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8日 星期一

郭晏芝(97007066) 第二組 mood disorder

ㄧ、原文摘錄
特定的情緒可預測雙極性精神病較快復發〈Miklowitz et al., 1996〉。此ㄧ結果
指出家庭介入的必要性。家族治療〈family-focused treatment,FFT〉聚焦在教育整個
家庭認識疾病、增進家人的溝通和發展問題解決技巧〈Miklowitz & Goldstein,
1997〉。家族治療比藥物治療的復發率更低〈Miklowitz et al., 2003〉。
對嚴重的憂鬱症而言,認知治療至少和抗憂鬱劑一樣有效。雖然認知治療和藥物幫
助病人緩解憂鬱症都比安慰劑有效,但是認知治療有一個較長期的好處─有助於預防治
療結束後的再復發。
研究者還指出,認知治療的費用較藥物治療省。
二、我的感想/心得
以前,我原本以為躁鬱症病人就是情緒暴躁,經過閱讀課本和案例故事後,才發現
躁鬱症跟我想的不一樣。處在躁症時期的病人難有病識感,躁症使人心情愉悅,有時能
激發創意,若症狀並非非常嚴重,也會被身旁的人忽略,輕度憂鬱症也是這樣,常遭人
誤會是個人問題。一但病人有病識感,如果又得不到身旁的人的同理心和關懷,那身心
會有多大的痛苦?可以的話,我覺得病患身旁的親友可以向治療師了解一些疾病的知
識,和如何在旁協助病患對抗疾病。
三、我有這樣的感想/心得,因為我聯想到什麼人事物?
國中時聽聞我的音樂老師有躁鬱症,當時比較認識憂鬱症,不認識躁鬱症。老師時
常脾氣暴躁,所以我一直以為躁鬱症的躁是暴躁的意思,結果現在發現,他的情緒不穩
反而可能是鬱期時的症狀。那位女老師好像也是婚姻出問題而發病的,現在想想那位老
師與我們的案例境遇非常相似…令人忍不住想起了那些往事,如今不知道老師如何了?

問題:
如果你身邊有親友有憂鬱症或躁鬱症傾向,但本身無病識感,你會如何應用所學知識去
引導和指出他過於正向或負向的信念,並說服他接受治療?

提示:說明你所理解關於憂鬱症和躁鬱症的知識(包括症狀、病理、與治療),以委婉且
易懂的方式告知親友並說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