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31日 星期日

推薦~洪芫晶(97007041) 第二組Mood Disorder 最值得去了解 from 詹晨偉(97007053) 第9組

對於芫晶的敘述,可以說是很詳細。其實我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裡面說到的,當家中有憂鬱症的家人時,我們都了解憂鬱症會有負面的思考,但是往往當家人的付出沒有得到好的回應時,久而久之就失去耐性了,最後當不再陪伴患者時患者會出現"負面思考實現"的感覺,然後病情又再度加深,其實這個現象值得我去好好的思考和了解,因為我們在治療時應該是要患者和家人要同時進行,我們應該要給家人更多的心理建設,才能夠讓家人繼續的陪伴患者下去,因為對於憂鬱症來說,家人的支持是他們最大的動力,因為患者會向他人尋求最真心的安慰,因此家人就是他最親也是最重要的人了,也證明了如果患者多次尋求但是沒有得到安慰的話會印證患者內心的負向懷疑,讓病情更加深。他們問題也是很重要的,我們學習變態心理學自然對於這個病有一定的理解,但是我們該怎麼用大家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去讓大家了解這個病呢?這也是我們可以去討論的問題。

推薦~江奕賢 (97007202) 第二組 情感性疾患題 最值得去思考和探討 from 詹晨偉(97007053) 第9組

> 對於奕賢的內容,我覺得他寫的很好,因為對於憂鬱症來說,雖然已經滿了20歲應該是可以對於自己的行為做負責時
但是憂鬱症患者卻是充滿了無力感,似乎對於自己能夠掌控自己的人生抱持著一個疑惑的感覺。我們不應該把憂鬱症
或是躁鬱症患者當做"非"一般人看待,畢竟DSM-IV中對於一項疾病並不是以一種非常科學的方法來定義的,也是以所
為的"投票表決"來決定他的存在與否。接著他也有用自己親身體驗到的事情來說明,我們真的應該多給予各種精神疾
患的病人一些正常的眼光去看待他們,畢竟他們不是無法溝通的,他們還是可以去溝通去了解,只是我們必須要花更
多的精神和耐性在他們身上而已。所以對於他的問題,我也覺得很重要,如果要先從自己週遭的朋友做起的話,我們
該如何讓自己周圍的朋友重新認識這個疾病並且讓他們願意去正視他們呢?

王千維 97007040 第一組 精神分裂症

第一欄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突然之間,事情不再順利。生活開始失控,尤其是對我自己,我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在課業上、無法睡覺,好不容易睡著之後卻夢到死亡。我害怕上學,想像別人談論著我,甚至於我聽到了聲音。」這是一位年輕女性,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時所做的敘述。

精神分裂症,特色為思考、情緒及行為受到干擾,意指會思考會出現混亂及想法不合邏輯、缺乏情緒表達及出現不合乎正常狀況的動作或行為,精神分裂症會大大的影響患者的生活。

第二欄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在未學習何謂精神分裂症以前,我總是認為它應該是類似人格分裂症或人格方面的疾患的疾病,因此,當別人說誰誰誰得精神分裂症時,我都會不由自主的認為,其發病時,一定會變成另外一個人,直到我真正認識了精神分裂症,我才了解到了它與人格分裂症之間是有多大的差異。

學到了越多精神分裂者的臨床症狀和病因,就越覺得精神分裂症其實不算是一種病(遺傳另當別論),只是一條因為生活上的種種壓力,使他們喘不過氣或是承受不住,而讓他們想逃到另一個沒有壓力的世界的途徑罷了。

依照現在的醫學技術,似乎還是無法以藥物或手術的方式,治療好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頂多只能拿來控制住病情,但是我認為心理上的因素或許會大於生理上的病因,若是這個社會或家庭能敞開心胸的去接納他,而不是強勢為異端,或許有天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會自己走回來這個已經沒有任何壓力和認同他的世界吧。

第三欄 學到這個,對我會有什麼影響?未來我可以怎麼運用它?
越了解精神分裂症,我想我就越能理解,病患發病前後的心境,這是多麼的痛苦,不知道是否發病後,以前的回憶是否還記得?也不知道我是否還是我?

而當我知道了精神分裂症的可能發病原因後,遺傳這種先天無法改變的病因,就先別提了,但是後天的環境,例如身處在HEE或低社經的家庭,或同儕之間的排擠等的壓力源,都是可以來預防的,或許,做家長的,當孩子的情緒或行為出現異常時,應該要立即的了解原因何在,若是問題是出在這個家庭上,也應該要和孩子一起討論出解決的方法。

若是未來有機會,能接觸處理精神分裂症方面的工作時,我會盡力的去跟大家宣導,孩子需要被關心、關愛,希望家長和孩子能一起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不要有造成未來遺憾的可能。

問題:
如果有一天,你(妳)突然罹患精神分裂症,而你(妳)遇到了另一位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你(妳)們是否會像是在未發病前,看待正常人般的看待彼此?

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楊景琦(97007017) 第三組 焦慮性疾患

原文摘要/改寫摘要
焦慮性疾患在臨床是作為一整組類別的稱呼,而且是精神疾病中最常見的一類。焦慮的狀態與害怕頗有雷同,但心理學家們會把焦慮的重點放在「患者預期中的事件」;把害怕的重點放在「立即性出現的危險」。焦慮性疾患分為七種主要診斷:特定對象畏懼症、社會畏懼症、恐慌性疾患、廣泛性焦慮疾患、強迫性疾患、創傷後壓力疾患及急性壓力疾患。會罹患焦慮性疾患是因為患者太擔心即將發生不好的事情,或是無法克制地覺得負面的事物總是導因於自己,而正面的卻不是如此。焦慮性疾患的病因有很多,除了環境中真實存在的壓力與威脅之外,也有可能是因為人格特質、大腦內神經傳導物質與恐懼機制(主要是杏仁核)的活動、認知方面的自我控制,還有基因。
我的新學習/我學到了什麼?
以強迫症者為例,在學習變態心理學之前,只會覺得強迫症患者感覺就很作假,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些人無法透過對自我的控制與說服來左右自己的行為,反而會做出一些令人費解的舉動〈例如:不斷地洗手、不敢握門把等〉。之前都會將強迫症患者的部分症狀解釋為「患者本身不努力,才導致自己這樣;或是患者想博取同情等」。但在念了變態心理學之後,我明白其實會有強迫症,也有可能是因為大腦內的神經傳導物質等活動異常;個案本身建立過高的自我要求,也就是說過度地努力想要控制自己〈而不是我以為的不努力〉;甚至是個案本身也無法控制的基因問題。此外,強迫症患者本身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對勁,但多數的他們確實無法靠自己的力量解除這樣的強迫魔咒,需要他人的支持與幫助:暴露法、系統減敏感法等行為治療的方式,嚴重者還得服用藥物等。
回顧自己的思考歷程,我是怎麼學會或理解這個?
還記得在高中的時候,看了一部女主角身患36個強迫症的電影──「哈拉猛男秀2──歐亞種馬」〈Deuce Bigalow: European Gigolo〉,女主角的強迫症包含不敢握門把、聽到喇叭聲要做奇怪的動作等等。對於當時的我,並不認同36個強迫症這件事,只覺得是喜劇電影為了製造搞笑氣氛,所胡亂編出來的事件。此外,當時也覺得人怎麼可能會出現強迫症呢?一定是因為沒有努力的改正自己的缺點,所以才會造成自己做出奇怪的行為。但學習了心理學的相關學科之後,我漸漸明白,很多旁人看起來不正常的舉動、想法,可能是因為基因、因為壓力或是大腦內部的運作出現問題,而不是那個人故意為之以博取同情、關注或是不努力改正。有些甚至是因為太過於努力想要改正自己的缺點,才反而讓自己出現了強迫症的行為。事實上,他們多是需要幫助的。在理解他們的同時,也應該要注意到是否身邊的人們有類似或疑似強迫症的狀況,應該要用更寬容的心去幫助他們一步一步離開強迫症的陰霾。
提問
在各種焦慮性疾患中,以強迫症為例,若是和自己親近熟悉的強迫症患者〈例如:家人、好朋友或男女朋友〉相處應該注意哪些事情呢?〈在幫助他人之餘是否該注意自己的心理調適?〉

趙佑穎(97007052) 第七組 挑戰組 情感性疾患

摘要
在做情感性疾患的診斷時,首先我們必須先了解各種情感性發作(如:重鬱發作、狂
躁發作)的特徵及定義,接著依照不同的情感性發作之情況,將他們分類為不同的情感性
疾患(如:重鬱病、雙極性疾患)。但診斷前必須確保,該症狀並非由某種物質或一般性醫
學狀況所造成,接著才能依照病患各種不同症狀的發病時間及程度,加以診斷。
   一般來說情感性疾患會嚴重影響一般正常生活功能,而此為診斷精神疾病時的ㄧ
大準則之ㄧ,但要特別注意的事,情感性疾患的輕躁狂發作時,並不會明顯的損害到個
案的社會或職業功能,相反的,有時會有助於個案在創作方面的靈感,例如:藝術家在
輕躁狂發作時期有較多傑出的作品。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以前我總認為,精神疾病是很負面的東西,一但得到精神疾病,就會像教學影片中
的個案那樣,再也無法掌控自己的生活,陷入無底的深淵之中。但是並非所有精神疾病
皆如此,許多藝術創作者雖然身處於輕躁狂發作的時期,其創造力仍然不減,而且此時
創作的作品也遠比其他時期多。此外在社會上有些名人,他們同樣也受到輕躁狂發作的
困擾,但是它有時反而因此增加了他們的工作能力,例如:當綜藝主持人時,更高昂。
  因此雖然精神疾病總體而言,是ㄧ個會損害社會或職業功能的疾病,但其中情感性
疾患之輕躁狂發作時期,卻是ㄧ個相當特別的例外,雖然他理論上是負面的症狀,但是
這症狀在某些方面似乎又有其優點。

我有這樣的感想/心得/疑惑,因為我聯想到什麼人事物?
  我不禁聯想到梵谷。眾所皆知,梵谷一生似乎都在跟情感性疾患搏鬥,他天性憂鬱
再加上不順遂的ㄧ生,使它的作品抹上一層層的藍色憂鬱氣息,由內而外散發令人悲傷
的感覺。但我想,梵谷的作品之所以能有這麼高的感染力,就是因為他經歷了無數的憂
鬱,每ㄧ幅畫都是他用自己的憂鬱所描繪下來的。因此站在梵谷畫作前的我,不禁好
奇,若梵谷沒有情感性疾患纏身,沒有那麼深的憂鬱,這世上還會有這些曠世傑作嗎?

提出問題
  在台灣長期以來,精神疾病一直被污名化的狀態,請同學依照不同的角度,幫精神
疾病去污名化。

推薦~侯沛羽 (97007008) 第8組(挑戰組) 焦慮性疾患 最引發對社會政策探討的 from 莊韶妮(96020004) 第5組

沛羽引用自身經驗闡述社會上可能存在許多人,受困於自己的身心狀態,感到痛苦、掙扎,但並未意識到自己罹患精神疾病的可能,而延誤治療、錯失療癒機會。身為心理系學生,有修習相關課程的機會,對精神病理學多了一份認識後,才意識到診斷的重要性。沛羽的分享啟發我思考:社會大眾對於「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的認知與了解是否充足?缺乏精神病理學知識,會使人們以自己現有的認知作歸因(attribution),以「焦慮性疾患」來說,其身旁的人可能會視患者的焦慮刺激為芝麻小事、無大礙的,認為其焦慮為「自找的」、「沒事找罪受」,而忽略患者的生、心理因素與重大創傷事件的連結,若患者「內化」(internalize)了他人的定論,則會給自己更大的壓力,也相信一切都是自己的問題進而逃避,使問題非但沒有解決,反而更降低患者復元的自信。
相較於聯合國於一九九二年即訂定「 世界心理健康日」,台灣心理衛生(mental health)發展較英、美晚。。除與亞洲民族性較封閉有關之外,更不能忽視公部門政策制定的決定因素。近年政府開始著重此部分政策的推定,也促使地方政府推行相關政策,行政院衛生署將於民國一百年(2011)執行「整合型精神疾病防治與心理衛生工作計畫」以加強民眾對心理健康的重視,以及使精神醫療照護網絡完備化。期盼不久後的將來,民眾都能夠具備更充足的精神病理知識,對精神疾患者能有更多的同理心,如此才能從根本使精神疾患「去汙名化」(destigmatize)。也使更多患者能有病識感,即早求助專業,不再受孤軍奮戰之苦。

推薦~吳禹涵(97007013) 第七組 情感性疾患 第三題激發我思考最多的 from 李芝瑩(97007062)第九組

推薦~吳禹涵(97007013) 第七組 情感性疾患 第三題激發我思考最多的 from 李芝瑩(97007062)第九組

的確,現今社會人類生活壓力持續增加,而抒發的窗口似乎遠遠不足!我也認為這個世界需要對無論是可被大眾接受或事不能接受的所有患者多多表現包容和提供支持,包括對於患有情感性疾患的人,他們的心靈由其脆弱,無疑地更需要社會大眾的支持與關愛,而不是持有異樣眼光。不曉得是不是因為現代人的社會責任越來越重,壓力越來越大,所以大家都抱持著「最好不要沒事找事做,惹來不必要的麻煩」,大家都不希望有麻煩纏身,所以當周遭有人罹患了情感性疾患,大家都習慣性的避免和患者有交集,因為嫌麻煩?!為什麼要有「反正不關我的事、反正會有其他人去關心他」這種心態,試想如果哪一天得到憂鬱症的人是你,面臨失去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整天處於情緒低潮,吃不好也睡不好,如果這時候有個人能發自內心的關切,不是會溫暖許多嗎!人們只一昧的接收來自他人的,是時候付出一點了!共勉之!:)

另外我想額外回應黃學文同學文章裡提到的有關藝術家的創造力和情緒急患之間的關係,同學提到有些情緒急患的患者會寧願保住自己的創造力而放棄接受治療,我實在不太能苟同,我認為那些藝術家雖然完成了那麼多的曠世鉅作,但是應該沒有人會以因為患有情緒急患而創造力大增為榮,畢竟,情緒急患不是件好事,是令人不舒服,甚至令人痛苦的,除了創造力增加以外,情緒急患的其他症狀是不容忽視的,是深深的影響著一個人的生活,所以我認為,那些患有情緒急患的藝術家們不過是把鬱悶的心情藉由藝術創作抒發出來罷了。

推薦~林瑾佳(97007015) 第七組 情感性疾患 第四題最值得討論的 from李芝瑩(97007062)第九組

推薦~林瑾佳(97007015) 第七組 情感性疾患 第四題最值得討論的 from李芝瑩(97007062)第九組

瑾佳同學的文章中提到一個我覺得很值得大家探討的問題,也就是有些臨床藥物所引發的副作用,例如失眠、失去熱情、情緒低落、食慾降低、無法專注或是無法做決定等等,
和憂鬱症的症狀是很類似的。同樣的,今天課堂第一組同學報告的個案中也有類似情形,影片中個案因為長期受精神分裂症所苦,進而引發了失去熱情、情緒低落等等的症狀,
有些同學認為似乎可以以這些症狀進而推判此個案患有憂鬱症。

但是我不這麼認為,我不認為那些因為臨床藥物或是其他病症所間接引發的類似症狀足以拿來推判其為共病憂鬱症,這樣不就意味著只要有服用那類的藥物,就注定也要共病憂
鬱症嗎?!這樣子太沒有道理了,根據DSM-IV-TR裡所提到的,病患的症狀須是『並非由於某種物質使用(例如:藥物濫用、臨床用藥、其他治療)或一種一般性醫學狀況的直接生
理效應所造成』。所以由此可知,若是因為服用藥物或是其他病症所直接造成的生理效應,是不應該以此推判為是有共病的。

報告組─王維崗(9514008) 第三組 焦慮性疾患

報告組─王維崗(9514008) 第三組 焦慮性疾患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焦慮性疾患可以分成數種類型,因為不同的原因導致患者在情緒上的焦慮進而引發
各種生理上的不適。例如恐慌發的患者會產生強烈害怕與不適的感受,在發作的十分鐘
內就會引起心悸、呼吸困難、頭暈等嚴重的生理狀態。而特定對象畏懼症的患者會不合
理的持續害怕某種情境或物體(針頭、血、處在高處),雖然患者知道自己的恐懼是不合理的,但卻無法控制自己,這些令患者感到害怕的情境會使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很大的影響。社會畏懼症的患者則會對社會情境感到持續害怕,只要暴露在社會情境之下就會引起焦慮,如果不能逃離該情境,就只能忍受著強烈的焦慮。以上只是焦慮性疾患中的一小部分,他們的相似之處在於患者只要接觸到所害怕的情境就會引發焦慮的狀況。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害怕的物體或情境,但是正常人是可以處理自己的恐懼而不影響日常生活的,但焦慮性疾患的患者卻會把自己害怕的情境或事物無限放大,明明只是一件小事卻因為患者本身無法處理恐懼感而江自己逼入焦慮的死胡同裡。我在書上看過一個個案,個案的母親是一個非常愛乾淨的人,每次個案一回到家母親就會領著他從頭到腳仔仔細細的清理一次,因此個案也慢慢覺得自己的身體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污染,而引起了不斷洗手的症狀。患者因為自己的異常行為所苦卻無法控制自己,不斷在想法與行為上拉鋸著,若是無法群求專業的協助,我想是很難靠自己的力量從焦慮的死胡通中走出來的。
我有這樣的感想/心得/疑惑,因為我聯想到什麼人事物?
其實我本身就有一點焦慮性疾患的症狀,但症狀輕微並不影響日常生活。我從小就 很害怕遲到,所以每次轉鬧鐘我都會先試試看鬧鐘到底會不會響,而且一定要試三次以上才能安心,幸虧上了大學因為開始使用手機當鬧鐘且上課比較沒有遲到壓力,所以已經不再有這個習慣了。而另一項症狀試對於手機有沒有響的不確定感,記得高中時我與同學搭火車出外旅遊,回程的時候要通知父母來接我,但是我卻不小心將手機轉成靜音
模式,父母打了20幾通電話我都不知道,一直到出了火車站我才發現事態嚴重,也被罵了一頓,所以一直到現在不論手機是在什麼模式之下,每半個小時我就會看一次手機,明明知道鈴聲很大聲但卻不能抑制看手機的衝動,所以在某個層面上,我非常能理解焦慮性疾患的痛苦。
提出問題
其實有很多人並無法諒解焦慮性疾患患者的痛苦,對他們而言這些症狀會被當成是偷懶不工作的藉口,甚至是患者的父母或配偶也無法了解甚至將其污名化,如果你身為一個臨床心理師,你的個案得不到家庭的支持,甚至因此而產生更大的壓力,你應該如何協助他呢?

2010年10月28日 星期四

陳沛緹(97007054)第三組 焦慮性疾患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焦慮和害怕在焦慮性疾患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兩者都牽涉到交感神經系統活動的亢奮。而所有的焦慮性疾患一樣都有過高或經常性焦慮,每種疾病都會由不同組成與焦慮或害怕相關的症狀所定義。以下簡述其中幾種症狀,像是「畏懼症」是因為對於特定的對象或是情境有著過度且不合理的害怕,例如社會畏懼症,它是一種特續性、不切實際的極度恐慌,他們會害怕在陌生環境或與陌生人相處。「廣泛性焦慮疾患」的主要特徵是擔心,但它通常是過度、無法控制且持續存在的,相關的症狀要出現至少6個月才能符合廣泛性焦慮疾患的診斷。一般最常見的「強迫症疾患」則是會有持續、控制不住的思考或衝動、需要一再重複某些特定的行為。

我們也可以從性別及文化的方面來探討,兩者和焦慮性疾患是息息相關的。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其實平時我們身邊可能就有存在著患有焦慮性疾患的人們。在學習過這章節後,我發現畏懼症的症狀真是千奇百怪,有恐懼新的東西的恐新症;恐懼舞蹈的恐舞症;甚至還有恐懼英式風格的恐英症!!儘是一些我怎麼想也想不到的不尋常畏懼症。對於畏懼症的治療方法我也很感興趣,我們得知暴露法可以說是較有效的一種治療方式,它比單獨使用認知治療的效果要來的好。以我來說,我很討厭吃青椒,平時只要遇到有青椒的料理,我一定會把它挑出來,雖然只是討厭它的味道並沒有到畏懼症那種嚴重的程度,但如果在面前擺上一盤香噴噴的青椒炒牛肉並要求我把它吃完的話,我想,我會慢慢把它消化完的。

我有這樣的感想/心得/疑惑,因為我聯想到什麼人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到的是強迫症的患者,還記得是在高三時期,那時候因為要準備大學指考,所以每天晚上及假日都會到補習班去自修。我的前面坐了一個別校的女生,一開始並不會讓人覺得有異樣,直到有一次我發現她時常在念書途中站起來去廁所(後來才知道她其實是去洗手)。她念書前要花很多時間拿衛生紙擦桌子和她的筆、拿擦桌子的衛生紙的姿勢是用大拇指及食指的指甲拎著的、上廁所關門時也不用手,是用手指甲或腳把門推開或踢開、總是習慣一直去廁所洗手而每次都洗很久。

後來也才輾轉從她的朋友那邊得知原來她是位強迫症患者。或許目前我的親人朋友中沒有人有這類疾病,但這真的是很常見,我們應該善加利用我們學到的知識去幫助他們,儘管只是帶他們去尋求幫助。

提出問題

如果一位你認識的人得了創傷後壓力疾患,而他周遭的親朋好友中只有你可以幫助他,那麼你要對他做什麼樣的治療呢?請說明具體的作法及步驟。


推薦 吳侑庭 97007021 第6組 挑戰組 精神分裂症 最有感覺 from 李奇玲 97007023 第4組

推薦 吳侑庭 97007021 第6組 挑戰組 精神分裂症 最有感覺 from 李奇玲 97007023 第4組

以前遇到精神分裂症患者時,長輩都會說「那是瘋子,不要靠近他」之類的話,在還不
了解的時候,大家對於異常舉止都會感到害怕不敢接近,現在對於精神分裂症有了概念
之後,或許能夠改變大家對此疾患的刻版印象。
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面對的不只是社會對他們的態度,還有自己內心的煎熬,他們並不
是自願變成那樣的,他們週遭的人必須比一般人更有耐心與包容力才能使他們得到支持
並且好轉。
我到現在才知道原來不是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都具攻擊性,以前有個鄰居曾經試圖引爆
瓦斯自殺,差點釀成災害,後來他被強制送去療養院了,經過那次之後遇到有相同症狀
的人我都會怕怕的,好像他們是不定時炸彈一樣,現在比較了解之後,雖然不能說馬上
改變對他們的態度,但至少不會把他們看成危險份子了。
在改變自己觀念的同時,我覺得也應該要去改變身邊的人對於精神分裂症抱持的錯誤觀
念,別讓錯誤的刻版印象一直延續下去,這樣對患者來說是不公平的,或許可以慢慢的
做正確觀念的宣導,讓其他不了解的人也能知道為什麼會這樣,進而讓患者們能夠得到
更好的社會資源,像是鼓勵,而不是受到歧視的眼光或是被迫接受隔離。


--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http://www.kmu.edu.tw/

推薦~童芳愉(97007010) 第八組 焦慮性疾患 最有同感 from 林思妤(97007036) 第五組

推薦~童芳愉(97007010) 第八組 焦慮性疾患 最有同感 from 林思妤(97007036) 第五組

  在童童的學習札記中有提到,因為一般人對於焦慮症不了解所以看到患者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會認為是太誇張而不再進一步的去了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患者會因為焦慮症而造成生活中許許多多的影響以及不便,有可能是人際方面;也可能是生活功能方面,這些問題都需要患者的家人、朋友陪伴與協助才能讓他們不再是一個人面對疾病帶來的問題。如果連親近的人都不理解他們的病情、病徵,而因此疏遠他們,那他們在單獨面對疾病的時候一定會很容易灰心喪志,家人與朋友的支持和對於焦慮症的了解會是使他們勇於面對疾病的動力,相信對於病情的改善及治療也會很有幫助。此外,對於她所提出來的問題,我也認為很值得去思考,因為一般人看到朋友對於巧克力這類平常的東西所表現出的焦慮情緒,可能會覺得他只是討厭吃巧克力而已,而忽略了他的焦慮情緒,而且還可能會拼命的強迫或是說服他嘗試的去接受會使他焦慮的東西,而並不是像透過治療一般循序漸進的方法,有可能使患者更加的焦慮,所以如果沒有對於病情有一定的了解以及要有同理心,不然我們有可能會自認為是好心要幫助他,結果卻是間接的傷害到他。

推薦~李羿潔(97007049)第三組 焦慮性疾患 最有條理且值得思考 from 林思妤(97007036) 第五組

推薦~李羿潔(97007049)第三組 焦慮性疾患 最有條理且值得思考 from 林思妤(97007036) 第五組

  蛋頭在他的札記中有很清楚的講出焦慮型疾患有哪些種類、罹患焦慮症的原因以及能夠透過哪些治療方法去改善,可以有效的讓我知道焦慮症這個章節主要再談些什麼、我該學習到哪些東西。記得在大一普心課的時候曾經報告過強迫症相關的東西,裡面我們有跟同學分享了一段取自電影《火柴人》的片段,片中主角有著嚴重的強迫症,每次開門都要開三次、關三次才會真正打開門走出去,也有著嚴重的潔癖,不允許一絲絲的灰塵、麵包屑掉在地毯上,還會受不了客人在她家吃漢堡掉了一地的麵包屑而跑去吃藥想要抑制焦慮的情緒。這不禁讓我思考起,如果我家隔壁住個一個這樣的鄰居,我會有什麼想法,在還沒有學過焦慮症相關症狀前,我應該會覺得鄰居是很奇怪的人,還是不要跟他有太多的交集好了,但是現在學過了相關的疾患後,我覺得應該要存著同理心多去關心他,詢問他是否需要協助並且盡我所能的去幫助他,這樣不僅能幫助她也能使他不會覺得我們用異樣的眼光再看待他,相信了解他們並且存著將心比心的心態去支持他們是很有幫助。

「變態心理學」推薦~蘇嘉甯 (97007048) 第3組 焦慮性疾患 最扣合社會議題的 from 莊韶妮(96020004)

(一)推薦~蘇嘉甯 (97007048) 3組 焦慮性疾患 最切合社會議題的 from 莊韶妮(96020004) 5

根據社交恐懼症病因,患者常因失敗的互動經驗(例如感受到當眾受辱)而擔憂再次成為眾矢之的,害怕與人群互動,逃避與人往來,因而難以與他人建立密切連結或情誼。嘉甯提到社交恐慌症患者可能會因對社交的恐懼而限制其求職的選項,使患者僅選擇從事較不需面對人群的工作,此一論調引起「社工」主修的我深加思考。我們生於社會,接受社會化(socialization)的歷程,隨著成長階段漸漸建立起社會互動的模式,對於我們而言,幾次難堪、難受的互動經驗,並不足以影響我們與他人互動的意願與能力,反而會使我們從失敗互動經驗中調整(adjust)互動方式。

而何以患有「社交恐懼症」這一群人,會因此而走上遠離人群的路,影響更及其求職能力?此可回溯其早期家庭生活經驗,薄弱的社交能力恐因於家庭中受忽略、壓抑所致,使其成長階段的正向互動缺乏,不足以其建立社交自信,直到求職階段仍受限其對人群的恐懼,使他們僅能從事不需與他人互動的工作,如此更難建立正向互動經驗,形成一惡性循環(vicious circle),而此群人絕非少數。此更值得多專業(multi-disciplinary)間合作,由社工專業及早介入家庭處遇,發現家庭「長期忽略」孩子的問題(「長期忽略」與「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虐待」共隸屬兒童虐待範疇),並與心理師專業共同討論處遇,建立孩子的社交自信與發展健全社會關係,以避免未來成為社交恐懼症高危險群。

2010年10月27日 星期三

推薦 侯沛羽(97007008) 最寫實... from趙彥如 (97007051) 第五組

覺得這篇札記中對於焦慮性疾患的體會與經驗分享寫的內容最寫實。因為在文中有提到當自己是焦慮的角色時會有的情況:「…神經質和焦慮會影響到旁人的情緒,雖然自己也深知這種焦慮的狀態不好,卻難以改變…」。也提到了當自己是焦慮性疾患患者週遭人的情況:「…認為患者是因為胡思亂想或家人過分溺愛造成的,但後來對疾患了解後比較能夠理解…」。由這些舉例與對比可以知道,當我們焦慮時,除了當事者的情緒有波動,周圍的人也會被影響,但是當人們是焦慮性疾患患者週遭人的時候,對於患者或造成疾患的原因,通常不清楚或有誤解,所以讓這方面的知識傳播也是很重要的。另外,我們知道焦慮性疾患患者,他們對於一些基本生活功能的維持都可能會產生問題, 或者他們可能會一直做些自己也覺得不該繼續的行為,這些情況也會使他們更煎熬。所 以這種時候就像大家都有提到的:家人的陪伴與照顧是很重要的,因為通常家人和患者的相處時間最長,影響力也會最多。但同時,由於家人要對疾患有更多認識,且要學著面對與調適那些疾患所造成的各種情況,而造成的壓力和負荷也是需要被重視的,所以 如何降低這些壓力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由這篇札記的分享,讓我看到一般焦慮人的心境,而引發思考外,也看到焦慮患者的周圍人的情況、焦慮性疾患的家庭中會發生的情況…等相似、相異處,所以也想到預防勝於治療,我們應該要隨時注意自己與周圍人們的身心狀況,以降低負向情緒發生過量的可能性。

推薦~侯沛羽(97007008) 最感同深受...anxiety disorders_from(97007032)詹惠萍 第五組

在沛羽的學習札記中有提到自己能夠對焦慮性疾患感同身受,我自己在考試前也很嚴重 到很難靜下來的情況,我覺得這對每個人來說難免都會發生,只要是對關於自己的事情 很在乎或是對自己有所要求的人,多多少少都會焦慮,擔心自己做不好、達不到標準之 類的,當然我們的焦慮程度都遠比不過焦慮性疾患的焦慮程度,那種會深深影響到自己的身心和生活上的困擾,我想這是我們沒辦法體會的吧!
我自己是對考試或上台報告會感到很焦慮,但身邊有朋友是對吃東西感到很焦慮,焦慮 到有的時候連身旁的人都快受不了了!我朋友是女生,很在意自己的身材與體重,但又 很愛吃,每天都一定會量體重,只要體重增加0.1公斤就很容易會影響整天的心情,每天都在想下一餐要吃什麼比較不會胖,但又不能吃太少因為很容易餓會導致吃更多,一起去吃飯點餐的時候都要挑很久,當然是在想吃什麼比較不會胖,每次要吃東西就像戰鬥
一樣,但這都不到會造成她生活困擾的地步,只是會讓在她旁邊的朋友受不了。反觀焦慮性疾患者,是不是會更讓人受不了?但在看完大家的學習札記後就覺得我不應該有這種受不了的想法,他們是需要支持與鼓勵的,就像沛羽所說的「如果能得到了解、同理並全心的支持,許多精神疾病患者一定可以有更多改善的可能性」。

推薦鄭逸如(96007010)第三組 焦慮性疾患 第2題我的心得感想 from 周于文(97007031) 第5組

推薦鄭逸如(96007010)第三組 焦慮性疾患 2我的心得感想 from 周于文(97007031) 5

逸如在心得中提到他不能容忍焦慮和害怕,我就想到我自己對於生活的態度。我是一個很容易放鬆和開心的人,我認為我的生活過得很快樂美好。雖然在某些人眼中我過得太過於安逸,使他人嫉妒,不過我一直相信自己的生活態度很棒。

逸如又說到他認為一位焦慮的老師也會令學生焦慮,我想我可以認同她說的話。在感受他人焦慮的同時,我們身體裡是否也產生了一些焦慮因子呢?因為眼睛所接收到的訊息帶進了我們的大腦然後傳達給我們,讓我們覺得似乎也應該開始焦慮了。

焦慮是現代人的文明病,因為現代人的生活步調太過於急促和緊張,很多人覺得生活受到壓力,導致只好一直努力、努力、再努力。

對於我來說,人生苦短,我不喜歡花時間在焦慮和煩惱上,所以我都會盡量讓自己保持在一個開心和歡樂的步調。遠離焦慮,讓我更快樂。

但是我不得不承認,適當的焦慮會帶給人類進步,但是過而由不及,焦慮的大小等級,確實難拿捏。

推薦侯沛羽(97007008)第八組焦慮性疾患 第4題 我有這樣的感想/心得/疑惑,因為我聯想到什麼人事物? from 周于文(97007031) 第5組

推薦侯沛羽(97007008)第八組焦慮性疾患 第4我有這樣的感想/心得/疑惑,因為我聯想到什麼人事物? from 周于文(97007031) 5

我認為,在家族中有看過神秘的、不明白的的親戚有怪怪舉止之後,對於各種疾病的興趣會更高。像沛羽所說的恐慌症也是我很想真實看過病例的疾病之一。

首先,我遇過鏡頭恐慌症,雖然我不知道那是否是正式醫生所診斷出來的症狀,不過那位朋友在遇到鏡頭的時候都會莫名的閃躲,若是有人拍攝照片,他還會大哭大叫。她讓我對於恐慌症有很大的興趣和好奇,剛好看到沛羽得分享,又讓我想到了他。

雖然對於恐慌症的病因和治療方式都還不是很熟悉,但是我相信所有心因性疾病最終的治療方式,一定都還是由心開始治療。我喜歡這種治療方式,雖然有的時候吃藥會好的比較快,但是對於藥物進入人體我站在不贊成的立場。因為我認為人體有自癒的能力,尤其是心因性疾病類型的症狀。

我相信由心的治療,可以讓這個世界更美好、更健全。

推薦 蘇嘉甯(97007048) 最值得思考... from趙彥如(97007051) 第五組

在緊湊的生活中,某部分的人也會有焦慮的傾向,雖然也會覺得不好受,但大多不會嚴 重到危害自己的生活功能。相較於患有焦慮性疾患的人們,他們的生活功能大多會被影 響,所以大概可想見他們內心有多煎熬。

這篇札記對於焦慮性疾患的介紹從焦慮性疾患的各種分類、致病因素到治療方法都有詳 細的描述。其中我對文章中提到的內容:「...看到一位健康的人患病,而其心智、生命等由此轉捩...」覺得很值得思考。因為如果我是周圍的人,對於這個患者應該會覺得惋 惜之類的,但是在當下可能會不知道應該要做些什麼去幫助那個患者,或調適自己的心 態。所以經由這篇札記,可以思考到:在患者周圍的人,我們應該對那些患者有多一點
的了解,而且也要多吸收相關資訊,這樣才可以多做些對患者有益的事。此外,也應該 要學習該用怎樣的心態或行為,去面對患者在患病之後的轉捩點,尤其是對於那些患 者,最具有影響力的家人們,因為家人是最常在患者身旁的人,所以如果家人們可以更 了解患者的情況,並且對他們做出較正確的反應與照顧,對患者應該會有更多正向的支 持力。所以在文中提到的:「…想要致力於心理衛生的推廣,讓這些知識普及,使偏見降到最低,以減少患者向外求助的延遲時間…」,這也是很引發思考的想法。

推薦~沈佑蓮(97007003)第八組 挑戰組焦慮性疾患 最引人思考 from 蔣馨怡(97014054)

推薦~沈佑蓮(97007003)第八組 挑戰組焦慮性疾患 最引人思考 from 蔣馨怡(97014054)
第五組

我覺得佑蓮同學提出來的問題很值得大家去思考,因為疾病的症狀越來越嚴重,莫 過於沒有適時的接受治療。但是對於一般人來說,很少人會了解出現怎樣的行為、行為 程度要多嚴重、持續多久時間多久才算是罹患疾病,就算是患者本身應該也無法察覺自己可能有此疾病。

而且在面對疑似有焦慮症患者的人,即便我們可以從診斷手冊中判斷,但是我們該以怎樣的方式、態度告知他?會不會當我們提醒他時,他對自己變的更焦慮,把事情想的更嚴重等,都是需要謹慎思考的。

又如佑蓮同學所提到的,他們經過閱讀了解後,焦慮症患者的家人、朋友會解讀成他是「自找的」,如果大家都可以對病有所了解,就可以知道其實患者本身並不是自願如此的,而且能更以同理心去對待他們、了解如何適時的幫助他們。

在日常生活裡,我們可以藉由抒發他們的情緒,開導他們不要對事物感到太多的煩躁不安,漸進的讓他了解焦慮性疾患;嚴重者,可以建議他們去找醫生、心理師,服用抗焦慮等藥物或是一些認知、行為治療以便改善症狀。

推薦~蘇嘉甯;(97007048)第三組 焦慮性疾患 最有同感 from 蔣馨怡(97014054)第五組

推薦~蘇嘉甯;(97007048)第三組 焦慮性疾患 最有同感 from 蔣馨怡(97014054)第五組


在尚未接觸心理學之前,我對於焦慮性疾患患者發作時的看法就是:事情有那麼嚴重 嗎?因為就如大家所說,當我們都會為了比賽、考試擔心時,心臟會瞬間蹦蹦地跳、手腳冰冷等,那焦慮性疾患患者發作時的症狀,還能夠比一般人感到緊張時的生理現象來的嚴重許多嗎?這是我很難以想像的。

而嘉甯;的文章中提到,他們找到與學生有關的相關案例中,有些個案會因為考試壓力等 壓力,他們會持續的拔頭髮。這讓我想到我之前的同學也會一直拔眉毛,拔到甚至毛囊都發炎了,她還是不會停止。因為大家都覺得她個性表現上比較怪異,所以很少有人會主動的關心她、跟她說話、甚至會在背後偷偷討論她。

之前跟幾個同學與她聊過,她曾提到她的媽媽非常的重男輕女。現在回想起來,如果一 開始家庭中能給予她足夠的安全依附,也不會對她造成心理上的創傷; 而當時同學能主動關心她,當她出現怪異的動作時,家庭和同儕能即早發現,並即時求 救於醫師、心理師等,如此她也能減少對生理及心理上的壓力,在學習上也較能專心, 與同儕的相處也能比較融洽。

就如嘉甯所寫到,我們要致力於心理衛生的推廣,讓這些疾病知識能夠普及化,不要對患者投以歧視的眼光,使偏見降到最低,以減少患者向外求助的延遲時間。


--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http://www.kmu.edu.tw/

選拔組推薦文章的格式

選拔組的推薦文章格式:

所負責的主題日期的一週前,閱讀報告組與挑戰組所po的學習札記,並選出兩篇,每篇至少400 字左右。
(
可以參考下列項目,或提供自己的項目)

你認為寫得最好
讓你收穫最多的
激發你思考最多的
最值得討論的

最讓你有感覺等等

報告組、挑戰組、以及選拔組之組別

報告組順序

挑戰組順序

選拔組順序

1

6

4

2

7

9

3

8

5

4

9

3

5

1

7

6

2

8

7

3

2

8

4

6

9

5

1

2010年10月26日 星期二

推薦林瑾佳(97007015) 第七組 情感型疾患 第4題 最引導我思考的 from黃瓊儀(97007060)第九組


推薦林瑾佳(97007015) 第七組 情感型疾患 第4題 最引導我思考的 from黃瓊儀(97007060)第九組

我覺得瑾佳的問題真的很值得大家思考,在現今步調快速的時代,生活中充滿了壓力,我們不僅要注意自己的身心狀況,如果家人不幸得了心理疾病,我們更要知道如何面對。雖然病人的痛苦真的需要被了解和幫助,但家人的辛苦和壓力也是不容被忽視的,很多時候,家中一個人得病,到最後會衍發成一個家庭的問題,此時,就需要有更多符合心理疾患家屬需求的介入了。而且,從家庭的觀點來看,家人的支持與了解對於病患會有很大的影響,我想,在發病前,家人間的關係對病患應該也有間接的影響才是。有時候,家庭關係也是人們的主要壓力源之一,所以家庭的部分可能也是需要注意的。

家庭的部分較屬於家庭治療的範疇,因為我有選修婚姻與家庭諮商,在課堂上也有聽到因著家庭長期的影響,導致一位家庭成員得了心理疾病,也有人因著家庭中有人得了心理疾病而引發了家庭關係的不協調。在台灣,家族治療還未像個人心理治療如此普遍,我想,也許憂鬱症和躁鬱症如果能從家庭的觀點著手,說不定能幫助更多病患的家屬,也希望未來能有這樣的發展空間。

推薦郭晏芝(97007066) 第二組 mood disorder最有同感的from 蕭惇今(97007064) 第九組‏

學習札記中指出家庭介入的必要性。家族治療〈family-focused treatment,FFT〉聚焦在教育整個家庭認識疾病、增進家人的溝通和發展問題解決技巧。這是對於精神疾患患者家屬所需要的,因為心理學相較其他較古老的科學來說,崛起的時間算是晚很多的,台灣心理學發展和美國、英國等相比,歷史並不悠久,可以說是相當的年幼,所以國民對於精神疾患多半有一些不正確的觀念,所以札記中指出的家庭介入是很重要的,因為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要是以不正確的心態看待精神疾患患者,那勢必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或許有些家屬會認為不要理他,他就會自己復原,但是這是不對的觀念,精神異常並不是說一點小風寒,可以依照自己的抵抗力對抗得了的,何況,有些人就是因為抵抗力不佳,而因受小風寒而喪命,並不是說所有人在同樣的壓力源下,就會產生同樣的疾患,有些人能接受的閾值較大,但是疾患患者的閾值就是較小,並不能以非疾患患者的標準去看待疾患患者,這一點是很重要的,並不是讓家屬認識其家人所得疾患就好,還要讓家屬了解並使其產生同理心,這樣家人間才能達到有效的溝通,問題也比較容易解決。

第八組 anxiety disorders 97007025 鄭鈺霖 學習札記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焦慮性疾患廣泛來說,是指當人對特定事務、人或場合所產生的焦慮是過度且不合宜的,並伴隨生理上的不適及神經過度亢奮。在DSM-IV中將焦慮性疾患依其特性分為七種主要診斷,分別是:特定對象畏懼症、社會畏懼症、恐慌性疾患、廣泛性焦慮疾患、強迫性疾患及創傷後壓力疾患。其中每種疾患在DSM-IV中皆有其症狀及條件。特定對象畏懼症是因出現一個特定物體或情境而導致的過度害怕。社會畏懼症是驚恐於別人檢視自己的社交情況。恐慌性疾患則會經常恐慌發作且無關特定事件。廣泛性焦慮疾患則過度擔心日常生活的小事。強迫性疾患則無法控制自己的思考或意志,需要一再重複特定行為。創傷後壓力疾患為對一壓力源有非常強烈的壓力反應。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在讀完這麼多種關於焦慮性疾患的診斷、症狀、類型後,讓我覺得其實很多症狀在一般被認為正常人的身上其實也常會看到,會許不該說旁人明顯的”看到”,而是每個人在讀完這些相關文獻後,或多或少都會認為自己符合其中某一個或多個疾患的診斷症狀,我也認為除了創傷後壓力疾患外,其他種的焦慮性疾患的描述中似乎都會看到自己的影子,不同的只在於診斷的標準,我的症狀沒有符合疾患的病人來的”誇張”,通常定義為病態或稱為非常態的症狀都要對其個體的生活機能造成危害,還好我的症狀雖有卻不足以危害到我的日常生活。我也有過對某一事件極端恐懼的經驗,那種找不到原因去害怕的及端恐懼本身比事件更令人畏懼,有了這層體悟就不難想像為何有些會引發個案焦慮的為焦慮這件事本身而非外界的刺激事件。我也思考過最近一次感到壓力的場合,其實也只是在一群人面前打報告,那種緊張感會使我感到手足無措,明明只是小小的問題卻也搞得我有點微顫,我想會感到焦慮是因我對自己的文書處理能力很沒信心,但在自己獨自處理時可以慢慢摸索,但在一群人面前時這種無力感會被放大檢視,有些沒耐心的同學或許會無心的揶揄幾句,在進一步思考,或許我真正害怕的事受到別人的奚落和指責甚至是暴露自己的短處,這使我聯想到這或許是從小家庭成員帶給我的影響,我害怕被人指責或揶揄的最早經驗也來自父母,說來諷刺,這或許是至親的影響力吧!事件本身並不足以引起我的焦慮,我焦慮是受旁人影響,越是親近我的人越是會傳達這種心情,我焦慮於他們的負面情緒而不僅僅是焦慮。

提出問題
由我的心得中,我提出一個疑問,焦慮是否本身成因並非看似引發的事件,而使因為個案長期以來將事件與其他心情(旁人)做連結,是否所有的焦慮性疾患都可以從此角度來看待?

推薦~林瑾佳( 97007005 )第7組 Mood disorder 最想回應的... from張湘凌(97007061)第9組‏

瑾佳的文章中提到憂鬱症狀和藥物所會引發的副作用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像是情緒低落、過多或過少的睡眠、食慾、喪失活力、無法專心思考或作決定等等。對於瑾佳在文中所講到的疑問:DSM-IV-TR中表示憂鬱症所出現的症狀,須並非由於某種物質使用或是一般性醫學狀況的直接生理效應所造成,那如果個案有重鬱症症狀中所提及的五項症狀且持續2週,其中四項由壓力事件所引起,一項是因為藥物所引起的症狀(ex失眠),就不算是有重鬱症嗎?我想提出我的想法,若是將藥物所引起的症狀也算是診斷的範疇內的話,如果停止病患用藥,病患或許能減輕或者是類似於重鬱症的病狀消失,但是病患會受到原本被藥物所抑制的病狀所苦。而且大部分在治療重鬱症,是藉由藥物治療方法得以使躁鬱症的症狀得到控制。而這些藥物包括像是鋰鹽、單胺氧化脢抑制劑(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s)、三環抗鬱劑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TCAs)、以及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elective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s)。但在抑制症狀時,也可能會帶來副作用像是血壓上升、體溫升高、頭暈、想吐、冒汗等症狀,若是輕率治療服藥的話,可能會導致病患的病情變得更加嚴重。其實,去判斷病患到底是否是因為藥物所引起的症狀還重鬱症所造成的,可以藉由去判斷在完全不治療時,病患的情緒波動是否會越來越惡化,而且頻率是否有變得越來越密集來做判斷。因為若是重鬱症的話,症狀在不治療的情況下是會變得惡化且嚴重的。但若是用藥所造成的影響的話,病症並不會出現惡化的情況,換言之,雖然藥物所產生的副作用會導致人身體或心理上的不適,會出現類似於重鬱症的症狀,但也僅是類似而已,程度上仍是具有差異的。

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

鄭逸如(96007010)第三組 焦慮性疾患

摘要

DSM-IV-TR中,恐懼症、恐慌症、曠懼症、廣泛焦慮症、強迫症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及急性壓力症候群都被歸類在焦慮性疾患裡。焦慮性疾患的共同特徵是經常性及高度的焦慮。恐懼症為最常見的焦慮症,包括特定對象畏懼症和社交恐懼症,患者對特定的事物或情境產生不成比例的害怕。恐慌症的患者會在不特定的情境下經常性恐慌發作,他們會經歷高度的焦慮和害怕,也伴隨著一些生理上的症狀,例如心悸、噁心、呼吸困難等等。恐懼症也可能伴隨曠懼症,這類患者很難離開家裡到公共場所去。強迫症的患者會有強迫性的思考,及不斷重複某些儀式性的行為,他們透過這些行為來降低他們的焦慮。焦慮症患者大腦的恐懼迴路較易被活化,杏仁核反應也較一般人活躍。除了生理因素,古典制約和操作制約的理 論也常被拿來解釋焦慮症。焦慮症常見的治療方法是給予患者抗焦慮劑或抗憂鬱劑來降低他們的焦慮,進而配合認知及行為治療來改善症狀。

 

我的心得感想

我很難想像一個人長期處於焦慮的狀態會是什麼樣子,我自己平常只要稍感焦慮不安,或是有害怕的感覺就很難忍受了,罹患焦慮症一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一個長期焦慮的人也會帶給周遭的人不安,就像上課十分焦慮害怕出錯的老師,台下的學生其實很難靜下心來聽課,因為心情也會跟著焦慮起來。不管罹患任何疾病或疾患,週遭家人朋友的支持與鼓勵是十分重要的,但面對焦慮症的患者,要不受他們的情緒影響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即使平常很有耐心的人都未必能做的到。

 

因為什麼我會有這些感想?

讀完這一個章節之後,我覺得我弟弟似乎有一點點強迫症的傾向,他每次上完廁所都要用掉一二十張的衛生紙,洗手也要洗好幾分鐘;穿完襪子一定要洗手,即使是一雙全新的襪子;出門前一定要洗澡;不允許別人坐到他床上等等。雖然我覺得他還不到強迫症的標準,但他這樣的行為已經時常讓我和家人受不了了,因為每次一起出門都要等他洗完澡,家裡的衛生紙和肥皂常常一下子就被他用完了。上學年上到一位老師的課,他常常十分焦慮,導致我上課也會很緊張,上台報告的前一週又常常接到老師叮嚀的電話,讓後後來看到他的電話號碼都會害怕。這兩個例子就是讓我覺得耐心面對焦慮症的患者應該會是十分困難的一件事的原因吧!學習完本章節的理論之後,更應該學習怎麼去面對身邊有焦慮傾向甚至罹患焦 慮症的人!

 

提出問題

焦慮症包含了許多類型的疾患,有些疾患十分相似,都有高度焦慮的情況,請你比較「伴隨曠懼症之恐慌症」與「社交恐懼症」的差別。


 

推薦黃學文 97007005 第7組 Mood disorder最貼切的舉例的from 蕭惇今(97007064) 第九組‏

    黃學文同學的文章中提出:「雖然情緒疾患會造成心理以及生活上的困擾,但是情緒疾患也不是完全是一件壞事,有時候,它也有一些好處。有一說法說情緒疾患會增加創意。」我在這一點上思考了很久,因為依照準則手冊來說,情感性疾患患者應該會有跳躍式思考方式,通常此種思考方式是常人無法了解的,因為缺少思考邏輯,沒有組織架構;如果是用在繪畫,音樂方面應該是可以的,但若是使用在發表文章或撰寫計畫案上,應該就不那麼的適用,雖然同樣屬於創意性質,但其實創意的領域是一個很廣大的概念,並不能以一概全,但就如同黃學文同學文章指出,在這一點上目前並沒有定論。

    另外針對他所提出的那個例子:「以每小時300公里的速度穿越大森林。」這種感覺跟情感性疾患患者的腦中很貼近,因為他們就是因為有跳躍式思考方式才會使常人無法了解他們的思考邏輯,且有時他們出現無邏輯的對話,可能跟他們的跳躍式思考方式有關,就是因為他們思考太快,有時甚至是用跳躍的,所以我認為這句話是貼近的形容。

李羿潔(97007049)第三組 焦慮性疾患

李羿潔(97007049)第三組 焦慮性疾患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根據DSM-IV-TR,焦慮性疾患分為以下幾種:畏懼症(特定對象畏懼症、社會畏懼症)、恐慌性疾患(分為是否有伴隨懼曠症)、廣泛性焦慮疾患、強迫性疾患及創傷後壓力疾患(與急性壓力疾患)。焦慮性疾患的罹患率可能會因性別差異或文化影響而有所不同。

除了各種焦慮性疾患間會出現共病的現象外,和其他疾病也會有高度共病性。可能因遺傳上的脆弱性、大腦恐懼迴路與神經傳導物質的活動、行為抑制性與神經質、認知因子、社會環境中的負面生活事件等危險因子,增加罹患一種以上焦慮性疾患的機率。

焦慮性疾患主要的治療方法為暴露治療(系統性減敏感法與模仿)、認知治療與行為取向、藥物治療(苯二氮平類藥物及抗憂鬱劑)。然而,相異的焦慮性疾患會搭配不同的治療方法,可能單獨使用或兩者整合的治療方式,藉此達到最有效的結果。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以前就常從新聞、電影等傳播媒體得知「強迫症」這名詞,其中又以「洗手」最具代表性。強迫性疾患的患者,本身能理解自己的強迫性意念或強迫性行為是過度或不合理的,且明顯地造成他的痛苦,但還是無法獨自改變。若不瞭解相關病症者,或許會對焦慮性疾患患者的行為感到不可思議、置之不理,甚至嫌惡。然而,當我們做出這些行為時,卻沒有考慮到這些舉動可能會造成他的病症更加惡化。當身邊的親友們,出現類似焦慮性疾患的症狀時,我們應多加注意及關心,並且給予支持。然而,情況有點不對勁時,可能就需要陪同他去接受醫師診斷,配合醫師的治療的方式來幫助他們一同度過。

【我有這樣的感想/心得/疑惑,因為我聯想到什麼人事物?】

        在我高三那年,同時面臨課業及升學等壓力,我開始會去撕嘴唇上乾裂的死皮,甚至可能會有流血的情況發生,其中又以讀書的時候最為嚴重。當我父母及朋友看到我的嘴唇,都會一直嘮叨或翻白眼,他們都懷疑我有強迫症的傾向,然而,當時不論是我本身或他人,對於強迫症這名詞並沒有太多的瞭解。直到升上高中,老師在課堂上剪了「哈拉猛男秀2:歐亞種馬(Deuce Bigalow: European Gigolo)」電影片段給我們觀賞,片中的女主角Eva是位患有強迫症的個案,具130個症狀。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是當Eva開始有怪異的動作產生時,男主角為消除她的尷尬,便會模仿她的動作,甚至誇大。課程結束後,老師便要我們針對此症狀作討論,那是我第一次深入研究它。若我們周遭的人,有類似焦慮性疾患的症狀出現時,我們應效仿男方,盡量消除他們的困窘,從旁支持及鼓勵。即使那是你不認識的人,也不要投以異樣的眼光。

【提出問題】

若你隔壁搬來一位新的住戶,你和他從未交談過。某天,你無意間注意到他多次重複來回檢查自己家門是否有鎖好,且花費多時在這件事情上。長時間觀察下來,你發現他可能罹患焦慮性疾患相關症狀。另外,也發現即使有人想上前攀談,他會迴避他人的目光,且幾乎不與他人相處,那麼你會主動去關心他嗎?若會,你會用什麼方式幫助他?試著描述你的具體作法及步驟。

陳加譽 (97007030) 第八組 焦慮疾患

陳加譽 (97007030) 第八組 焦慮疾患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焦慮的感覺人人都有過的,但什麼樣的焦慮才算過度?我們又該如何定義焦慮?焦慮的定義是擔心一個預期中的問題,而害怕則是對於立即危險的一個反應。焦慮和害怕不一定是不好的,兩者皆屬於適應性。焦慮性疾患常常伴隨著共病現象,原因是因為焦慮性疾患的症狀彼此重疊、某些特定的神經生物學或人格特徵等,可能會增加罹患一種以上焦慮疾患。女性罹患焦慮性疾患的機率是男性的兩倍,可看出性別差異特別顯著,其中又以懼曠症最為突出。此外,文化、遺傳、神經生物學等等都是焦慮性疾患的危險因子。

 

我的情緒/感覺

        生活中不常接觸到真正的強迫症患者,但我可以想像他們生活的樣子,一個人如果不能控制自己,那會是多大的痛苦,明明知道可以不用如此重複著同樣一件事情,卻無法控制自己。小時候我也曾懷疑自己是否有強迫症,因為我很喜歡把手指甲剪得非常短,大概是因為小時候學校常常要檢查有沒有剪指甲,我懶得每天都去修剪,於是便乾脆一次剪很短,可以預留個幾天不用害怕被老師發現吧。到現在已經變成一種習慣,如果指甲長了,我一定要馬上剪,而且我會隨身攜帶指甲剪,如果哪天我發現自己指甲長了卻沒帶到指甲剪,我便會不自覺的一直摳它,但還好這個奇怪的習慣並未對我的生活造成不便,反而可以讓我隨時保持乾淨的雙手,也就沒強迫自己去改變。

 

我感到(如:悲傷),因為這讓我聯想到什麼人事物?因為什麼我會有這些感受?

        讀到書中講述強迫性疾患的例子時,第一個聯想到的是《口白人生》這部電影,裡面的男主角他喜歡過著每天千篇一律的生活,他會計算他刷牙來來回回總共刷了幾次,從家門到公車站一共踏幾個步伐等等,直到一個巨大的震撼改變了他。還有另一部電影也是敘述有主角有強迫症,他回家開門一定要開五次,開燈也要開開關關五次,連洗手也要連續洗五次,且香皂每洗完一次就丟棄,就這樣每天每天的過著,直到有一天他生活的突然改變了,連家裡的寵物都覺得不可思議,原來是因為他愛上了女主角。雖然電影的結局都是美好溫馨的,都可以因為一件事或一個人,而使他痊癒或好轉,但電影中就是電影,如果身邊真的有人罹患了,不見得每個人生命裡都有可能出現男主角或女主角使你痊癒,那我們該怎麼幫助那些人?

 

問題

如果身邊有焦慮症疾患的患者,是否會影響其罹患的機率?假設親朋好友不幸罹患,那時常接觸患者焦慮想法和其行為的人,是否會增加其患病的可能?

 

2010年10月24日 星期日

劉懿慶 (97007009) 第八組 焦慮疾患

原文摘錄(改寫摘要)

所有的焦慮性疾患依樣都有過高或經常性焦慮,每一種疾病都由不同組成與焦慮或害怕相關的症狀所定義,包括:特定對象畏懼症、社會畏懼症、恐慌性疾患、廣泛性焦慮疾患、強迫性疾患、創傷後壓力疾患、急性壓力疾患等。半數以上罹患某種焦慮性疾患的人,終其一生會符合另一種焦慮性疾患的診斷標準,焦慮性疾患和其他疾病也有高度共病性。性別和文化與焦慮性疾患發生的風險息息相關,也和一個人發展某些特殊症狀有關。治療方式依不同病症而不同,大致包括:藥物治療、行為與認知治療、暴露治療等。

 

我的感想/心得/疑惑

焦慮性疾患是精神疾病中最常見的一類,生活中自然而然與此病人接觸的機會增加。他們的過度焦慮與恐懼讓我好奇,只要是人難免會害怕或擔心某些事物,但我們的想法會克制這樣的焦慮,或者會避免自己與此接觸而降低害怕。焦慮性疾患的病人似乎會有永無止境的恐懼焦慮,雖說是為了對抗壓抑下來的衝突而產生的一種防衛,但這似乎不能論及所有的焦慮性疾患。例如創傷後壓力疾患是符合剛剛提到的壓抑衝突而產生的一種防衛,個案經歷或目睹一個事件,包括死亡威脅、重傷害,或是身體完整性的威脅,會造成極度害怕、驚恐或無助感;但像是畏懼症,它是一種強烈不理性的害怕,進而干擾到個體的功能,我很好奇它病發的原因,是生理或是心理?那又是一個如何的機轉?恐懼與焦慮的程度可以達到怎麼樣的巔峰?

 

我感到(如:悲傷),因為這讓我聯想到什麼人事物?

忘了在哪一堂課,老師曾播放焦慮性疾患相關教學影片,希望我們能有初步的認識。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強迫性疾患的案例,她是一位四十來歲的婦人,有強迫刷牙的行為,她在那段刷牙時間內須刷二十幾次的牙,亦即擠二十幾次的牙膏,因此每天洗澡家刷牙的盥洗時間都超過兩個小時。那是一個令我相當震驚的案例,此婦人也知道自己行為不合宜,想改近卻又無能為力,照片中的牙齒已變為原來的2/3,甚至1/3。最後在接受治療的過程,治療人員須在她盥洗時間等在門外,每隔一段時間提醒她,如果超過時間便會進到浴室禁止繼續刷牙的行為,那幕治療人員請她不要繼續刷牙,甚至半拉半拖的將她帶離浴室,令我感到很衝擊也很難過,一個這麼想改進的人為何無法靠自己的意念辦到?這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即使後來在治療人員的協助下漸漸獲得改善,又有多少的人處於這樣的狀態下?

 

提出問題

請分別描述恐慌性疾患及畏懼症的症狀定義,以及兩者之間的分別。

童勻 97007022 第三組 焦慮性疾患

原文摘錄:

 

  焦慮性疾患由很多疾病組成,這些疾病的共通點就是會焦慮及害怕,並且干擾到功能或有顯著痛苦。主要疾病有:畏懼症(特定對象&社會)、恐慌性疾患、廣泛性焦慮疾患、強迫性疾患、創傷後壓力疾患及急性壓力疾患等。焦慮性疾患常有共病現象,神經質可以預測焦慮性疾患與憂鬱症的發作。女性被診斷出焦慮疾病的機率為男性的2倍(是否容易講出自己症狀),懼曠症特別明顯,強迫症是唯一男女罹病機率相同的焦慮性疾患。而遺傳佔了一些因素,且大腦系統內恐懼迴路中的杏仁核容易在人們感到焦慮或害怕時活化或是神經傳導物質調節不良等。焦慮性疾患治療的相同處為暴露法(想像式),個案必須面對自認為很恐怖的事物或情境;另外還有藥物治療,但一旦停止服藥多數人都會再復發。

 

我的新學習:

 

  其實焦慮性疾患很常看到,而且常伴隨著憂鬱症的發作。而以前我不知道恐慌症的病因以及發作時的症狀,現在透過課本了解到恐慌的病因與藍斑、制約及認知(知覺控制、害怕身體感覺)有關,而治療方法則是刻意揭露與恐慌有關的情境,使恐慌的感覺可以被預測及適應,但要配合服藥效果會比較好(停藥後容易復發)。另外我也學到畏懼症是根據雙因素模式(古典&操作制約)。比較有趣的是焦慮性疾患的文化因素,根據不同文化會有不同的畏懼症,像日本有對人畏懼症,因為他們的文化鼓勵他們關心別人的感受而非自己的。雖然強迫症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疾病,但其實強迫症的病因與症狀是有關聯的(只是牽扯很遠),且患者本身知道這些行為的過度與不合理;而強迫症的藥物也與其他焦慮性疾患不同,強迫症使用的是(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

 

感想:

 

  大家或多或少都曾經有感到焦慮過,因此當我們遇到焦慮性疾患時其實還滿能感同身受的,只是他們的症狀會嚴重一點,當遇到此種疾患時其實我們也不用太把他們當作極端,應該要好好的讓他們做治療,而不是避開他們視而不見(不要讓他們並發社會畏懼症),畢竟治療後的效果顯著。

  另外其實我有認識一位疑似患有焦慮症的人,每次看到他擔心這個擔心那個,其實都很想跟他說不用擔心那麼多,因為快點知道結果不就不需要在做無謂的擔心了嗎?如果真的有什麼事可以等結果出來在擔心,而不是因為太擔心了而不敢去追求結果。

 

問題:當有個人跟你說他是焦慮性疾患,你要怎麼區分出他是患有哪一種疾病?而他又要接受什麼樣的治療?

侯沛羽(97007008)第八組焦慮性疾患

改寫摘要

  焦慮性疾患可說是最常發生的精神疾病之一,一般人在生命歷程中都可能經歷不同程度的焦慮,而較嚴重的焦慮情況則符合精神疾病的診斷,主要有以下七種:焦慮症、社會畏懼症、恐慌症疾患、廣泛性焦慮疾患、強迫性疾患、創傷後壓力疾患和急性壓力疾患,其中畏懼症和恐慌症疾患除了「焦慮」還有「害怕」的問題。這些焦慮疾患除了遺傳和重大的壓力事件引起外,也會因性別及文化而有不同的焦慮程度及表現形態,有些特殊的焦慮疾患是由於「制約」、「錯誤的認知」或是「大腦某些部份過度活化」等造成的。在治療中較常見是「暴露」、「藥物治療」及「認知行為治療」,不同人及不同疾病對治療的效果皆有不同的反應,所以仍需評估後再決定治療方式。

我的情緒/感覺

   念焦慮性疾患這章特別能感同身受,因為許多人常抱怨我的神經質和焦慮會影響到旁人的情緒,雖然自己也深知這種焦慮的狀態不好,卻難以改變,一旦壓力事件來臨又會被重重的焦躁情緒淹沒,總是重蹈覆轍卻無能為力扭轉局面。可是詳細閱讀課本及DSM-IV才知道,較為焦慮疾患的問題遠多過於單純的焦慮狀態,是連基本生活都可能產生問題得疾患,我想他們內心的掙扎自是不可言喻的吧! 但是除了一些較嚴重的患者,一般的焦慮疾患不太受到重視,也不太會尋求協助。雖然某種程度的焦慮有助於面對挑戰,但過多的焦慮就可能造成身心和生活上的困擾,而焦慮性疾患卻是相當普遍的,無論是先天基因影響或是後天的壓力負擔,都可能產生嚴重程度不一的焦慮而影響患者的生活及人際關係,我想焦慮確實是個值得正視的問題。

我有這樣的感想/心得/疑惑,因為我聯想到什麼人事物?

  對於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而言,最難過的莫過於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吧!一般大眾對於精神疾病的了解不深,總認為問題是患者胡思亂想或怪罪於家人過分溺愛的結果。記憶中大我許多歲的表哥,有好一陣子不曾走出房門過,三餐總是姑姑送進房裡,生活起居也鮮少打理,家族的人認為,表哥是姑姑姑丈寵壞的,以前的我也這麼深信的,但念了心理系後才在課程中知道恐慌症這個疾病,而表哥的問題是伴隨懼曠症的恐慌,也因為如此,我對於表哥的行徑會比較能夠理解。雖然如此,畢竟不是當事人也難以完全體會那種恐慌發作的心情,以及家人所背負的重大壓力,但會比其他人多一分同情吧!如果能得到了解、同理並全心的支持,許多精神疾病患者一定可以有更多改善的可能性。

提出問題

  恐慌症患者誘發得原因為何?採用何種治療方式效果較為顯著?