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推薦~張湘凌(97007061) 第9組 人格疾患 最值得深思的 from 童勻(97007022) 第三組 推薦~李芝瑩 97007062 第九組 人格疾患 最讓我有同感及值得深思的 from 童勻(97007022) 第三組

請助教代PO以下內文:

 

麻煩助教了~ 謝謝@@

 

 

推薦~張湘凌(97007061) 9 人格疾患 最值得深思的 from 童勻(97007022) 第三組

 

我覺得湘凌寫的很好,尤其是在文章中的心得感想這段,因為沒有人寫到〝共病〞,,雖然這可能是我們都已經知道的事情(期中考都考過了,心理疾病很容易有共病現象),但是如果真要我說出哪幾種疾患會跟哪幾種疾患共病,我可能就回答不出來了…,也因此我覺得她在這邊有提到這件事對大家的預習及複習都有幫助,至少也提供一個可以比較不同疾患間有哪些相同相異的方向。另外,我覺得最值得深思的就是湘凌說到〝比起基因,社會環境可能更重要,像是父母若患有心理疾患,那麼小孩也很容易有問題〞,這讓我想到之前老師上課時也有說到這件事,老師說:「如果一對內向的夫妻養了一個內向的孩子那就沒什麼關係(沒有大問題);但若是一對很外向的夫妻卻養了一個很內向的孩子,那他們就真的要煩惱了!」在變態心理學這門課中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應該要常常思考疾患與社會環境、壓力的關係,因為就算患者的家族史有人得過心理疾病,若患者本身沒有因為社會環境壓力這些因素誘發,也不太可能得病。

 

推薦~李芝瑩 97007062 第九組 人格疾患 最讓我有同感及值得深思的 from 童勻(97007022) 第三組

 

在李芝瑩的感想╱心得╱疑惑的第一段中,她提到書中說醫學院學生症候群,我們或多或少都會覺得自己符合DSM-IV-TR中的哪一個條件,這是我也想說的,但她同時也提到〝要真正符合人格疾患必須是當這些特徵以極端、無法改變、適應不良的方式表現出來,且廣泛而持續的出現。〞這件事讓我們不要太〝妄想〞自己得病了。另外她也在第二段中提到十種不同的人格疾患中有很多類似的症狀,所以要下正確的診斷是很困難的。而且性別偏見以及高度共病性都會嚴重影響下診斷的正確性。我也想過這個問題─若是兩個人的診斷不一樣那該怎麼辦?但也許經驗老到一點的人會說:「久了就會判斷了(就不會跟別人不一樣)」但若真的共病又該如何?也因此我覺得我們應該要好好想想要如何更正確的測出患者到底罹患哪些病症?而我們又可以排除患者患有哪些疾患?(對我們這些才剛接觸變態心理學的人來說這是很重要且需要磨練的)最後也要了解當有共病現象時應該如何照顧此患者?(比起只有一種疾病的患者照顧起來應該要更小心…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