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

【變態心理學_學習札記】莊韶妮 (96020004) 第五組 解離型疾患與身心症

一、原文摘錄

解離型疾患之前較為人知的名稱是「多重人格疾患」(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解離型疾患因為難停留在意識狀態,使意識無法發揮其功能來整合認知、情緒、動機及其他面向的經驗覺察。就解離型疾患而言,患者常會經驗到意識的中斷,脫離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的狀態,患者可能會無法回想重要事件,或短暫遺忘他們是誰、扮演新的身分,離開熟悉環境四處遊蕩。解離型疾患往往會遺忘創傷經驗,可能原因之一為:解離型疾患面對壓力的方式較不尋常,當壓力的強度與頻率增加時,記憶能力就會降低。解離型疾患與身心症的起因皆被假設與壓力經驗有關,但症狀卻不見得會有直接的壓力反應,且常反應身體症狀的出現,感到自己具身體缺陷或是失功能(dysfunction),然而病因仍未知,症狀無法自主掌控,也非由個人產生,意指其產生的身體症狀非能尤其他醫學狀況所解釋。

二、我的新學習:我學到了什麼

還記得當初選組時乍聽到「解離症」感到相當陌生,難從片面字義上推敲這個到底是什麼樣子的疾患。然而當知道俗稱的「多重人格」就是解離症的一種時,立刻就明白了!其更名的原因為:因解離症並非專指一種疾患,「多重人格違常」(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只是其中一種,其他還有「解離性失憶症(Dissociative disorder)、「解離性迷遊症(Dissociative fugue)、「自我感消失症」(Depersonalization disorder),因此僅用「多重人格」作為命名不僅會過度概化解離症(因患者展現因人而異),也易使處遇、治療失針。

 

有趣的是,既然解離症有著「多重人格」這個響噹噹的代稱,又有暢銷書籍如「二十四個比利」、「三面夏娃」等的「加持」,理應受到相當程度的重視。然而查找文獻後卻發現,國內相關文獻、研究實在寥寥無幾,專精於解離症治療的機構相較於其他精神疾患診治如精神分裂症或是憂鬱症,也來得較為零星,「解離症」可說是眾多疾患中的爆冷門。除與其盛行率較低之外(約千分之三至六的盛行率),病因尚不明確也是一因(研究指出其與基因無太大關係),也因長期坐冷板凳,社會對此疾病的了解實為有限,再加上患者往往難意識到自己的解離症狀,我們需對盛行率存保留態度,解離症仍待關注。

 

 

三、學到這個,對我會有什麼影響?未來我可以怎麼運用它?

雖然解離症的病因尚未論定,不可否認的是與其生命中的壓力事件脫不了干係,患者傾向脫離意識或是進入其他人格作為逃避負面覺知的方法。因此,了解解離症的面貌後,我們不能不提到重視整合、整體的完形心理治療(gestalt psychotherapy)。完形心理治療強調「自我覺察」與全然的經驗「當下」,透過治療師與患者的真誠接觸,來協助患者重新統整其人格,找回一致性。完形心理治療亦重視「未竟事宜」(unfinished business)的處理,也就是協助患者找到(往往未意識到)綑綁的結,回到那時的經驗,面對並接納才能將結鬆綁。

 

解離症患者往往也伴隨嚴重的失憶,選擇性遺忘負面經驗,此也是解離症最常被探討的議題。根據佛洛依德的自我防衛機轉(self defense mechanisms)理論,此為面對嚴重焦慮時的一種展現,減少個體承受強烈的負面情緒而得以生存。精神分析學派在處理患者的失憶情況時,即是協助找到潛藏於意識之下的材料,使那些材料浮上檯面重新回到意識中,再協助處理那些負面經驗。因此以精神分析切入,再搭配完形心理治療我認為有其可行性。

 

四、提問

網路的發達造就了網路社群(FacebookBBS)、線上遊戲與即時通訊等的蓬勃發展,我們在網路上所「扮演」的角色樣貌,往往與現實反差、互補。平時話少的,可能在網上無可不談;害羞的,在網上卻敢怒敢言了。然而我們或多或少都意識到了自己角色的轉換,和自己對扮演那個特定角色的偏好。試以此思維推敲解離症「多重人格違常」患者產生新人格的心理機轉。

 


--
…。…。…。…。…。…。…。   
♥ ▪▪▪ Shao-ni Chuang ▪▪▪ ♥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Medical Sociology and Social Work(96)♥
…。…。…。…。…。…。…。 
Always b there 4 u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