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林弘庭(97007020)第1組 身體型疾患和解離性疾患 挑戰組

改寫摘要

在臨床上一般醫學症狀與心理密不可分,如DSMIV第三軸,身心症則是由於身體疾病的病變或是由壓力或其他心理問題造成生理不適的狀況,如身體化疾患,會有疼痛、腸胃道問題、性功能問題、假性的神經問題,且非人為故意假裝的,或是轉化型疾患,可以判斷心理因素與症狀有關,症狀可能有運動或功能喪失,癲癇、感覺性症狀等等,最廣為人知的是疼痛疾患,疼痛症狀顯著,且可以判斷與心理因素有關,另外還有慮病症和身體畸形性疾患,這種錯誤解釋的類別,身心症是非人為假裝或藥物直接影響造成的,可能原本就有生理疾病,因壓力而惡化,或是原本沒有生理疾患卻變成有腸胃或疼痛感,壓力在此佔了很大因素,而解離性症狀則是與自我解離,像是會有失憶,多重人格,無自我感,不知道自己是誰等等。

我的感想

我會對解離疾患中的多重人格很好奇,一個人的身體應該只有一個人格,就算是自我認定不足,要怎麼才會冒出來人格,這件事我很難想通,若是古代應該會認為被上身,或是巫術、神機之類的吧,而且若有多重人格,怎麼才會只表面出其中一種人格都沒有衝突,這些都是我想思考的問題,而我查的資料上寫的是因為要發展出另一個人格來逃離壓力情境,像是家暴、性虐待、或是很大的打擊,另外我認為身心症是我們必須要了解的,現代最恐怖的東西就是過大而且長期的壓力,以前頂多只是對獵食者的壓力,壓力來源不會太常期,現代常期的壓力果然造成很多影響,研究身心症對我們是很有用的,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減輕壓力,或對抗壓力等等,所以我認為我們要了解身心症,這次的兩個主題似乎都跟壓力有很大關係,解離偏急性壓力,身心比較像長期壓力造成。

因為什麼我會有這些感想?

身心症就像我剛剛說的以前和現在的壓力不同,所以造成很多不同的影響,而且這也是我們必須要解決的問題,畢竟現在人人都有長期壓力,如何調適不是一小部分人要面對的事情,而是大家的事情,所以這就顯得更為重要,而解離性疾患方面,因為有一些書,像是二十四個比利等等,讓大家都對這種病耳熟能詳,但其實也因為這樣很多人都濫用多重人格這個名詞,而且有時這種多重人格其實有傷害性的,所以我們必須真正了解他,而不是一知半解的濫用它。

問題

可以想像若有身心症那種有痛楚卻找不到病因的恐慌,若是你會怎麼調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