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7日 星期日

黃楚軍(97007002)第六組(精神分裂症)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精神分裂症的學習目標大致可分為以下三大方向:一、臨床症狀,二、病因,三、治療方法。在臨床上的描述可分為正性症狀(比正常人多出的症狀,如妄想、幻覺)、負性症狀(缺乏正常人普遍擁有的行為,如貧語症、平板的情緒表現),混亂症狀(包括混亂的語言及混亂的行為)及其他症狀(如僵直緊張及不合宜的情感表現等)。精神分裂症可分為五個亞型:混亂型精神分裂症、緊張性精神分裂症、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及殘餘型精神分裂症。在病因學的研究上,精神分裂症受到遺傳因子、神經傳導物質、腦部結構與功能、心理上的壓力,這四方面影響。最後精神分裂症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精神分析治療、社交技巧訓練、家族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個人治療、住宿治療等。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在日常的社交生活中,經常要面對不同的人。當遇到一個經常處於暴躁狀態或稱之為神經質的人時,總會與朋友們三五成群在背後笑說「趕快送他去精神病院啦,他精神分裂阿!」之類的話。

雖然那只是個玩笑,但已經表明我們對精神分裂的了解是多麼的膚淺。在細讀精神分裂症這一章節之後,了解到精神分裂症存在著那麼多的病徵,而至少要附合兩個症狀或以上,才會被懷疑罹患精神分裂症,單憑一個病狀是不足夠的。

另外我發覺在我的認知中,精神分裂跟恐怖的、可怕的這些負面的形容詞是連在一起的。我認為會得出這個迷思的原因,都是拜電視劇集的作用所賜,而多是早期非現今的。早期對精神分裂患者缺乏認識,塑造出一個可怕、恐怖的形象給觀眾,而觀眾經由觀察學習到這錯誤的連結。不過這個迷思可經由多讀多聞,增進有關方面的知識而得以消除。

 

我有這樣的感想/心得/疑惑,因為我聯想到什麼人事物?

我會有這樣的感想,是因為我聯想到在這世界上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精神分裂這個病是可以治療的,而其目的便是讓他們能重新投入社會,恢復社會工作能力。在實行這項當前的問題,當中最重要的一環便是社會的接納與關懷。換言之,身為這個社會的一份子,我們要對他們伸出友善的手,將他們從萬丈深谷之中救出來。

 

提出問題:

假設你是一間公司的員工,某天老闆帶了一位精神分裂康復者來公司上班,你會有什麼感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