻產生了一個他最好朋友的人格來代替他。此
部電影的導演此靈感是來自於,新聞報導四個小孩放學或是放假時去玩水,結果大浪來
了,把三個人都捲走,只剩下一個小朋友活著,但活下來的那一個,他一下子失去了三
個好朋友,他應該會是更難過的人。對於這些嚴重的創傷事件其實在生活、新聞中常常
耳聞到,我們在當下聽了也很感嘆,但面對這些新聞,對於我們可能只是稍縱即逝,但
對於當事者卻是很深、長久的痛,面對後續的心理重建、心理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提出問題】

如果你有位家教學生,每次上課的時候,他都會一直跟你抱怨自己身體不適,但明
明下課後他就身體無礙了。此時你懷疑他患有疼痛疾患(Pain Disorder),但你要如何更
進一步具體地了解他是否有罹患此疾病?怎麼各訴你的學生應該去尋求專業的治療?(注
意︰此症狀並非有意製造或假裝的)


--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http://www.kmu.edu.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