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推薦~侯沛羽 (97007008) 第8組(挑戰組) 焦慮性疾患 最引發對社會政策探討的 from 莊韶妮(96020004) 第5組

沛羽引用自身經驗闡述社會上可能存在許多人,受困於自己的身心狀態,感到痛苦、掙扎,但並未意識到自己罹患精神疾病的可能,而延誤治療、錯失療癒機會。身為心理系學生,有修習相關課程的機會,對精神病理學多了一份認識後,才意識到診斷的重要性。沛羽的分享啟發我思考:社會大眾對於「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的認知與了解是否充足?缺乏精神病理學知識,會使人們以自己現有的認知作歸因(attribution),以「焦慮性疾患」來說,其身旁的人可能會視患者的焦慮刺激為芝麻小事、無大礙的,認為其焦慮為「自找的」、「沒事找罪受」,而忽略患者的生、心理因素與重大創傷事件的連結,若患者「內化」(internalize)了他人的定論,則會給自己更大的壓力,也相信一切都是自己的問題進而逃避,使問題非但沒有解決,反而更降低患者復元的自信。
相較於聯合國於一九九二年即訂定「 世界心理健康日」,台灣心理衛生(mental health)發展較英、美晚。。除與亞洲民族性較封閉有關之外,更不能忽視公部門政策制定的決定因素。近年政府開始著重此部分政策的推定,也促使地方政府推行相關政策,行政院衛生署將於民國一百年(2011)執行「整合型精神疾病防治與心理衛生工作計畫」以加強民眾對心理健康的重視,以及使精神醫療照護網絡完備化。期盼不久後的將來,民眾都能夠具備更充足的精神病理知識,對精神疾患者能有更多的同理心,如此才能從根本使精神疾患「去汙名化」(destigmatize)。也使更多患者能有病識感,即早求助專業,不再受孤軍奮戰之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