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洪芫晶 97007041 第2組 壓力與健康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關於心身症,課本介紹精神分析及認知和人格兩觀點來看心身的心理因素。
以精神分析的觀點,精神分析理論主在強調特定衝突和相關的負向情緒會影響心身症,其中以亞歷山大的理論最為人所重視。亞歷山大認為:「卸除懷有敵意的衝動造成慢性負向情緒狀態」,之後亞歷山大根據自己觀察許多接受精神分析的個案為基礎提出但未獲得許多實證的支持的未表達憤怒的理論或稱為忍氣吞聲理論。
在認知和人格角色的角度,認為許多情境和狀況皆會讓人感受到壓力,身體的威脅、負向的情緒也會令人感到壓力,但負向情緒並不像身體的威脅那麼容易看個醫生或多休息就可逃脫或消失,負向情緒是不容易消失而且會刺激交感神經系統的活性,讓身體壓力系統持續處於被喚起和緊張的狀態,有時會遠超於身體能負荷的範圍。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在讀到亞歷山大的論點「卸除懷有敵意的衝動造成慢性負向情緒狀態」,其實帶給我一點衝擊的感覺,這個論點是說心中壓抑、累積下來的敵意會繼續增加,而最後的強度會比原來的強,為了保持心中的攻擊性會有更強的防衛性,之後便是做事效率變低於同儕水準,最後演變成嫉妒等的負向情緒,之後開始惡性循環。這種感覺應該就像一個人,一開始只是對一個人有些許的敵意,之後持續的累積,漸漸的理智被嫉妒或恨意所蒙蔽,衍伸出痛恨,最後自己的身體發出的不適的警訊。雖然這個理論大多被用在憤怒的情緒對高血壓和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影響,但,所有心身症的病人都是用這種分析方法?所有的心身症的心理因素都是懷有敵意的衝動造成慢性負向情緒的累積?


【我有這樣的感想/心得/疑惑,因為我聯想到什麼人事物?】
讀到亞歷山大的論點,心中壓抑、累積下來的敵意會繼續增加,而最後的強度會比原來的強,讓我我想到前一陣子紅紅火火的話題,楊淑君因為道具不合規定而被判失格的新聞。一開始,只是單純的抱怨裁判不公,裁判偏袒某選手,之後變成單純的討厭韓國,最後變成嚴重的反韓,不買韓國貨、韓國人該死,嚴重到讓到韓國人不敢到台灣旅遊、到韓求學的留學生陷入兩難,也許這是一種惡意操弄或是媒體過度渲染,但我覺得這就像是一種心中壓抑、累積下來的敵意不斷持續增加,而最後的強度會比原來的強很多,之後爆發,亞歷山大的理論是因為沒有出口可以發洩,所以便將心理上的不適轉移到身體上。
而認知和人格角色的角度,讓我想到我媽媽,因為和奶奶的婆媳問題,一開始媽媽為了達成奶奶的許多不合理要求,一直東奔西跑,一直擔心會來不及,緊張到一直胃痛開始吃胃藥,到後來演變成自律神經失調!讓我想到在認知和人格角色理論所提到的許多情境和狀況皆會讓人感受到壓力,但負向情緒並不像身體的威脅那麼容易解決,負向情緒就像是一團黑霧環繞在你的身上揮之不去,加上負向情緒會刺激交感神經系統的活性,讓身體壓力系統一直處於緊張的狀態,狀況持續下去便會超過身體所能負荷的範圍,轉而需要醫學的治療。


【提問】
在現今的社會中,壓力對人的身心健康皆會有不良的影響,正向思考和尋求社會

支持可算是人人都知道的紓解方式,政府的自殺防治安心專線及部分民間團體如小太陽、張老師、生命線皆有提供諮詢專線可以傾聽民眾的心事並給予輔導,那為什麼還是會有那麼多人得憂鬱症更甚至自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