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8日 星期一

林坤葦(97007012)第2組 情感性疾患(更新版,包含提問的問題

一、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根據DSM-IV-TR,情感性疾患主要有兩種分類,分別是只有憂鬱症狀的憂鬱症與同時有躁狂症狀的雙極性疾患。憂鬱症包括重鬱症及輕鬱症;而雙極性疾患分為雙極性疾患第一型、第二型與循環性情感疾患。情感性疾患可能的病因如:遺傳因素、神經傳導物質(正腎上腺素、多巴胺、血清素)、大腦造影研究(杏仁核、海馬迴、前額葉皮質、前扣帶迴)、社會因素(缺乏社會支持、家庭人際問題、婚姻衝突、人際問題)、心理因素(佛洛伊德理論、情感與神經系統理論、貝克認知理論、無望感理論)。憂鬱症的心理治療包括:人際心理治療、認知治療、社交技巧訓練、行為活化治療、行為婚姻治療。情感性疾患的生物治療包括:電痙攣療法、藥物治療等方法。

二、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其實在我實際接觸變態心理學之前,我對於憂鬱症與雙極性疾患只有很片段的認識,甚至還對其症狀有一些非理性的認知與不夠客觀的描述,怎麼說呢?從大一以來我所接觸過的課程中,只有「普通心理學」內的幾個章節和本次主題有一些牽連,我也是在那時才對於憂鬱症有了初步的認識,平常也比較沒有機會實際接觸憂鬱症與雙極性疾患的病友們,再加上平時對於與此主題的相關資訊沒有理解得相當透徹,因此對於這該主題的認識都停留在較為粗淺的階段,可能就僅止於大眾媒體對於憂鬱症的傳播與平時在網路上對主題的相關資訊所做的一些進階搜尋吧!
  至於非理性認知的部分,那可能跟自己對於症狀理解的歸因方式有些關聯,像是以前在沒有翻閱像是教課書或DSM-IV這般的正式書籍之前,對於主題的認識通常來自於大眾媒體或是網際網路,而若當我只聽了他們對於憂鬱症與雙極性疾患的單方面描述、又沒有再去翻閱相關資料來加以驗證、拓展自身的背景知識時,很容易、常常地我就對症狀有了「憂鬱症的人是...的,所以他可能會有...的行為」與「某人的行為很...,他一定是憂鬱症或躁鬱症吧」如此的錯誤的歸因方式,這是對憂鬱症與雙極性疾患的一大的誤解呀!

三、回顧自己的思考歷程,我是怎麼學會或理解這個?
  藉由這次拍攝主題影片的契機,讓我又重新認識了情感性疾患,從一開始我對憂鬱症與雙極性疾患的錯誤認知,到了閱讀課本、DSM-IV、篩選過後的網路資料與案例報告時所用的自傳式病人誌之後,我發現自己對情感性疾患的症狀有較深入的認識,對於情感性疾患也不再有不當的歸因方式了。而在製作影片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親身演出情感性疾患的症狀,這也讓我們對憂鬱症與雙極性疾患可能發生的情形有了更多的了解。而有了更多客觀知識的我們,期望自己對於病友們能有著多一分的包容與體諒,能看到更多這個世界更多細小而美麗的地方。

四、提問:請提出五種DSM-IV上所列的「重鬱症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