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

陳加譽 (97007030) 第八組 焦慮疾患

陳加譽 (97007030) 第八組 焦慮疾患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焦慮的感覺人人都有過的,但什麼樣的焦慮才算過度?我們又該如何定義焦慮?焦慮的定義是擔心一個預期中的問題,而害怕則是對於立即危險的一個反應。焦慮和害怕不一定是不好的,兩者皆屬於適應性。焦慮性疾患常常伴隨著共病現象,原因是因為焦慮性疾患的症狀彼此重疊、某些特定的神經生物學或人格特徵等,可能會增加罹患一種以上焦慮疾患。女性罹患焦慮性疾患的機率是男性的兩倍,可看出性別差異特別顯著,其中又以懼曠症最為突出。此外,文化、遺傳、神經生物學等等都是焦慮性疾患的危險因子。

 

我的情緒/感覺

        生活中不常接觸到真正的強迫症患者,但我可以想像他們生活的樣子,一個人如果不能控制自己,那會是多大的痛苦,明明知道可以不用如此重複著同樣一件事情,卻無法控制自己。小時候我也曾懷疑自己是否有強迫症,因為我很喜歡把手指甲剪得非常短,大概是因為小時候學校常常要檢查有沒有剪指甲,我懶得每天都去修剪,於是便乾脆一次剪很短,可以預留個幾天不用害怕被老師發現吧。到現在已經變成一種習慣,如果指甲長了,我一定要馬上剪,而且我會隨身攜帶指甲剪,如果哪天我發現自己指甲長了卻沒帶到指甲剪,我便會不自覺的一直摳它,但還好這個奇怪的習慣並未對我的生活造成不便,反而可以讓我隨時保持乾淨的雙手,也就沒強迫自己去改變。

 

我感到(如:悲傷),因為這讓我聯想到什麼人事物?因為什麼我會有這些感受?

        讀到書中講述強迫性疾患的例子時,第一個聯想到的是《口白人生》這部電影,裡面的男主角他喜歡過著每天千篇一律的生活,他會計算他刷牙來來回回總共刷了幾次,從家門到公車站一共踏幾個步伐等等,直到一個巨大的震撼改變了他。還有另一部電影也是敘述有主角有強迫症,他回家開門一定要開五次,開燈也要開開關關五次,連洗手也要連續洗五次,且香皂每洗完一次就丟棄,就這樣每天每天的過著,直到有一天他生活的突然改變了,連家裡的寵物都覺得不可思議,原來是因為他愛上了女主角。雖然電影的結局都是美好溫馨的,都可以因為一件事或一個人,而使他痊癒或好轉,但電影中就是電影,如果身邊真的有人罹患了,不見得每個人生命裡都有可能出現男主角或女主角使你痊癒,那我們該怎麼幫助那些人?

 

問題

如果身邊有焦慮症疾患的患者,是否會影響其罹患的機率?假設親朋好友不幸罹患,那時常接觸患者焦慮想法和其行為的人,是否會增加其患病的可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